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木富 容凱文 梁雪英 余澤洪 陳林祥
(江門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廣東 江門 529020)
?
匹伐他汀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作用及其安全性
吳木富容凱文梁雪英余澤洪陳林祥
(江門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廣東江門529020)
〔摘要〕目的比較匹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療效,重點觀察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的影響。方法418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給予匹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治療,觀察療程為8 w,評價其療效與安全性。結(jié)果兩組治療4 w、8 w后的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1)。治療8 w后匹伐他汀組HDL-C水平有顯著升高(P<0.05),而阿托伐他汀組HDL-C水平無明顯升高(P>0.05)。兩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結(jié)論匹伐他汀降脂療效確切,能夠有效升高HDL-C,安全性良好。
〔關(guān)鍵詞〕匹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高脂血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高脂血癥是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臟猝死獨立而重要的危險因素,高脂血癥引起的多種嚴重疾病已經(jīng)成為包括我國在內(nèi)的大多數(shù)國家的重要致死和致殘原因,因此積極降脂治療對減少冠心病的發(fā)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匹伐他汀為新型他汀類降脂藥,除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效應(yīng)外,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與降低甘油三酯(TG)的能力強于其他的他汀類藥物,且認為安全性與耐受性良好,其他他汀類降脂藥對升高HDL-C水平療效一般〔1,2〕。本研究觀察匹伐他汀對降低LDL-C與TG水平外,重點觀察它對升高HDL-C水平的療效。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隨機選擇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心血管內(nèi)科門診、內(nèi)分泌科門診及住院確診為高脂血癥患者共418例,男222例, 女196例, 年齡33~71歲, 中位年齡53.7歲。隨機分為觀察組210例,對照組20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指數(shù)(BMI)、并發(fā)疾病等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基礎(chǔ)資料比較±s)
1.3終止原則①受試者在入選后發(fā)現(xiàn)不符合入選條件或具備排除標準的任何一項,退出試驗。②對在治療觀察過程中出現(xiàn)排除標準的任何一項者,應(yīng)當(dāng)做詳細記錄,并以保護病人的安全為前提,考慮是否中止其繼續(xù)參與本研究,對所發(fā)現(xiàn)或發(fā)生的情況給予相應(yīng)的檢查與處理。如果根據(jù)研究者的判斷,一旦停用試驗藥會給受試者造成顯著傷害,則繼續(xù)進行觀察。
1.4給藥方法匹伐他汀鈣片(力清之)由日本興和株式會社生產(chǎn),規(guī)格:2 mg/片。觀察組給予匹伐他汀鈣2 mg,1次/d,晚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立普妥),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規(guī)格:10 mg/片。阿托伐他汀鈣10 mg,1次/d,晚飯后口服。合并用藥禁忌:禁止與環(huán)孢(菌)素、貝特類藥物合用。其他合并用藥應(yīng)作詳細記錄,避免病人服用其他有調(diào)節(jié)血脂作用的藥物。
1.5療效評價及用藥安全性觀察記錄兩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病史、心率、血壓,心臟病史及診斷。化驗檢查:TC、TG、LDL-C、HDL-C、血糖、心電圖(ECG)、肌酸激酶(CK)、谷丙轉(zhuǎn)氨酶(ALT)、谷草轉(zhuǎn)氨酶(AST)。治療期第4周、第8周末檢驗上述指標,評估有無不良反應(yīng),將有關(guān)及很可能有關(guān)均判定為藥物不良反應(yīng)。
1.6統(tǒng)計學(xué)處理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xué)軟件行t及χ2檢驗。
2結(jié)果
2.1療效分析治療前后組內(nèi)比較,匹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療4 w、8 w后的TC、TG、LDL-C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1)。匹伐他汀治療后HDL-C水平有顯著升高(P<0.05),而阿托伐他汀治療后HDL-C水平無明顯升高(P>0.05)。治療后4 w,觀察組和對照組TG分別降低11.89%,18.34%,HDL-C分別升高33.33%,14.08%,兩組差異顯著(P<0.05)。治療后8 w,觀察組和對照組TG分別降低15.67%,22.70%,HDL-C分別升高39.46%,16.19%,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變化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P<0.01;與對照組同時點比較:2)P<0.05
2.2安全性觀察研究期間兩組無嚴重不良事件發(fā)生,無受試者因不良事件提前終止試驗。兩組治療8 w末評估用藥安全,生化指標ALT、AST、CK輕度升高,兩組發(fā)生率皆很低,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常見癥狀反應(yīng)為胃腸道不適,其他有頭暈、頭痛、皮膚反應(yīng)諸如皮疹、瘙癢、紅斑、蕁麻疹等,均無統(tǒng)計學(xué)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8 w末安全性比較〔n(%)〕
3討論
