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馮雨晴
摘 要:大學新生由于剛從高中進入大學,各方面都不適應,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因此,輔導員有必要和責任去使用科學的工作策略,做好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幫助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大學新生;心理問題;輔導員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001-01
大學和高中有著完全不一樣的學習、生活與人際關系,在面對挫折困難時,學生也會表現(xiàn)出不一樣的反應。對于大一新生來講,很容易出現(xiàn)心理落差和焦慮情緒,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那么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十分重要,輔導員在這個方而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大學新生容易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
研究發(fā)現(xiàn),大部分大學新生入學之后都會出現(xiàn)一定的心理困惑;并且如今的大學新生都是“90后”,作為家庭的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不懂得如何調節(jié)自己心理。具體來講,存在著這些問題。
1、理想和現(xiàn)實的落差感。對于目前的“90 后”大學生來講,大部分都不具備艱苦奮斗精神,他們的優(yōu)勢是自信心較強,擁有主見,但是卻存在著一定的自負心理;高中階段,高考就是學生的主要目標,為了應付高考,投入所有的精力和情感。而進入到大學后,這個目標消失了,就會有空虛感產生,并且將大學幻想的十分美好,與現(xiàn)實嚴重不符,就會有失落和茫然情緒產生。
2、缺失自我價值認同感。在剛剛入學時,大學新生會有比較良好的感覺,畢竟從萬千學子中脫穎而出,而時間久了,發(fā)現(xiàn)自己也十分的普通,優(yōu)越感消失掉。除了學習成績,相較于其他同學,自己還有很多方面都不如人,如眼界、視野、才藝等。特別是部分學生來自于山區(qū)農村等,家里條件比較困難,不適應新環(huán)境,自卑心理很容易產生,往往比較的內向和孤僻。
3、學習方面的困惑。大一新生的自我約束力往往較低,沒相應的準則來判斷某一些事情,不確定做還是不做,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高中階段屬于應試教育,大部分教師運用填鴨式教學方法,而到了大學之后,全靠學生自學,學生就會比較的疑惑和迷茫,無所適從。在大學,學生既要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還需要與全新的師生建立關系。部分新生沒有正確的學習動機,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同時,學習動力較為缺乏。
二、輔導員的工作策略
在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輔導員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且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勢下,就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對心理輔導工作方法進行優(yōu)化,提高教育成效,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1、對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點進行明確。在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輔導員需要大力培養(yǎng)教育學生,幫助其養(yǎng)成正確的心理態(tài)度,及時干預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學生,將求助方式和手段及時告知學生,以便出現(xiàn)問題能夠及時尋求輔導員的幫助??梢詫⑿畔T設立于班級和寢室,并且粗略的培訓輔導員,以便將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順利開展下去。在工作中,要將學生信息員隊伍的作用給充分發(fā)揮出來,從更多的渠道來對新生心理情況進行了解,獲得更加廣泛和準確的信息。心理狀態(tài)是主要的了解內容,可以綜合采取多種渠道,包括直接接觸、側面了解、問卷調查等。通過對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時了解,這樣可以對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評定和干預,提升成效。也可以針對性的采取心理問卷調查方式,對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解,并且將新生心理健康檔案構建起來。如果學生有心理危機或者家庭病史,要及時跟蹤,積極交流,幫助其解決心理問題。
2、做好班集體建設。大學生的學習、課余文化生活以及思想交流等都是在班集體內進行,那么輔導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就需要積極開展班集體建設。借助于一系列的載體組織,如志愿服務等,將多樣化的班集體活動給開展下去,構建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和互幫互助的班級文化,以便增強學生的歸宿感。這樣學生如果在生活學習中遇到了困難,能夠積極尋求同學的幫助,有效解決已經出現(xiàn)的各種心理問題。
3、做好前期引導工作。在學生剛剛入學,需要做好前期引導工作,包括心理講座的舉辦,將一些高水平的專業(yè)心理教師給邀請過來,與新生交流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等,幫助解決新生入學初期的心理困惑,還可以將班級心理宣傳員設立下來,協(xié)助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問題的形成,會呈現(xiàn)出從小到大的漸變過程,通過前期引導工作的順利開展,可以及時解決掉常見的心理困擾問題;幫助大學生對新環(huán)境更快適應,能夠以積極的姿態(tài)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將存在的不良情緒給釋放掉,避免有焦慮或者迷茫等問題出現(xiàn),降低心理隱患的發(fā)生率。
4、加強對個別重點學生的心理輔導。部分新生有著嚴重的心理問題,輔導員除了要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識進行掌握之外,還需要能夠應急處理個別突發(fā)事件。如今網絡技術日趨普及,學生擁有的信息量不斷增多,存在著一定的自負心理,不太信任輔導員和心理咨詢師的水平;那么輔導員就需要緊跟時代發(fā)展腳步,對知識結構及時更新,對于學生的各種疑惑能夠科學處理,增強學生的認可度,這樣學生方才愿意接受心理輔導。
綜上所述,大學新生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疑惑,輔導員因為與學生直接接觸,需要將這種優(yōu)勢給充分發(fā)揮出來,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解決。此外,還需要從日常工作著手,構建相應的機制,及早防范。
參考文獻:
[1] 劉立柱.基于大學社會性發(fā)展的輔導員工作策略研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3
[2] 單勃奧.高校輔導員應對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策略[J].科教導刊,2015
[3] 皮連生.教育心理學(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楊 耕.馬克思主義哲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王坤慶.《精神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