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艷香
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理論與策略,它以集體授課為基礎,以小組合作性活動為主體,以教學中人際合作與互動為基本特征,強調師生、生生及全體學生間的互動,系統(tǒng)利用教學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合作和互動來促進學習,并以小組集體成績作為評價的依據。小組成員經過獨立的學習,再分工合作,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為課堂教學提供了簡便、有效的操練方式,那么小組合作學習如何在課堂中的實施呢?這些活動主要可以穿插在以下幾種教學步驟之中進行。
1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
知識的獲得是一種主動的認識活動,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但是在熱身復習階段,教師經常采用一問一答的基本模式,學生的參與率比較低,興趣也不濃,對舊知與即將學習的新知之間的聯系不大感興趣。而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則可以有效地創(chuàng)設氛圍,一方面使學生盡可能多的參與到復習中去,通過對舊知的喚醒,為新知的學習做知識上的準備;另一方面也創(chuàng)設了一個較為積極的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課堂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盡快進入到新知的學習狀態(tài)中。在這一階段里,要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開展小組活動,如表演、唱歌等,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開端,進入堂課學習。例如:在課前,我先讓學生在合作小組里作對話表演練習,如購物、打電話、問候等,再在課堂做free talking時,自由地表演出來。這樣,學生有準備,心里有底,說起來就沒有困難,自然也就說得流利。一方面,學生沉浸在濃濃的英語情境中學習并進入新知階段的學習,另一方面,學生的英語積累也越來越豐富起來。
2 在呈現新知階段,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共建有效的新語言交流的環(huán)境
在呈現新知過程中針對重難點,有步驟,有目標地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形成積極的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之間互幫互學,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適時引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使師生,生生之間相互補充,相互啟發(fā),相互評價,以達到訓練語言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目的。而小組合作的形式也是多樣的。例如學習My favorite day is Sunday的句式時,先學習星期名稱Monday~Sunday,學生分四組進行輪流操練說詞,并互相評論哪組說的最好。這種分組練說并評價的方式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也培養(yǎng)了學生集中注意力,不開小差的好習慣。老師接著引出句型My favorite day is Sunday后,4人一組進行討論,用自己學過的詞(食物、動物、運動項目、顏色等)表達My favorite food\animal\sport\ colour is…小組成員互相提醒,盡可能說得越多越好。然后對自己的喜好發(fā)表見解。這樣,學生充分地調動自己的大腦細胞回憶所學過的詞,既學習了新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思考的意識,又鞏固了所學的舊知識。這種重視在小組活動中學習及其學習與活動的效果,將所學的知識與實踐聯系起來,在動手與動腦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興趣和特長的做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發(fā)展了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了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3 在操練階段,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形成積極的新語言練習的氛圍
此階段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加深對新的語言項目的理解,鞏固新的語言習慣,為在實際中進一步自如地運用作好準備。練習的內容應該具備一定的難度,學生在問答時有較寬的選擇余地。這時適宜穿插“對練”或“組練”方式,用幾分鐘時間讓學生看圖、看物問答,模仿對話,表演課文對話等等。教師要巡視監(jiān)聽,對有困難的小組進行一些必要的指導,充當“助手”、“引導者”的作用。練習結束后一定要抽查幾對或組當堂表演,以了解練習情況,并對表演出色的組進行適當的表揚,以鼓勵學生的積極性。這個階段的特點是節(jié)奏放慢,頻率放低,但密度大,氣氛活躍,學生參與意識強,有利于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
對于合作學習的探究仍處于初步階段,以上也只是個人一些膚淺的認識。小組合作學習中純在的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繼續(xù)探索、嘗試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