高脂血癥是因機體脂肪代謝紊亂或脂肪攝入過度所致造成,是冠心病和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3〕,與臨床脂肪肝、 動脈硬化、 糖尿病及腎臟疾病等疾病的發(fā)病具有一定的相關(guān)性,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質(zhì)量有較大威脅,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guān)注。2009 年 8 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準最大劑量為 4 mg 的匹伐他汀鈣用于伴有血膽固醇水平升高或異常的患者以改善癥狀〔4〕。同其他他汀類藥物一樣,匹伐他汀鈣適用于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均無法降低其膽固醇水平的患者,但可降低用藥量〔5~8〕。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匹伐他汀治療效果優(yōu)于阿托伐他汀,有效改善患者高血脂癥狀,臨床療效顯著。匹伐他汀是第三代他汀類藥物,是一種強效、合成的、競爭性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在不同動物模型的藥理學(xué)研究中〔9〕證實了它強效持續(xù)的LDL-C、TC和TG降低的效果,同時升高HDL-C。與阿托伐他汀相比,匹伐他汀選擇性地分布于肝臟,具有較好的脂質(zhì)轉(zhuǎn)變作用,以高生物利用度和較少被細胞色素P450代謝為特點(匹伐他汀被CYP2C9微弱代謝),從而與其他藥物發(fā)生不利的相互作用可能性極小〔10,11〕。本研究表明,匹伐他汀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較高的安全性,與阿托伐他汀相似。
為了減少冠心病的發(fā)病風(fēng)險,針對HDL-C水平偏低的患者,在臨床上不僅要降低冠心病的其他血脂異常危險因素,而且還要升高其HDL-C水平,從而達到更有效降低冠心病的目的〔12,13〕。鑒于匹伐他汀良好的藥效學(xué)和藥代動力學(xué)特征,作為全合成的溫和性、強效的他汀類藥物,匹伐他汀為一個理想的治療選擇。
4參考文獻
1Barrios V,Escobar C,Zamorano JL.Searching the place of pitavastatin in the current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yslipidemia〔J〕.Exp Rev Cardiovasc Ther,2013;11(12):1597-612.
2Yoshida H,Shoda T,Yanai H,etal.Effects of pitavastatin and atorvastatin on lipoprotein oxidation bio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dyslipidemia〔J〕.Atherosclerosis,2013;226(1):161-4.
3王妍,張梅,柳秋實,等.他汀類藥物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xué)雜志,2012;32(9):1989-92.
4馬培奇.美FDA批準匹伐他汀鈣治療原發(fā)性高膽固醇血癥和混合型血脂紊亂〔J〕.上海醫(yī)藥,2009;30(11):501.
5Saku K,Zhang B,Noda K.Randomized head-to-head comparison of pitavastatin atorvastatin and rosuvastatin for safety and efficacy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LDL)-the PATROL trial〔J〕.Circ J,2011;75(6):1493-505.
6毛勇,余金明,戰(zhàn)義強,等.匹伐他汀治療高膽固醇血癥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觀察〔J〕.中華醫(yī)學(xué)雜志,2012;92(14):968-73.
7Kurogi K,Sugiyama S,Sakamoto K,etal.Comparison of pitavastatin with atorvastatin in increasing HDL-cholesterol and adiponectin in patients with dyslipidemia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the COMPACT-CAD study〔J〕.J Cardiol,2013;62(2):87-94.
8Kurata T,Miyazaki K,Morimoto N,etal.Atorvastatin and pitavastatin reduce oxidative stress and improve IR/LDL-R signals in Alzheimer's disease〔J〕.Neurol Res,2013;35(2):193-205.
9陸人杰,唐風(fēng)雷,王燕龍,等.匹伐他汀多效性作用及臨床評價〔J〕.中國醫(yī)院藥學(xué)雜志,2013;33(6):487-90.
10Duggan ST.Pitavastatin:a review of its use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cholesterolaemia or mixed dyslipidaemia〔J〕.Drugs,2012;72 (4):565-84.
11Teramoto T.The clinical impact of pitavastatin:comparative studies with other statins on LDL-C and HDL-C〔J〕.Exp Opin Pharmacother,2012;13(6):859-65.
12胡大一.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識(2010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23-31.
13李英姿.老年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相關(guān)性〔J〕.中國老年學(xué)雜志,2013;33(4):750-2.
〔2014-12-03修回〕
(編輯安冉冉/曹夢園)
基金項目:2010年度江門市第二批科技計劃項目(江科〔2010〕74號37編號)
〔中圖分類號〕R58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13-3165-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3.032
第一作者:吳木富(1988-),男,主要從事心血管疾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