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琳
摘 要: 川劇流行于四川、重慶及貴州、云南部分地區(qū),是融文學、音樂、舞蹈、表演、美術藝術于一身的漢族戲曲之一。川劇有五大聲腔:昆腔、高腔、胡琴、彈戲、燈戲,其中屬高腔最富盛名。川劇的曲牌上百種,集中反映了戲曲音樂的特色。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之說法,在流傳的過程中與四川方言、民間音樂、說唱藝術及小調逐漸融合?!笆?五”市級課題“川劇、四川曲藝融入學校藝術教育”進一步促進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和研究如何讓川劇文化走進校園——融入校園文化及課堂,讓我們?yōu)榉俏镔|文化川劇的傳承盡一份微薄之力。
關鍵詞:興趣;融入;探索
一、川劇融入課堂的意義
川劇是四川民眾世代傳承的民間藝術,為民眾創(chuàng)造、喜愛,即能體現民族文化又具有多功能的審美,給人以豐富的構想和藝術的熏陶,是第一批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更是中華名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藝術奇葩。如巴金夸贊:“都說川劇劇目多而好,表演有獨特的風格,臺詞精煉而風趣、生活味道很濃,有人甚至說川劇從劇本到表演夠得上三個字的評語:精、深、美?!?/p>
二、川劇進課堂教學初探
川劇蘊涵著豐富的音樂、舞蹈、美術、歷史以及融合著眾多的地方特色,如何讓學生了解和體驗川劇的藝術美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中經典的哲言啟發(fā)了我,但對川劇學習的興趣從何而來?
1.以對川劇欣賞為切入點
對川劇絕技欣賞為切入點;以經典故事為載體——激發(fā)學生了解、認識川劇的興趣。
最初的川劇欣賞內容我定位在對其絕技的觀看中,生動的變臉、動感的吐火、踩翹、頂燈等,足以讓吸引每位學生的眼球,從而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川劇的探知欲也在不知不覺中悄然開始了。并為川劇藝術家深厚的功底嘖嘖稱贊。隨著賞析活動的深入學生們對川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滿足于僅停留在看絕技熱鬧的層面,川劇中歷史的故事性把絕技的展現融入了血肉更細膩的刻畫了人物性情和場景的渲染劇情也隨之步步達到高潮。這顆藝術的種子在學生們的心中產生了生命力,對其趨之向往。
川劇的很多劇目蘊含了中華名族傳統(tǒng)美德:忠、孝、仁、義,對于每個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我引領學生欣賞的第一部川劇是選自西游記中——《火焰山》一章。熟悉的人物、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色彩奪目的戲服,以及表演家們舉手投足間精彩的表現著實讓我和學生們著實著了迷,欲罷不能。僅管下課鈴聲已敲響但孩子們仍在靜靜地觀看不愿離去。可喜的是平日師生們的交流內容和形式也增多了有的孩子愿駐足與我交談;有的獨出一折,猛地從我身邊竄過幽默地用四川方言喊到:師傅,老孫去去就回...;有的沖上前說:老師,川劇里的方言用的是我們的家鄉(xiāng)話,唱起好巴適——川劇小課堂開場咯……快樂的瞬間像一幅幅著色鮮艷的畫片在我腦中閃過。進而我們還帶領學生們走進劇院觀看了傳統(tǒng)川劇:《紅梅記》、《琵琶記》、《水晶柱》,以及現代劇目:《金子》、《歲歲重陽》、《變臉》等,這些經典的劇目極大地激發(fā)著學生去感受和理解川劇的藝術內涵。
2.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川劇主動性,感受其藝術之美
通過川劇形象化動作、貼近生活情趣的唱段為載體——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川劇藝術之美體驗和延展對川劇學習的深入性。
在戲曲的表演中有這樣一句行話:老生弓,花臉撐,小生緊,旦角松,武生在當中。簡單的幾行字把戲曲藝術中每一行當的表演說得惟妙惟肖,品味良久。川劇有很多形象化的動作如:天、地、日、月、來、去等手勢表現,生動、大方簡單便于模仿。結合川劇動作的特點我利用小場景的創(chuàng)設和表現把川劇手法與步態(tài)融入其中,寓教于樂的學習體驗讓傳統(tǒng)文化潤物細無聲般的灑向川娃們的心田。
在川劇的學習中有很多專業(yè)的術語和知識,單說聲腔就有五大體系——昆、高、胡、彈、燈極其眾多的分支,唱、念、做、打的四大表現形式更是異彩斑斕。作為培養(yǎng)川劇的鑒賞者和了解者我堅持挖掘川劇元素中飽含的生活性出發(fā)進行教學的探索:燈戲是最接“地氣”的一種聲腔種類,唱段短小精悍、唱詞幽默風趣、節(jié)奏歡快跳躍。在教師的表演中學生們很快喜歡上了這一聲腔表現的唱段,通過誦、唱、演,大家在小組中運用川劇唱、念、做、打的藝術表現形式進行唱詞的創(chuàng)編,并饒有興致地呈現出《放風箏》、《劃船》、《二手車》等濃郁生活氣息的燈戲唱段,獲得觀課領導和教師們的高度認可。在這樣的教育學的過程中增進了學生對川劇藝術進一步的認識,明白一切藝術表現都來源于生活這一樸素的道理。
收獲:可以說在這個過程中我和學生們共同成長,從對川劇的被動學習、不理睬,到能陪陪家人看看、聽聽戲曲不再換臺;從對川劇表演認識的“老土”印象到在川劇賞析中領略到社會和人性豐富的真、善、美、丑的人文情懷讓我著實感受到川劇藝術的懷古魅力是現代人多么需要的養(yǎng)分——從煩浮急躁、攻心利益轉變?yōu)槌恋韮葦俊㈥P懷隨安,以及融入教學后給學生們帶來的成長的價值是無限估量的。體現在教學中可表現為:川劇的戲劇性——課堂的創(chuàng)意美;鑼鼓聲——課堂的節(jié)奏美;川劇的韻白——課堂的語言美。沒想到大膽的嘗試與挑戰(zhàn)竟會讓我有如此多的收獲,更讓我甜不可滋的是在學生們一次次的進步中我收獲到當老師無限的幸福感。
參考文獻 :
[1]常靜之.《中國戲曲及其音樂》.黃河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一版
[2]中小學讀本.《神奇的川劇》.人民音樂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