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玲
【摘要】漢語是我們的母語,知識的積累和文化的傳承離不開語言文字,語文學科是我們學習語言文字的載體,而今天,語文學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處于無比尷尬的處境,作為炎黃子孫,我們不能袖手旁觀,要究其根源,對癥下藥,拯救語文之危機。
【關鍵詞】語文學科 高中 尷尬 原因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053-01
語文學科因工具性、人文性和思想性是被公認的基礎學科,也是人所共識的重要學科,人們在思想觀念上對其的重視不言而喻。但在教學落實上,語文學科正在被忽視甚至被束之高閣,這一點在高中教學中尤為明顯,毫不夸張的講語文學科的地位今時今日已經(jīng)淪落為高考諸科之中的末流。作為一名奮斗在教學第一線的語文教師,我痛心疾首,痛定思痛,我對我所任教的普通高中三類校語文學科的尷尬處境之原因進行了思考,究其原因有以下五點:
(一)錯誤的思想認識
許多家長在小學階段狠抓語文,因孩子正處于認字階段,不認字會影響閱讀和寫作,語文理所當然成為重中之中。但到了高中階段,認字任務已經(jīng)完成,學生已經(jīng)掌握一些語文基礎知識,能獨立閱讀和寫作了,家長錯誤的認為語文學習的攻堅階段已經(jīng)完成,進而放松了對語文學習的監(jiān)管。學生自身恰恰也存在這種錯誤認知,逐漸放松了對語文的學習。這是其一。其二,從學校組織教學層面來講,從領導到各科教師都認為語文重要,經(jīng)常聽到理科教師反應,學生做不上理科題是沒讀懂題意,語文沒學好導致的。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考慮給語文學科加課時甚至是增加閱讀課。但是,人們又近乎一致的認為,現(xiàn)在為時已晚,以往的九年都沒學好,靠這三年怎能力挽狂瀾,莫不如多做點理科題,妄想用理科成績彌補語文學科上分數(shù)的缺欠,結(jié)果理科課加了一節(jié)又一節(jié),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此惡性循環(huán),語文學科處境危矣!
(二)高中理科科目多、難度大把學生的課余時間全部占據(jù),語文學科的學習時間被占用
高中學生課業(yè)負擔重,這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理科科目多、難度大,這一切對普通高中三類校的學生形成了重壓,學生每天的全部時間都用來學習理科,很多同學反應45分鐘都做不出一道理科題來,一套卷的耗時多少顯而易見。此時,語文學科無疑是被犧牲的對象。細心的人會發(fā)現(xiàn),學生不僅課余時間被理科占得滿滿的,而且寒暑假大部分學生會選擇去課外班補習理科,學習語文的時間被無情的剝奪了。近年來,更讓人憂心的是全校范圍內(nèi)一些學生甚至在語文課堂上學習理科,語文學習陣地的最后一塊都面臨著失守,這與校方不正常的輿論導向有關,更與理科科目多、難度大、課業(yè)重有直接關系。
(三)語文學科試卷主觀題過多,批卷過于寬松,成績易得,分數(shù)拉不開檔 ,打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語文學科批卷是個難題,因為語文試題多數(shù)是主觀題,因其主觀性理解上就有偏差,即使給出標準統(tǒng)一的答案,在解讀答案時會略有不同;再有兩評分差的限制,閱卷老師為逃避追責常常給出中檔分,作文評分標準看似是明確的,但實際操作起來有難度,作文分數(shù)最后很折中都在45分左右;種種原因?qū)е抡Z文分數(shù)在某種程度上不能反映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高低。兢兢業(yè)業(yè)和馬馬虎虎收到一樣的效果,尤其在中等生身上這一點體現(xiàn)的特別明顯,盡管我們語文教師都知道,一個遣詞,一個造句,或者一個標點都能反映一個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但在語文閱卷中這些差異被無視、被忽略。長此以往,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消失殆盡。
(四)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消耗了學生對語文的最后激情
語文學科的基礎性、人文性和思想性要通過怎樣的教學模式傳授給學生呢?應該是點撥性的講解和大量的相關閱讀。而我們真實的課堂是教師對一篇篇課文細枝末節(jié)、面面俱到的講解,期望在這一篇篇課文中讓學生窺視到語文這個大千世界的奧義,結(jié)果教師講得滔滔不絕、聲嘶力竭,學生聽得索然無味、昏昏欲睡。這里有語文教師的無奈和辛酸,且不說沒人有勇氣大刀闊斧、翻天覆地的改變語文教學模式的現(xiàn)狀,建構語文教學的新模式,單就硬件條件來說,擁有一座藏書豐富的圖書館都是普高三類校難以企及的奢望,即使有圖書館,學生也沒有時間閱讀,時間都去哪了?關于這點,我在前面已經(jīng)論述過。種種因素導致閱讀無從談起。語文教學模式改革勢在必行,更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五)語文學科自身特點,使學生望而生畏
語文學科知識可謂龐雜繁蕪、浩如煙海、多如繁星。尤其是高中階段語文學科考查內(nèi)容不可勝數(shù),如:語言文字運用方面包括常見成語用法意義的考查,“常見成語”是個很模糊的概念,學習的時候只有多多積累;還有病句的辨析,病句的類型足有六大類并其下的若干小類,學生學習起來有相當難度;從文體方面講包括小說、戲劇、詩歌、散文、實用類文本、社科文。從古文方面講包括:古代詩歌鑒賞,古文翻譯,名篇名句默寫,古代文化常識。其間的細瑣煩難自不必細說。正因為語文學科自身的特點和考查范圍廣(有人戲稱無范圍)、學習起來用時長、見效慢的特性,學生感到無從下手,產(chǎn)生畏懼情緒,對語文學習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