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獻明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興趣也是《教學大綱》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新課程在教學設計上明顯增強了對學生的啟發(fā)性,更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本文將在對傳統高中地理教學進行反思的基礎上,研究探討增加學生對地理學習興趣的途徑。
關鍵詞:高中地理;培養(yǎng);學習興趣
一、新課改下對高中地理學習興趣的反思
沒有地理學習興趣,就沒有地理學習氛圍,地理學習的效果也就無從談起。地理學習興趣是和一定的情感聯系著的。一個學生如果對地理產生了比較穩(wěn)定、持久的興趣,那么他必然會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可以這樣說,激發(fā)地理學習興趣是培養(yǎng)學生地理自主學習動機的起點。不過,曾經有一位學生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地理本身是充滿興趣的,但變成學校的科目就索然無味了。”當然,這里有學科本身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教學的原因。從地理教學現狀來看,可能有幾方面原因:一是教師照本宣科,講解枯燥,脫離實際;二是教學要求過分強調知識記憶,對地理學習智力價值的挖掘嚴重不足;三是教學手段單一、陳舊,學生不能直觀地感受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的地理事物。
二、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學習興趣的途徑
1.通過直觀的教學和科學的記憶方法,增加興趣
直觀的教具和形象的語言,往往可以把復雜紛繁的地理事物由近及遠、由陌生變熟悉、由難以理解變得易于掌握,而科學的記憶方法則可降低難度,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通過語言傳情激發(fā)興趣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智力勞動效率。”教師的語言是教與學的紐帶,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語言表達清晰、準確、幽默的教師,講起課來深入淺出、妙趣橫生。教師聲情并茂的語言能表現出教材的喜怒哀樂,能引導學生體驗情景、感知形象。這樣學生不僅能切實感受到所學知識的價值和意義,還會對教師產生欽佩之情,對地理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更得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語言美的享受。在地理教學中,由于涉及大量的地理事象,因此教師形象生動、幽默風趣的語言,會使學生眼前浮現出各種事物的真實表象,不僅會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還會使其所學的知識記憶牢固,久久難以忘懷。
3.補充資料擴充教材,增加地理的趣味性
現在的地理教材中,精美的地理景觀圖片少,與時事結合得也不夠緊密。因此,教師可在課堂上展示與教材內容聯系密切的精美地理景觀圖片、時事新聞圖片、資料等。
對于教材中難以理解的知識,也可通過上網搜索有關資料。如一些礦產和物產的作用,結合畫面介紹給學生,既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又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在學習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時,用課件展示當地用頭頂運物品的圖片,在學生感到奇怪之余,讓學生思考這種習俗與當地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這是因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絕大部分位于熱帶,陽光接近直射或直射,頭頂運物品,可遮擋陽光起到防曬的作用。
“用一桶水灌一杯水”,就是要求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地理學科綜合性的特點要求地理教師除了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外,還要有豐富的其他相關專業(yè)知識。因此,要求每個地理教師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要廣覽博學,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梢愿鶕滩膬热菀约敖虒W進度,制作知識系列卡片,如神州風采、世界博覽等不同系列,逐漸積累語言素材,使自己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信手拈來。
4.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活躍課堂氣氛
為了避免出現“滿堂灌”的現象,在教學過程中我從知識入手,由淺入深,逐層遞進,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啟發(fā)學生自己開動腦筋思考,引導他們得出正確的答案。例如,在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經濟時,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初級產品和工業(yè)制成品哪一種價格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現在這樣的貿易格局呢;非洲國家要想擺脫在國際貿易中的不利地位,應采取什么措施。通過提問,學生很自然地就掌握了非洲國家長期受殖民主義統治和掠奪,生產技術落后;工業(yè)不發(fā)達,以單一商品為主,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等知識。并懂得了要想擺脫單一的商品經濟,振興民族工業(yè),只有發(fā)展多種經濟才是唯一出路。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使學生很快掌握了知識要點。
5.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
實踐證明:“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只會挫傷學生學習地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此,教師必須提高地理教學的藝術性,大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地理課堂充滿生機。比如,在上“外力對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這節(jié)課時,就可通過流水侵蝕作用的實驗,讓學生明白地形坡度、土壤性質、地表植被和降水強度等因素對土壤侵蝕造成的影響;也可以帶領學生到條件許可的野外去實地探究。上“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這一節(jié),則可采用地理實踐的形式開展社會調查,讓學生通過走訪、實地調查、查閱資料等一系列過程去發(fā)現城市化過程中所帶來的環(huán)境問題及其危害,并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案。假如每堂地理課都能做到大膽創(chuàng)新,那么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就會不斷高漲。
總之,作為高中的地理教師,應以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不斷改革教法學法,提高自身師德素質、專業(yè)水平和課堂教學藝術,充分利用教學中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者單位:江蘇省儀征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