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玲玲(河南濮陽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河南 濮陽 457000)
?
急救護理路徑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分析
紀玲玲
(河南濮陽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河南 濮陽 457000)
【摘要】目的 急救護理路徑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診治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其護理方式將患者分為觀察組(80例)與對照組(80例),觀察組患者僅給予急救護理路徑,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tǒng)護理。結果 觀察組患者在進出急診室時間、急診球囊擴張時間、心肌梗死復發(fā)、患者的滿意度等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 急救護理路徑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進出急診室時間、急診球囊擴張時間和病情的復發(fā)率,提高患者的搶救效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急救護理路徑;急性心肌梗死;應用
急性心肌梗死在臨床中屬于常見的一種癥狀,它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以及持續(xù)性缺氧和缺血,從而導致心肌壞死而引起的癥狀。此種疾病往往發(fā)病迅速,若得不到及時的就診將危機生命,屬于一種病死率較高的病癥,因此制定高效的搶救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急救護理路徑就是一種搶救方案[1]。本文旨在分析急救護理路徑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特收集我院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我院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條件診斷標準,根據其護理方式將患者分為觀察組(80例)與對照組(80例),觀察組中男52例,女28例,年齡34~83歲,平均年齡61.7歲;對照組中男57例,女23例,年齡40~85歲,平均年齡63.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按照傳統(tǒng)護理方案進行護理,并根據醫(yī)師的相應叮囑給予相應的急診搶救工作,傳統(tǒng)的護理方案不涉及具體的流程化方案。觀察組患者按照急救護理路徑實施搶救護理工作,具體的急救護理路徑為患者在到達醫(yī)院后,急診部門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迅速的病情評估,同時進行搶救工作,按照急救護理路徑所制定的標準化流程執(zhí)行護理工作。首先,患者在到達急診室需要及時通知診治醫(yī)師并且需要對患者進行身體某些關鍵部位的護理工作,例如讓患者平躺于病床上,保證患者禁食禁水等工作,以免因為時間的耽誤導致病情的加重,通常這期間的時間要控制在10 min以內;其次,協(xié)助醫(yī)師完成常規(guī)中的身體檢查,比如心電圖檢查,對患者進行各項生命參數的觀察,通常需要多名護理人員輪流值班,保證患者24 h 受到監(jiān)控,監(jiān)控項包括心率、血壓、末端指脈氧等等;然后,在急救5 min以內,給予雙鼻塞給氧5 L/min左右的量,病床旁邊隨時準備著搶救儀器,以防止搶救過程中患者患者惡化,與此同時,需要另外一名護理工作人員對患者進行靜脈通道,采集患者血液標本用于檢測其心肌酶譜[2];接著,給予患者藥物治療,藥物的治療需要經過主治醫(yī)師的認同,一般情況下采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 mg以及口服阿司匹林0.3 g,在給患者用藥治療后需要持續(xù)觀察患者呼吸情況、神志是否清醒、出汗情況等身體特征情況,并做好相應的記錄工作;此外,在搶救過程中或者結束之時為患者辦理好住院手續(xù),通?;颊咴趽尵鹊恼麄€過程中都會伴有焦急、恐懼等心理特征的反應[3],護理人員在搶救過程中必要時候需要為患者進行心理輔導護理,在搶救結束后同樣需要做心理輔導護理,以確?;颊咝膽B(tài)恢復正常,從而減少心態(tài)上的作用影響治療效果;最后,患者在急診室期間密切關注患者的心電情況,時刻留意心肌梗死的并發(fā)癥,在大概到達醫(yī)院急診搶救35~40 min后確?;颊呶跻约靶碾姳O(jiān)護下由護理人員將其送入心導管室[4]。
1.3 效果判定標準:進出急診室時間、急診球囊擴張時間和住院時間采取時間小者為效果良好;心肌梗死復發(fā)率者為效果明顯;患者根據自己病情治愈情況給出滿意度,滿意度的調查需要患者結合進出急診室時間、急診球囊擴張時間、住院時間和心肌梗死復發(fā)率等數據給出。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將數據納入SPSS19.0統(tǒng)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比較,以率(%)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在急診中時間項目的對比情況:觀察組的進出急診室時間、急診球囊擴張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進出急診室時間、急診球囊擴張時間和住院時間(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急診中時間項目對比情況(±s)
組別 例數進出急診室時間(min)急診球囊擴張時間(min)住院時間(d)觀察組 80 36.4±7.3 93.6±20.5 8.3±3.9對照組 80 49.2±7.6 120.4±31.3 11.5±5.7 t - 10.8641 6.4066 4.1442 P - 0.0000 0.0000 0.0001
2.2 兩組的護理效果對比情況:觀察組的心肌梗死復發(fā)率和患者的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心肌梗死復發(fā)率和患者的滿意度(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對比情況[n(%)]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缺氧、缺血導致心肌壞死而引起的癥狀,嚴重者在其發(fā)生的一兩周內可能引發(fā)心臟破裂,從而導致死亡。在臨床醫(yī)學中,我們推薦患者在發(fā)現(xiàn)有癥狀情況下,應當及時就診,防止病情的進一步擴大化,且病情的初期有利于病情的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更應當受到患者的注意,因為其病死率一直較高,其次,心肌梗死發(fā)病迅速,若救治不及時幾乎等同于死亡。
臨床急救護理路徑是由歐美首先提出的,用于臨床醫(yī)療中,從中他們發(fā)現(xiàn)運用該方法可以有效的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減少患者的治療花費,明顯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等,因此今年來,國內開始流行在臨床治療中加入臨床護理路徑,效果也相當明顯。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加入急救護理路徑,即是說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結合標準化流程的急救護理路徑,在規(guī)定的標準時間內進行相應的規(guī)范化的急救護理措施,急診之前需要為急診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在急診中為急診同步進行護理,從而可以有效的利用時間,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急救和部分護理工作,從而減少患者住院時間。
臨床急救護理路徑是一種嚴格按照時間制定的護理方案,可以有效的是護理工作人員按照流程有計劃、有目的、有標準的執(zhí)行相應的護理工作。標準化的程序流程可以有效的降低因為護理工作人員能力上的差距導致護理效果出現(xiàn)差距的情況。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證實了急救護理路徑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進出急診室時間、急診球囊擴張時間和病情的復發(fā)率,提高患者的搶救效率的結論,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姜明霞.急救護理路徑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9):1-3.
[2] 范錦娣.急救護理路徑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4):16-17.
[3] 白志華,付平,王艷春.對心?;颊呓⒓本茸o理路徑、宣教和指導運動、飲食知識可降低病死率[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1,20:1.
[4] 游文征.急救護理路徑對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效果及預后的影響[J].醫(yī)藥前沿,2014,4(16):41-42.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6-02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