盧勝利
摘 要:如何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量,徹底地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對于數(shù)學教師而言,解決好數(shù)學學困生的問題則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學困生;轉化策略
“學困生”是指學習困難的學生,是指在知識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偏離常規(guī)的結構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開發(fā),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均不能達到教學課標基本要求的學生.在目前的中學里,這類學生所占的比例很大,研究這類學生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價值.因此,對待學困生的優(yōu)點,我們要用“放大鏡”;對待學困生的缺點,要用“縮小鏡”,真正以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數(shù)學學困生。
一、結合學困生性格特點,讓學困生逐漸喜歡學習數(shù)學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進行數(shù)學教學時,教師如果能夠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那么他們就會不斷地自我學習,成績自然會有所提升,然后目前很多教師面對學困生都存在放棄心理,從來不去研究學困生的興趣和性格特點,因此上課所講內容是無法讓學困生所接受的,這時學困生就不會聽課,成績也不會有所提升。因此教師一定要抓住學困生的學習特點。學困生的學習特點一般為認知前提較差、思維能力不強、計算速度慢、活潑、喜歡多媒體技術等特點,針對學生這一特點,教師應在上課時多將注意力放在學困生身上,講課時應盡量放慢語速,多采用一些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從而讓學困生更好地接受教師講授的內容。比如,在講授《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在PPT上設計一個Flash游戲,讓學生挑選軸對稱圖形,選對了的話就會有贊美的聲音,隨后教師讓學困生上臺進行軸對稱圖形的選擇,這樣的游戲學困生比較喜歡,因此他們會用心去研究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并將畫面中軸對稱圖形全部選出來,從而完成學習任務。
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瑞安斯的研究表明,有激勵作用、生動活潑、富于想象并熱心于自己學科的教師,其教學工作較為成功,在教師激勵下,學生行為更富有建設性。我的教育實踐也告訴我,要教好學生,特別是要轉化學困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基礎。首先,學困生的心靈猶如久旱之地,期盼著春雨的滋潤,因此教師必須加強感情投入,貼近其心靈,為他們?yōu)⑾聹嘏摹凹皶r雨”。例如,我曾有一位學生因上課看課外書而與物理老師發(fā)生矛盾并頂撞了老師,被老師嚴厲批評后出言不遜,甩門而去,導致自己一整天精神萎靡不振、郁郁寡歡。我發(fā)現(xiàn)了他的神情與往常不一樣,就及時向其他學生了解了情況,之后立即對他進行了心理疏導,真心誠意地給他擺事實、講道理,希望他能理智行事,不要因小失大。通過談心,他的情緒緩和了。第二天,他主動向物理老師致歉,使師生關系趨于和解.而之后在數(shù)學課堂上他也聽得更專注了。不少類似事例都說明了只有“真情投入”才能達到“潤物細無聲”之效。其次,教師必須善于對問題進行“冷處理”,避免關系僵化。學困生并不是一朝一夕而形成的,長期的缺陷累積會使其身上的壞毛病時常發(fā)作,此時教師的嚴厲責備只會導致學困生的反感和厭惡,而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必須頭腦冷靜,巧妙處理.如由于學習習慣不良,學困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作業(yè)忘帶或漏做等情況,此時我會面帶微笑用調侃式的語氣說:“××同學,你今天又忘記帶作業(yè)了,等會把屁股準備好,等著挨揍吧!”在同學們的一片嘩然聲中,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我預想的教育效果也達到了。反之,如果大聲斥責,并懲罰不準上體育課、微機課等,師生關系就會破裂、僵化,教育就會無效,甚至產生負面效果。
三、注重數(shù)學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1)培養(yǎng)預習的習慣。許多學生都沒有預習的習慣,更不用說學困生了。因此,教師在激發(fā)學困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的同時,要鼓勵他們進行課前預習,對預習中不明白的知識做好標記,找出不明白的原因,力爭當堂消化。
(2)培養(yǎng)上課注意聽講的習慣。對于大多數(shù)學困生來說,上課的通病就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容易開小差。因此,教師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要給學困生提供更多的表現(xiàn)機會。當學困生上課走神時,教師可以通過對他們提一些簡單的問題或給一個飽含關愛的眼神等給予告誡,從而使他們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
(3)培養(yǎng)及時復習的習慣。學困生往往對知識掌握得不扎實,如果不及時進行復習,很容易造成知識的遺忘,使剛剛取得的一點進步又付諸東流。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困生通過團結協(xié)作的復習方式回顧概念、公式、定理的含義和推導過程,進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四、建立積極的評價機制
(1)重視“學困生”學習上的點滴進步,對在作業(yè)或考試中取得進步的同學要大力表揚,而且還給予學習與德育考核方面的加分,要想辦法讓他們保持堅持不懈的努力狀態(tài)。
(2)每次測驗或一階段學習結束后,要把后進生分組進行談話鼓勵,幫助他們樹立目標,鼓勵他們相互競爭。
(3)制定幫教計劃,定期分批確定重點幫教對象,通過樹立成功典型以點帶面,帶動全班“學困生”的學習。
(4)引入小組競爭機制,把學困生轉化對象分成幾個小組,每天根據(jù)當天學習內容設計過關檢測題,利用課余時間交換題目抽測競賽,允許考得不好的學生有補測的機會。
總之,學困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特別是對于一門極為抽象性的課程來說,學困生的數(shù)目是比較多的,要想幫助這些學困生提高學習成績,教師首先要在思想上有所轉變,一視同仁地對待學困生和優(yōu)等生。
參考文獻:
[1]朱小蔓.教育的問題與挑戰(zhàn)——思想的回應[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姜加來.對初中數(shù)學學困生轉化的幾點思考[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