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靜
摘 要: 新課程改革呼喚開放的課堂、有趣的課堂、智慧的課堂、生活的課堂,然而嚴酷的現(xiàn)實是:一部分學生對政治課缺乏興趣,形神游離于課堂外。政治教師要不斷完善教學理念,及時轉換自身角色,勇于嘗試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鮮活,更要學有所用、學有所獲、學有所值。
關鍵詞: 政治教學 學習興趣 教學理念 師生角色 教學方法
新課程改革呼喚開放的課堂、有趣的課堂、智慧的課堂、生活的課堂,然而嚴酷的現(xiàn)實是:一部分學生對政治課缺乏興趣,形神游離于課堂外。長此以往,學生很難成為課堂的主人,政治課便沒有績效。因此,教師要不斷探索,尋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實現(xiàn)政治課堂的“華麗轉身”。
一、教學理念的“華麗轉身”
大部分教師心中都有濃厚的中考情結和強烈的分數(shù)意識,這就必然會將目標、知識、興趣鎖定在中考可能考什么、怎么考上。那么,在“一切為了中考”的背景下,教師必然產(chǎn)生教學內(nèi)容、方式方法的取舍,而這樣的教學目的和相應的方式方法必然違背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同時也使學生對政治課的興趣逐步消退。
因此,教師應正確看待應試,切不可以犧牲學生的興趣為代價追求所謂的教學成績。我們應以“一切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理念進行教育實踐,堅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不斷提升課堂趣味性的過程中促進高效課堂的有機生成。
二、師生角色定位的“華麗轉身”
師生角色在課堂上如何定位,新課改提出明確的要求:教師將由“演員”成為“導演”,學生由“容器”變成“演員”,學生應當真正成為課堂“主角”。然而在現(xiàn)實的課堂上,學生沒有像人們想象的那樣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他們往往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在題海中煎熬。如果長期定位于這樣“被動”的角色,學生不僅會對政治課提不起興趣,更容易形成抵觸情緒,自然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要讓學生真正成為政治課的主人,筆者認為應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真的面向全體學生
教師的心中要有學生,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性格、愛好、特長、成績、態(tài)度、品行等,記住每一個學生的名字,設計問題時考慮能否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否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能否培養(yǎng)感知文本、分析文本、概括文本的能力,讓每位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只要政治教師心中有學生,心中裝著學生,想學生之所想,學生定會成為課堂的主人,進而對這門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二)把主動權交給學生
新課改要求凸顯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一是成為時間的主人,即支配時間的主動權;二是成為說話的主人,即有話語的主動權。葉圣陶先生說:“上課干什么?在學生是報告和討論,不是一味地聽講;在老師是指導和糾正,不是一味地講解?!币虼?,在課堂上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學生,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簡單的不講,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稍難的知識,在學生充分探究之后,采取匯報成果的方式談所獲所疑,適當加以點撥,適時參與討論,體驗智慧的碰撞。在這種民主自由的教學氛圍中,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將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相信每位學生都自愿入主課堂,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教學方法與技巧的“華麗轉身”
道德的星火需要傳承,真理的圣水需要灌輸,但傳承道德、灌輸真理的教育過程特別需要講究水平和方法。學生不喜歡上政治課,多數(shù)是因為政治課上得太枯燥無味,假話、大話、空話一大堆,學生不愛聽,常常走神,心猿意馬,所謂“身在曹營心在漢”。這種狀況不改變,要讓學生對政治課感興趣實在很難。因此,政治教師應當努力提高教學藝術水平,成為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學生喜歡你的課,便點燃學生想上政治課的欲望。為此,我們不妨用以下幾招:
(一)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的任務就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誘導學生投入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活動,并以其親身生活實踐為基礎,從中體驗并獲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等獲得全面發(fā)展。
(二)列舉“有趣”的教學案例
政治課本中有許多的知識點需要舉例說明,以讓學生理解明白。我們在保證合適的前提下盡量選取“有趣”而能發(fā)人深省的案例顯得尤為重要。往往一個有趣的案例就能引起學生的強烈關注,并進行積極思考。濃厚的興趣是學生進行主動有效學習的強大動力。
(三)借助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
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為教學增添了亮麗的色彩,它能做到圖文并茂,音俱全,給予學生極大的感覺刺激,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學效果。同樣,我也可以借助這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進行“快樂”教學。
(四)給予激勵性評價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chuàng)新意識潛藏于每個學生的頭腦中,教師要努力挖掘?qū)W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尊重和保護每一個學生的獨創(chuàng)精神。人人都希望被別人賞識,所以在教學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見解,老師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覺得自己有能力,能勝任,有獨創(chuàng)性。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的這種“快樂”的激勵性的評價,可以使學生從中看到自己的創(chuàng)造天賦,從而使學習興趣得到加強,激起更進一步深入學習的強烈愿望。
(五)通過設疑、解疑激發(fā)興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思維的火種,思維以疑問為起點,有疑問才有思維,經(jīng)過思維才能解疑,有所進取。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疑、釋疑、解惑,極大地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憤憤、口悱悱”的狀態(tài),促使他們積極思考。當他們“山窮水復疑無路”時,教師給予解惑,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六)以優(yōu)美感人的語言形成“有趣”的氛圍
閃耀著智慧光輝的語言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如果你想使知識不變成僵死靜止的學問,就要把語言變成一種最重要的創(chuàng)造工具。思想品德課的說服力、感召力、戰(zhàn)斗力來自教師的語言力度、語言技巧、語言風采。如果教師富有嚴謹、簡潔、精練、準確、幽默、抑揚頓挫的教學語言,就能撥動學生的心弦,促進其記憶的持久、思維的活躍、想象的豐富,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思想品德課的實效有積極的作用。
總之,政治教師要不斷完善教學理念,及時轉換自身角色,勇于嘗試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鮮活,更要學有所用、學有所獲、學有所值,從而讓政治課堂成為開放的課堂、有趣的課堂、智慧的課堂、生活的課堂,成為師生生命的實際存在。
參考文獻:
[1]趙小文.淺談培養(yǎng)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西安社會科學,2008(26).
[2]陸登峰.談思想品德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教育革新,2009(11).
[3]樊子毅.如何讓學生愛上政治課堂.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0(23).
[4]肖俊杰.如何讓初中學生對思想品德課說“我愛你”.教育教學論壇,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