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國強
摘 要:生物作為高中的主要輔修科目之一,在學生最后的升學考試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就復習階段每堂課的隨堂測試安排問題加以探究,以期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
關鍵詞:高中;生物;復習;隨堂測試
一、高中生物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結構
新課程標準中,進一步完善豐富了高中生物的教學內容,也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明確的教學目標。所以在平時的課堂教學當中,除了要將知識內容教授給學生之外,還要在思想意識與能力培養(yǎng)方面加強對學生的訓練。對于知識內容的訓練,我們一般采用最簡單的紙質測驗,利用課堂中較短的時間統(tǒng)一對學生進行檢測,及時發(fā)現學生在課堂中遺留的問題,并及時補充講解。
對于思想內容與能力的訓練也可以利用課堂隨堂測試練習的形式進行訓練。這樣能保證學生始終保持對這兩個方面內容的學習意識,也可以通過課上的頻繁練習積累學習經驗。例如,對思想內容的訓練,可以就課程中人文與生物內容相結合的知識點讓學生分組討論發(fā)表觀點。對能力的訓練,則可以利用課堂實驗或者對已有經典實驗的過程分析、操作、評比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通過實踐來提升能力。
二、隨堂測試對復習階段的積極作用
隨堂測試對復習階段有著積極的作用。首先,操作便捷,反饋及時。隨堂測試就是將學生在復習中較為集中出錯的知識點編入測試中,為學生加深印象。將易錯題剪輯在一起印制成試卷,在課堂上限時測試不僅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復習狀況,還可以為學生積累復習材料。其次,形式簡單,節(jié)省時間。紙質閉卷測試的形式可以幫助學生保持較好的應試狀態(tài),而且隨堂測試一般題量小,內容也較為常見簡單,能夠鍛煉到學生的反應能力,在真正的考試中節(jié)省時間。
三、隨堂測試在復習階段的課堂應用
在實際的課堂中,隨堂測試應該放在什么時間進行?如何應用這一教學手段,讓其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呢?
我們一堂課上有三個時間點是適合進行隨堂測試的。首先,課程開始,可以對上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復習測試,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問題。其次,單項專題講解結束后,及時利用教學課件對剛剛講解的內容進行隨堂測試或者隨堂分組討論,發(fā)現學生的不足并加以鞏固。最后,下課前五分鐘,對整節(jié)課的知識回顧測試,檢驗學生在課上的學習狀態(tài)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隨堂測試看似簡單,如果要利用好并讓其在復習階段發(fā)揮應有的效用,還需要老師利用自己的教學經驗不斷地探索與實驗。希望通過本文的討論,能讓今后的生物隨堂測試效率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李德梁.淺談隨堂作業(yè)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2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