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衛(wèi)東
摘 要:“師德”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過程中所形成的比較穩(wěn)定的道德觀念、道德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品質(zhì)的總和,是教師素質(zhì)的核心部分。本文通過對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重要意義進行闡述,分析當前高校師德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提出了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構建的途徑和思路。
關鍵詞: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一、深刻認識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重要性、緊迫性和現(xiàn)實意義
1.加強師德建設是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迫切要求
大學時期是學生在理性上確立“三觀”的重要階段,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直接關系到他們是否能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而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和道德情操則直接影響青年學生“三觀”的養(yǎng)成,在教學、實踐和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行為,并對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導作用。
2.加強師德建設是教師樹立崇高職業(yè)道德的基本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的講話中強調(diào),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的學識,有仁愛之心。加強師德建設,首先要培養(yǎng)老師有胸懷祖國的崇高理想,明確 “傳道”任務、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用自己的行動傳播民族夢想的正能量,倡導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jīng)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價值選擇能力、價值塑造能力,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其次,振奮教師的敬業(yè)精神,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人、激勵人?!袄蠋煹娜烁窳α亢腿烁聍攘κ浅晒逃闹匾獥l件”。崇高的職業(yè)要求廣大教師要以對事業(yè)的忠誠和熱愛,對教學的熱忱和嚴謹,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純潔的品行感染學生,敬業(yè)樂教,為人師表。三是要有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知識是基礎,教學能力是教學道德的價值中樞。知識的廣博與教學能力的提升,取決于教師勤勉的教學態(tài)度、科學的教學方法和嚴謹?shù)闹螌W精神。老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更新知識結構,提高研究能力和教學藝術水平,成為智慧型教師,做學生喜愛的好老師。
二、當前高校師德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第一,部分學校存在重師能、輕師德現(xiàn)象,晉職晉級往往只看教學科研業(yè)績,導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弱化,一手硬、一手軟的現(xiàn)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第二,學校師德考核評價機制不完善。許多高校缺乏師德考核評價機制或考核機制不健全,考核結果以科研成果和教學業(yè)績?yōu)橹鳎瑤煹略诮處熆傮w考核中的比重和作用較小。
第三,師德師風監(jiān)督機制不健全。如何監(jiān)督教師的師德師風一直是個難題。對教師的業(yè)務評價,可以通過聽課、評課、學生課堂信息反饋以及教學質(zhì)量測評等方式對其教學和科研水平進行監(jiān)督考核,但卻很難采取一種有效的方式去界定和測評教師的師德狀況。
三、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途徑
1.提高教師地位待遇,構建師德建設保障和激勵機制
首先要關心教師。教師地位待遇高低決定了教師受尊重程度和對自身價值的認同感。改善教師待遇,關心教師健康,維護教師權益,這是穩(wěn)定隊伍、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2. 建立師德培訓制度,樹立師德終身教育理念
對新入職教師,可以結合崗前培訓來完成。對在崗教師的培訓要把師德培訓納入教師教育課程體系,重視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強化師德規(guī)范和教書育人理念,并記入培訓學分。在培訓中,一要堅持師德為上,找準與教師思想的共鳴點,增強針對性和貼近性;二要堅持核心價值引領和積極的輿論導向;三要堅持以人為本,落實好教師主體地位,激發(fā)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
3.建立師德考核評價體系
師德考核評價是對高校教師進行考核的重要內(nèi)容。師德考核要充分尊重教師主體地位,由師德方面專家和教師共同制訂出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師德考評體系,堅持客觀公正、公平公開原則,采取個人自評、學生測評、同事互評、單位考評等多種形式。考核時既要有定量標準,又有定性分析,確保信息準確并及時反饋。
參考文獻:
[1]張正線.論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與師德培養(yǎng)方式的創(chuàng)新[J].文教資料,2012,(18).
[2]陳潮光.構建高效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理論與實踐[J].高教探索, 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