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冉
摘 要: 小學生還處在心智發(fā)展尚未完全的兒童階段,有其自身的生理與心理特點,因而教學方法的選擇顯得至關重要,既要保證課堂形式生動活潑,又要保證形式對語言知識的有效理解和掌握。文章闡述了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介紹了幾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并重點強調(diào)了寓教于樂的游戲教學形式。
關鍵詞: 小學英語 教學特點 教學方法
1.引言
托爾斯泰有這樣一句名言: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強制,更要激發(fā)學生興趣。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重點在于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其運用英語的基本能力,鼓勵小學生大膽地嘗試英語交流與活動。對于小學生來說,其正處于兒童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有著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等特點,同時有著較強的學習力與記憶力。游戲?qū)ζ溆泻艽笪?,寓教于樂的形式更便于小學英語教學的開展。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會變得盲目。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選擇正確合理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其學習興趣,達到學習效果的強化[1]。
2.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
小學英語教學,需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與發(fā)展的需求,目的在于培養(yǎng)其積極的英語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幫助其樹立對于英語學習的自信心。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語感、語調(diào)基礎,另一方面要培養(yǎng)其進行簡單日常英語交流的能力,從而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就其特點而言,大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貼近現(xiàn)實生活,激發(fā)學生興趣。
無論是教材的內(nèi)容,還是課堂上的教學活動,都應當充分貼近小學生所熟悉的現(xiàn)實生活。按照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的順序,循序漸進地增加知識點的數(shù)量和難度。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大特點。從學齡前以游戲活動為主的教學,進入小學的系統(tǒng)學習階段,小學生對于學習的動機還比較模糊。因此,興趣成為其學習英語最主要的動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尊重童年期的心理特征規(guī)律,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以保證其興趣的穩(wěn)定。
2.2課堂形式靈活,教學氛圍和諧。
小學英語的課堂組織形式較為靈活,具有時間短、頻率高的優(yōu)勢,能夠讓學生盡可能進行一些英語語言實踐。在課堂上,充分以學生為主體,對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有良好效果。小班教學、小組活動是較為常見的教學開展形式,有助于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實現(xiàn)充分的互動。語言實踐活動是英語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教師對學生有很大引導作用。教師以自己親切可敬、平易近人的形象,容易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使得課堂教學的氛圍更加和諧[2]。
2.3正面激勵評價,教學方法多樣。
對于小學生來說,其學習的積極性需要受到尊重和愛護。多給學生一些表揚和肯定,結合恰當形式的精神獎勵方式,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評價形式應當以正面評價為主,其主要依據(jù)是學生在平常的英語學習與教學活動中的表現(xiàn),包括興趣、態(tài)度與交流的能力等。小學英語的教學方法是多樣的,以生動活潑為主要特征,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梢酝ㄟ^創(chuàng)設情境而進行相互交流,也可以采用肢體形式練習,以及進行特定的任務設計活動等。
3.小學英語的常用教學方法
3.1講授法。
英語與我們的母語漢語有諸多不同,從小開始,我們就學習說漢語、理解漢語、運用漢語。相比之下,英語的信息對于小學生來說顯得格外困難。因此,需要教師進行詳細講解,通過講述和講讀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但講授并不意味著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需要一定的啟發(fā)性,在講授過程中適當?shù)卮┎迤渌虒W方法,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2演示法。
演示法有最為直觀的效果,通過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有助于學生對事物印象的加深。尤其是涉及一些字母、單詞、圖片、實物、表情動作等,能夠營造良好的視覺情景。反復多遍地進行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有助于學生感性認識的提高,進而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以掌握事物本質(zhì)。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鼓勵每一個學生參與其中,對于取得的進步要給予及時、肯定的評價。
3.3模仿練習法。
模仿練習是英語學習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看得準、聽得準,是能夠說得準確的必要前提。在教師進行示范朗讀時,學生要看老師的口形、聽老師的讀音,并大膽開口講英語。出現(xiàn)錯誤不要緊,及時糾正偏差,將其與正確的讀音作比較,經(jīng)過反復訓練,不讓學生在語音上留下后患。在課下時間里,鼓勵學生多將所學的表達方式在彼此間相互對話,真正做到學以致用[3]。
3.4競賽法。
兒童具有活潑好動、愛爭強、愛表現(xiàn)等特點,應充分發(fā)揮運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之中。多創(chuàng)造一些說和做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中處于主動地位。在課堂中引入競爭機制,以游戲化的競賽形式,不僅有助于師生間距離的拉近,更容易讓學生進入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常用的競賽游戲有“單詞接龍”、“猜測游戲”、“比賽舉例”等,但應注意時間的合理控制,避免單純地追求趣味而忽略效果。
4.結語
小學英語教學屬于啟蒙階段的英語教學,對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形成及未來英語學習的發(fā)展,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和作用。小學英語教學,不僅局限于常規(guī)的課堂模式,還應積極運用其他課外活動的形式。通過設計有趣的活動,激發(fā)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實際教學中,應當充分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狀況,兼顧英語教學的特點,選擇正確、合理的教學方法,從而保障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果,為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夏云,李春暉.教育游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的模式構建[J].電化教育研究,2012(02).
[2]王玉芬,楊麗琴.情景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J].2013(18).
[3]張麗香.小學英語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科教導刊,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