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偉
摘 要:新課改的執(zhí)行對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同時對教師教學的水平和工作態(tài)度也是一種新的考驗與提升。在當前這種形勢之下,小學科學教育該如何改革,如何去面對這種新課改后的潮流呢?這是當前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與關心的重點同樣,也是難點。就此問題分析了該如何更好地去加強對小學科學教育的有效方法,從而在整體上提升小學生對科學的認識和了解,使小學生愛上科學這門學科。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科學教育
如今的社會是信息化、數(shù)字化社會,社會高速的發(fā)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科技的進步是國家綜合實力加強的表現(xiàn),也是我國對科學教育重視的結果。換句話說,我們現(xiàn)在在科技方面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離不開科學教育的根基。在新課標改革實施的前提下,我國目前小學科學教育教學的方法已經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時在教學硬件方面也有了較好的改善,但和一些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科學教育還存在著很大的漏洞。目前,國內教師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進行動手操作為主,而學生則以觀察學習為主,這樣的教學方法受限于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使科學實驗教學效果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那么該如何更好地改善當前這種教學情況呢?
一、透析小學科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小學科學教學缺少目標性、創(chuàng)新性,在進行授課的時候許多教師都是根據(jù)前面流傳下來的一些固定模式在進行教授,課前沒有進行有計劃的、系統(tǒng)的、合理的安排。在這種情況下,教學就會出現(xiàn)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是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關鍵所在。學生可能在剛開始的時候對科學實驗興致勃勃,但在逐漸深入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就會漸漸地失去興趣,從而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另外,之前也提到過,目前國內教學情況基本是教師進行動手操作,學生以觀察為主,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會變得盲目,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怎么做,即使學生在課堂上掌握了知識點,但沒有通過具體的操作,知識得不到鞏固,會出現(xiàn)記不牢、忘得快的問題。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動手能力強的階段,如果在課堂上不能恰當?shù)刈寣W生進行釋放,那學生就會產生煩躁、厭學的癥狀,嚴重降低學習效率,導致科學實驗無法順利進行。當前的教學內容太過死板,與新課改要求的創(chuàng)新性相逆,這樣會使學生的思維得不到開發(fā),學生缺少創(chuàng)新能力,無法達到教學預期效果。現(xiàn)在的實驗教學需要學生間的相互合作,通過小組合作既能提升學習氛圍,又能鍛煉學生間的交流能力。雖然大部分教師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到了這一點,但目前的小組合作只是局限于讓學生坐在一塊探討,合作的效果并不明顯。因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沒有學習任務的安排,又缺乏教師的管理,這會導致學生在合作過程中隨意玩耍、散漫無序,最終導致教學效果的大大降低。
二、針對小學科學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改善
1.教師要明確教學的目標,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例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一定要圍繞著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來展開,使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體。小學期間是學生了解和認識科學的重要階段,所以,正確的教學方式是提升小學科學教學的關鍵點,也是改善當前小學科學教學的有效手段。教師也可以試著用一些新穎的方法來幫助學生提高“知識與實踐、過程與方法”的運用能力,從根本上提升小學生對小學科學的興趣。
2.教師應重視科學這門課程
雖然現(xiàn)在各個小學都安排了小學科學這門課程,但每周也就是僅有的一兩節(jié)課,所以,許多教師都會從教學觀念上對這門課輕視。這也是導致現(xiàn)在小學科學教學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所以教師要從根本上摒棄這種“主課、副課”的舊觀念,重視小學科學的教學,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積極調動學生興趣,使學生積極投身于科學實驗所帶來的樂趣中,師生之間形成共同的默契,進而促成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
3.教師可以運用網絡資源來提升學生興趣
教師可以運用網絡資源來提升學生興趣。如今的網絡技術和網絡運用已經很普遍了。現(xiàn)在的小學生也更容易接受來自互聯(lián)網的內容,利用網絡教學也更加生動、更加形象,更容易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網絡的濃厚興趣把作業(yè)練習搬到電腦上,或者通過一些有趣的小游戲來開發(fā)學生的認知。例如,在學習《動物世界》的時候,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目前手機上一款很火的游戲《開心消消樂》,教師可以借機設置“動物消消樂”的游戲,讓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巧記動物的名字、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相關的知識。
4.學校方面要完善對小學科學教育的教學體系
學校要對教師嚴格要求,教師也要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認真教學,學校上下形成統(tǒng)一的教學體系。教師要認真、全面地對課本中的重難點進行詳細、全面的研究,確保在教學過程中對課本內難易點的合理安排,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從而使學生樂學、好學,愛上科學這門學科。
新課改的“新”強調的就是要有創(chuàng)意、有活力、有動力。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主動學習、主動探討、積極參與、積極完成。新課改是真正把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材、學生與教材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一條紐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結構的優(yōu)勢組合,使每個學生都能全面發(fā)展,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快樂,在快樂中健康學習。這是對教師的一種新考驗,同樣對當前的教學方法也提出了新要求,怎樣才能把更好的、更優(yōu)的教學狀態(tài)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那就需要我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探索,努力營造一個讓學生心動、讓教師喜歡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真正地把學習變?yōu)橐环N愛好。
參考文獻:
[1]戴啟旭.讓小學科學教學妙趣橫生[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2).
[2]吳靜娟.小學科學教育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2).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