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卓亞
摘 要: 朗讀教學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確、適時的朗讀評價能及時糾正學生朗讀中的偏差,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良好的朗讀能力和語感。作者結合自身對《語文課程標準》的理解,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談談低年級語文朗讀評價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 低年級 朗讀評價 評價策略
朗讀是兒童運用多種感官參與的一種切身體驗,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作為語文能力形成的起步階段,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朗讀已成為閱讀教學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和方式,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語文課程標準》對朗讀教學非常重視,在四個學段的閱讀部分都率先強調:“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痹诶首x評價方面,《語文課程標準》更是強調:“評價學生的朗讀,可從語音、語調和語氣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評價‘有感情地朗讀,要以對內容的理解與把握為基礎,要防止矯情做作?!薄罢b讀的評價重在提高學生的誦讀興趣,增加積累,發(fā)展語感加深體驗與感悟?!笨梢姡墩Z文課程標準》認為,朗讀不應局限于外在的活動形式,而應該包含理解、把握、體驗、感悟等學生主體的發(fā)展。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常常采用簡單模糊的評價語,如“讀得真好”,“讀得真流利”,“你還沒有把感情讀出來”,等等,這些評價語都沒有體現出《語文課程標準》強調的精神,也沒有切實起到對學生朗讀的點撥和激勵作用,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
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正確、適時的評價能及時糾正學生朗讀中的偏差,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良好的朗讀能力和語感。那么,在低年級朗讀教學中,教師應如何針對低年級特點,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價,幫助學生提升朗讀水平呢?我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朗讀評價要具有激勵性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钡湍昙墝W生在學習過程中尤其喜歡鼓勵和贊美,激勵性的語言能使他們感受到被賞識的快樂,產生自信,獲得動力。因此,教師應用發(fā)展與欣賞的眼光肯定與激勵自己的學生,不時地給予他們適當的鼓勵,這將有助于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幫助他們樹立朗讀的信心。如:“我們班又多了一顆朗讀小明星,老師真開心呀!”“聽,大家的掌聲已經響起來了!”“這一次你比剛才進步多了,如果你吐字更清晰一些,老師會更加為你驕傲?!薄奥犃四愕睦首x,老師仿佛已置身于那個美妙絕倫的仙境了?!薄叭绻隳茏x得更響亮一些,讓全班同學都能聽到你的聲音,你將會得到更多人的贊美……”
評價時,要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尊重個性,促其發(fā)展,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這樣的評價語言,才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
二、朗讀評價要具有指導性
低年級學生沒有朗讀基礎,朗讀技巧需要教師逐步指導,朗讀水平有待逐步提升。因此,教師在進行朗讀評價時,如果僅僅用“讀得棒極了”、“讀得真好”、“還要繼續(xù)練習”之類的語言泛泛而“評”,則是很難達到朗讀評價的目的的。教學時,教師只有及時對學生給予指導,充分肯定學生讀得好的地方,巧妙指出不足與需要改進的地方,才能幫助學生逐步持續(xù)地提升朗讀水平。如教學一年級上冊《看菊花》第一課時,教師在初讀課文時是這樣指導的:
師: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干什么?生(齊):看菊花
師:是呀,那什么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看菊花呀?
出示:星期天早晨。生:星期天早晨
師:(指“晨”)看著這個讀音再來一遍。生:星期天早晨
師:你這個輕聲讀得真棒!誰再來讀一讀?生:星期天早晨
師:他還注意到,“星”是后鼻音。我們一起讀。生(齊):星期天早晨
師:小朋友們看,要去看菊花了,我們全家都樂呵呵的,誰來開心地讀讀這句話?出示:星期天早晨,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看菊花。生:星期天早晨,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看菊花。
師:是呀,要去看菊花了,多高興呀!我們可以把這個“看菊花”讀得響一點,你來讀。生:星期天早晨,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看菊花。
師:“看菊花”響一點,誰再來試試?生:星期天早晨,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看菊花。
師:我們一起來。生(齊):星期天早晨,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看菊花。
在評價學生時,教師把“怎樣讀”說得很明白,帶領學生讀好輕聲,讀出心情。在這種形象、生動的語言誘導下,每個學生都能心領意會,讀得趣味盎然,朗讀水平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在低年級朗讀訓練過程中,教師要經常利用指導性的評價語言清楚明了地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以便及時解決學生朗讀中存在的問題,學生也能從教師的指導中儲備更多朗讀方面的知識,學會舉一反三,從而逐步接近朗讀訓練的要求:“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p>
三、朗讀評價要尊重學生個性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薄耙寣W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態(tài)度,學習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tài)度的理解。”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朗讀時應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不同感受。只要學生讀出真情實感,能準確理解和表達朗讀內容,都應該給予肯定。
如蘇教版二年級上冊《小鷹學飛》這篇課文中,有這么一句話:“小鷹一抬頭只見白云上面還有幾只鷹在盤旋呢!”一位學生朗讀這句話時,語速較快,讀得有點著急。于是我這樣評價:“小鷹是多么驚訝呀!你讀出了小鷹對這幾只鷹佩服、敬仰的心情?!倍硪晃粚W生卻讀得比較沉穩(wěn),語速比較緩慢,仿佛在思考著什么。我就這樣評價:“勇敢的小鷹,你在思考著怎樣才能趕上它們吧!”
低年級學生都有一顆純潔無瑕的童心,他們往往站在個人感悟的角度讀出自己對這些語言文字的理解。教師如果能夠尊重學生,采用有針對性的語言進行評價,既張揚學生的個性,又肯定學生獨到的文字理解能力,則將有助于學生樹立自信,促使他們全力投入,盡情發(fā)揮,取得進步。
四、朗讀評價要具有趣味性
低年級學生求知欲旺盛,情感豐富,富于形象思維。他們所接觸的教材非常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語言形象生動,洋溢著濃濃的兒童文學色彩。因此,教師在進行朗讀評價時,要從學生的童心出發(fā),創(chuàng)設與他們心靈相通的情境,評價語言力求融教育性、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富有童真童趣,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朗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樂于接受。
如蘇教版二年級下冊《誰的本領大》這篇課文中,一位學生朗讀“風先生,你還敢同我比本領嗎?”—句時,無論是語速、語調還是用音量都把握得非常好,還加上了得意的表情和搖頭晃腦的動作。教師也加上搖頭晃腦的動作,用詼諧幽默而又不服氣地回答:“好!太陽先生,咱們再來比試一場!”教室中立刻爆發(fā)出一陣歡笑。這樣的評價既豐富了孩子們心中太陽和風的形象,又使他們更有興趣朗讀太陽和風的其他語言。
這樣富有童真童趣的評價切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使整個課堂教學氣氛熱烈而又愉悅。學生在歡笑聲中,朗讀水平逐步提升。
五、朗讀評價要掌握好尺度
低年級學生剛開始學習朗讀,教師要擺正心態(tài),既不要期望過高,求全責備,說學生這里沒讀好,那里沒感情;更不要漠視學生朗讀中存在的問題,夸大其詞,一味地稱贊學生,這樣極易使學生“迷失自我”。在朗讀教學中,我們要針對學生的朗讀能力做出公正合理的評價,使學生既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又明白尚須繼續(xù)努力的地方,以良好的心態(tài)投入朗讀學習中。
綜上所述,在低年級朗讀評價中,我們必須始終以學生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尊重學生的個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真正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評價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需要教師在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中,且行且思索。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
[2]汪芳.淺談低年級朗讀評價的語言藝術[J].小學教學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