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超
[摘 要]在當今的教育領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提出對于改善傳統(tǒng)教育模式所帶來的各種弊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學地理學科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現(xiàn)階段的中學地理教學面臨著重大的機遇和挑戰(zhàn)。本文將基于當前素質教育的改革背景,就如何創(chuàng)新中學地理教學的方式與方法進行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素質教育;中學地理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
何為素質教育,其實際含義是指利用遺傳、環(huán)境以及教育等積極影響因素,在學生當前的發(fā)展水平的基礎之上進行更高層次的發(fā)展,并且追求的是最為充分的發(fā)展,進而實現(xiàn)社會意識向學生個體心理品質的內(nèi)在轉化,保證每一個中學生都能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21世紀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要想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要在素質教育上下功夫。以下是本人結合自己多年的中學地理教學經(jīng)驗就當前的地理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應對之策,希望能夠對廣大初中地理教師的地理教學有所啟發(fā)和幫助。
一、我國當前的中學地理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分析
就目前的教育形勢而言,素質教育就等同于知識教育,這是違背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以及本質含義的,但是當前的地理教學就是如此,地理教師更加關注與如何讓保質保量地完成好地理教學的任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把更多的教學焦點放在了地理知識的傳授上面,因此,把我國日前正在提倡的素質教育直接理解為知識教育,而忽略掉中學生的能力以及思想的教育和培養(yǎng)。素質教育不僅僅要求知識,更是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因此,地理教師在教學中忽略對學生情感以及能力的培養(yǎng)是絕對錯誤的一個教學理念。
地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內(nèi)容有著很大的理解偏差,地理教師經(jīng)常將感性地理知識直接與地理知識畫上等號,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地理課本中每一個章節(jié)的內(nèi)容在整個地理知識系統(tǒng)中的地位都表現(xiàn)出一種忽略的態(tài)度,教師的教學重點就是傳授感性的地理知識,輕視理性的地理知識,這會嚴重影響到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廣度與深度,使得當前中學生的地理知識系統(tǒng)都沒有得到一個完整的規(guī)劃,中學生的腦海中是沒有一個有效的地理知識系統(tǒng)的。
地理教師在教學方式上更多的是以灌輸為主,在地理課堂上一味的灌輸?shù)乩碇R,而忽略掉對學生進行的啟發(fā)性教學,而且地理教師在課堂之上會不自覺地就將自己置于非常核心的位置,整個課堂都是受到地理教師的一手掌控,滿堂灌的授課形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以及積極性都是一個非常大的局限,在這樣的授課方式下,學生是得不到進行獨立思考、認識與解決問題的機會的,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會受到嚴格的限制,致使教學效果始終不會很理想。
二、關于素質教育下中學地理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分析
1.案例教學法
當前的地理教學方式中,使用最為普遍的一種教學方式便是案例教學法,地理案例教學法就是基于一定的教學目標,選擇一定的地理教學案例,組織與引導中學生進行學習與研究,進而培養(yǎng)與提升中學生的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地理與中學生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建議地理教師在課堂中所引用的案例都要源于中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引導中學生通過分析、討論、探索、解決一些列現(xiàn)實中的地理問題,激發(fā)起中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感悟到地理的真實魅力。教師運用案例教學法,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中學生主動開口并進行進行實際的動手操作,更好的為學生的學習來服務,此外,案例教學的優(yōu)勢還在于,通過案例可以使其中隱藏著的地理問題越來越清晰,在無形之中拉近了地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充分體現(xiàn)出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化的發(fā)揮。
2.JTP教學法
JTP 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方式的區(qū)別主要是該教學法的重點就是關注學生的興趣以及情感等心理因素,用興趣來吸引學生進行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的含義便是指一個人對于某一種事物的特殊偏愛,這也就意味著地理教師要想盡各種辦法來激起學生對于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我建議地理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地理教師要利用地理知識本身的魅力來吸引中學生的興趣,這也就要求地理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一定要時刻關注每一個學生,找到學生的興趣所在,以此作為基礎,進而用地理知識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地理教師要從學生比較熟悉的地理現(xiàn)象以及地理事物來著手,講述地理課本中的內(nèi)容,做好引入工作,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地理教師要精心設置相關問題,從問題入手,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與滿足感。
地理教師要結合自身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盡量多開展一些課外活動,讓學生能夠置身大自然中去感受真實的地理,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與積極性。
3.熱點教學法
地理教師在地理教學中,一定要向學生滲透這樣的一種地理思想:地理知識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很多自然、社會等原因發(fā)生著變化。因此,教師在課堂中講述地理知識的同時,要隨時將社會熱點的話題向學生進行傳達。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時代早已經(jīng)被社會所淘汰,學生對于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和討論積極性是非常高的,他們愿意聽教師對熱點問題的分析,更愿意分享和表達自己對熱點問題的觀點和看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地理教學是一項系統(tǒng)且復雜的教學工程,因為它所面對的是一個靈活性非常強的學生群體,在這個群體中,每一個學生都是非常獨立的個性,有著不同的學習需求,因此,地理教師在改革與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需求,保證自己的每一次教學都能夠有一個較為理想化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儲娟娟 .《科教導刊旬刊》 - 2015淺析素質教育形式下的中學地理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2]劉海霞. 《社會科學(引文版)》 - 2014淺談素質教育下中學地理教學方法改革.
[3]倪慧靜. 《學周刊:c》 - 2014淺談素質教育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