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楠
摘 要: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思維的開端,是打開創(chuàng)新之門的鑰匙。在化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重視學生對知識的獲取,更要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關注學生思維的激活,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打開探究的大門?,F(xiàn)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從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民主氛圍的營造,教師的相機誘導,探究實驗的開展這四個方面來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化學;提問;主動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2-002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2.016
巴爾扎克說過:問號是打開科學大門的鑰匙。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問題意識與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展開深入而積極的探究,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這樣學生才不會只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與機械運用者,才能成為新一代創(chuàng)新型人才。在化學教學中,我們要改變以往的講解式教學,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展開獨立而積極的探究,在探究中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帶領學生走進化學探究的殿堂?,F(xiàn)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自主提問,打開探究之門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一、在濃厚興趣中引導學生積極提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推動力量。要實現(xiàn)學生的主動認知,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探究就必須要重視以興趣為代表的非智力因素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只有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樂學愛學,學生才能展開快樂的參與與獨立的思考,其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狀態(tài),這樣才能積極地提出各種問題。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教學智慧,要為學生打造一個富有活力的課堂,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主觀意愿。
1.引入生活“活水”。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化學本身就是一門植根于現(xiàn)實生活的自然學科,割裂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化學教學只能陷入機械的講解與灌輸之中,教學枯燥,學生厭學情緒滋生,自然不會展開積極的思考,更不能自主地發(fā)現(xiàn)與提出問題。
2.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現(xiàn)代信息技術集圖文聲像于一體,這尤其對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中學生來說更加具有吸引力,不僅可以帶給學生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能活躍學生的思維,進而使學生帶著飽滿的學習熱情、高度興奮的思維狀態(tài)展開快樂而主動的學習,這樣學生自然就可以主動而積極的提出問題。如在學習“分子原子”這一內容時,我們就可以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動態(tài)而直觀地向學生展現(xiàn)顯微鏡下將水放大幾十萬倍后的水分子,再演示一滴水的質量以及水分子的個數(shù),再加以必要的講解,進而使學生認識到分子是構成水的最小微粒。這樣的教學不再是枯燥的照本宣科,機械的死記硬背,而是在愉悅氛圍下所展開的快樂學習。學生自然就會主動投入到教學中來,自然就會展開更加主動而獨立的思考,積極地提出問題。
二、在民主氛圍中實現(xiàn)學生敢于提問
心理學表明:學生只有置身于安全而和諧的心理氛圍中才能讓學生打消心中的顧慮與不安,處于身心放松之中,這樣學生才能勇敢地提出問題。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與學生處于對立面上,整個教學是教師專制下的獨角戲,學生往往畏于教師的權威而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之中,這不僅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無法產(chǎn)生更多的問題,即使有了問題也不敢提問。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打破專制課堂,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教學中來,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樣學生才能產(chǎn)生更多的問題,并能夠勇敢地提出問題。學生并不是教學的附屬,而是有著與教師平等的學習主權與學習地位,教師不能以師道尊嚴來限制學生,甚至于打壓學生,而是要視學生為平等的學習主體,給予學生更多的平等權與尊重,真正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平等,這樣才能強化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讓學生以主體身份展開主動探究。
三、在教師啟發(fā)下引導學生自主提問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提問的主體,那么教師又處于何種位置,發(fā)揮何種作用呢?許多教師片面地認為教師要將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對學生的學習不管不問,這樣只能由傳統(tǒng)教學中事無巨細的包辦者的極端走向不管不問的放任者的極端,這都不能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與自主探究。引導學生自主提問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思考的獨立性,更要重視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啟發(fā)與指導作用。只有發(fā)揮教師的導向作用,才能帶領學生打開科學探究的大門,走進化學探究的殿堂。我們都知道中學生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他們的基礎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有限,并不能完全獨立地展開探究,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而無法前行。此時他們最需要的就是來自于他人的幫助。因此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扶放有度,既要放權,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與選擇權,同時又要扶持,在學生思維困惑時給予必要的啟發(fā)與誘導,以引領學生完成探究,在探究中構建知識,培養(yǎng)技能。因此在化學教學中要在學生展開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針對學生的困惑給予必要的啟發(fā),以為學生指明思考的方向,進而引導學生突破重重困惑,形成獨特見解,能夠自主地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
四、在實驗探究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教學是無法脫離實驗的。實驗是學習內容,更是學習的方法與手段,可以說實驗是通往化學世界的橋梁。為此在化學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實驗教學,要讓學生有更多動手做實驗的機會,尤其是探究性實驗,為學生提供更寬廣的空間,引導學生展開更為自由而寬廣的探究,這樣的實驗探究更能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更能展現(xiàn)個性,釋放潛能。實驗前讓學生大膽猜測,制訂實驗方案來驗證猜測;實驗中引導學生認真操作,記錄實驗現(xiàn)象;實驗后引導學生做好總結,認識到實驗中的成功與失敗。這樣的實驗才能既解決問題,同時又發(fā)現(xiàn)問題,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實驗的橋梁作用,讓學生在實驗中再現(xiàn)真理發(fā)現(xiàn)全過程,在實驗中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與技能,同時更能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才能帶領學生走進化學探究的殿堂。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我們要徹底摒棄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引導學生展開快樂而主動的探究,鼓勵學生質疑,引導學生自主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讓學生成為新一代創(chuàng)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永忠.芻議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J].新課程導學,2013(14).
[2] 楊芳.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學習,2013(4).
[3] 陳義駿.初中化學課堂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1(23).
[ 責任編輯 趙建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