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強
摘要: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和特長運動技能掌握是體育教育的核心任務,脫離了這兩項核心任務去談實現(xiàn)體育的教育功能則毫無意義。身體素質發(fā)展了,自然就促進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特長技能掌握了,便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能促進學生的社會交流,自然也實現(xiàn)了體育的社會功效。因此,構建體育高效課堂,必須以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和提高特長技能水平為中心任務。
關鍵詞:體育教學;基礎;特長;高效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1-0025
在實施體育新課標教育思想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既要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又要讓學生掌握體育知識、技能,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基礎。發(fā)展學生基本身體素質可以說是“授之于魚”,而發(fā)展學生興趣愛好、體育知識和特長技能,則是“授之于漁”?!棒~”“漁”兼授是當前體育教育思想的要求,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這就對我們的體育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要對如何打造體育高效課堂加以研究、交流、探討、創(chuàng)新,打造、構建體育高效課堂模式,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的良好發(fā)展。
體育高效課堂是指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身體得到鍛煉的效果和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效率都達到較高目標。要求教師用精準的設計、獨到的講解、準確的示范、形式多樣的教法,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較快較好地領會技術要領,掌握技術動作,各方面都得到發(fā)展,既要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又要讓學生掌握體育知識、技能,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好基礎。我們要構建以發(fā)展學生基本身體素質和特長技能水平為主要任務的高效課堂模式,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構建科學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
我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實行“基礎+特長”的教學模式是符合體育新課標的要求和素質教育思想的?!盎A+特長”的教學思想可采用以下兩種教學模式。第一,每周兩節(jié)體育課,一節(jié)是從《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中精選出來的以基本身體發(fā)展為主要內容的體育課,另一節(jié)上特長體育課,根據(jù)學校的教學條件、體育教師的專項特長,開設若干項目,如籃球、足球、武術等,供學生自主選擇,進行特長項目學習。第二,每一堂課安排的教學內容都要突出基本身體素質教學和特長項目教學,基本身體素質訓練內容和特長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我們可以把前半節(jié)課安排為基本素質教學,發(fā)展學生的彈跳素質、力量素質,靈敏素質和協(xié)調素質等,后半節(jié)課安排為特長教學,如籃球技能教學、足球技能教學和其他項目的技能教學。也可以在教學中,把特長項目分別安排若干連續(xù)課時,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特長項目的基本技能,并在特長教學的每一節(jié)課中,加入和特長教學有關的基本身體素質練習的內容,同樣可以達到了基礎和特長兼顧的目的。
二、教師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
要打造體育高效課堂,首先體育教師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養(yǎng),尤其要加強對學生普遍喜愛的運動項目的學習和提高,要能勝任盡可能多的特長項目的基礎教學,并不斷提高教學組織能力,創(chuàng)新教學的組織方法,提高體育課堂的高效性,從而保證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三、教學設計是前提,備課要精心,上課要認真
在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沒有精心的備課,就沒有高效的課堂;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前提和保障,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備課時,我們要思考一下,這堂課要怎樣設計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怎樣才能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技術動作。反之,如果教師備課不充分,就會嚴重影響到課堂教學。
同時要嚴格監(jiān)控學生的練習強度、密度和練習總量,并認真做好課堂總結,對每一個班級每一節(jié)課要做好客觀評價,找出不足,以利于下一節(jié)課教學和組織方法的改進,進一步提升課堂效果。
四、課后及時反思總結,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
新課程特別強調教學反思,教學反思已成了課堂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被認為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課堂教學與課后反思的有效結合,才能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但不少教師往往是上完課后便“如釋重負”,不能及時將課堂中的感受、得失記錄下來,更缺乏對教學實踐的系統(tǒng)反思與感悟。所以,許多教師往往在參加培訓、課堂觀摩等教研活動時躊躇滿志,但在自身教學實踐中卻“穿新鞋,走老路”。因而,堅持寫教學反思、總結等,是對課堂不斷優(yōu)化的一個過程,也是課堂逐步達到高效的有力手段。
五、加強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體育新課程標準指出:“體育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我們在體育課堂中只有形成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真正放開他們的手腳和大腦,敢想、敢說、敢做,才能促進學生學習潛能的開發(fā)。體育教學是雙向多邊、復雜的活動。體育教師掌握著教學方向、進度和內容。在體育課中即使有輕松愉快的音樂和豐富有趣的游戲,如果教師不參與活動,只是讓學生活動,那么,這樣的游戲也毫無生機,學生玩一會兒就會毫無興趣。因此,師生共同參與活動是學生快樂體育的橋梁,快樂體育就是要建立師生之間和諧平等的關系。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角色,改“一言堂”為“群言堂”,變主講為主導,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才能,充分發(fā)展自己的個性,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以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生的模仿練習為主要途徑。這種以“模仿、說教”為主的學習方式顯然忽視了學生的學法和能動性,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要打造體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教師首先必須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把自己從教師變成“孩子”,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思想交流,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民主、和諧、開放、有利于發(fā)揮學生能動性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學生的運動興趣一旦被激發(fā),我們的體育課堂也將更加活躍有生機,體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也將實現(xiàn)。
六、課堂要高效,秩序是保證
要實現(xiàn)體育高效課堂,就要保證良好的課堂秩序。良好的課堂秩序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保證。體育課大部分是在室外進行的教學活動,受諸多外在因素的影響,給體育教師的課堂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但體育課堂管理可以通過一些適當?shù)拇胧﹣肀WC體育課的秩序,也可以通過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和活動消解體育課所面臨的各種問題、沖突和障礙,以維持體育課活動的正常進行,同時還可以通過激勵、引導為課堂活動不斷創(chuàng)造動力資源。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認真選擇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形式,把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性考慮在內,也把課堂紀律作為一個重要的考核方面。只有這樣,才能把體育課堂紀律抓好,讓學生能以飽滿的熱情、良好的心態(tài)參與到體育課的學習中,使體育課真正成為學生鍛煉身體的樂園。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紀律,就不會有緊湊的教學組織過程。所以,我們要把習慣教育和紀律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每一節(jié)課進行口令練習和隊形、隊列練習,這是非常必要的,哪怕只安排短短的一兩分鐘,也不能缺少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
七、教學過程中要寓德于教,寓教于練
要充分發(fā)揮語言的鼓勵、批評、引導等教育功能,鼓勵學生積極向上的一面,對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也要進行批評引導,促進其改正,但要注意批評方法和尺度。在教學過程中要寓德于教,寓教于練。平時要看到學生的長處,學會欣賞他們、鼓勵他們,善于運用激勵的評價方法,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教學中更多地關注學生運動體驗過程、探究的過程和努力的過程,看到學生的進步馬上進行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得到鼓勵和肯定,從而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體育素質好的學生對動作的領悟和掌握較快,動作完成質量高,體育素質差的學生,有時即便學習努力,但也很難達到動作要求。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tǒng)的“優(yōu)秀生表揚多,后進生批評多”的框架,善于捕捉后進生的閃光點,適時加以鼓勵和表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真正體現(xiàn)出“快樂學習”。
總之,構建體育高效課堂是一個鉆研、繁瑣和辛苦的過程,我們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總結教訓,最終要打造出切實可行的符合素質教育發(fā)展的體育高效課堂模式。教師應在鉆研教材的基礎上,認真研究教法、學法,多多關注學生心理。通過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的濃厚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這樣才能達到愉快教學的目的,讓體育課堂輕松,愉悅,這樣自然就能打造出學生喜歡、教師愛上的高效課堂了。
參考文獻:
[1] 徐福興.體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
[2] 李鴻江.體育教學[J].北京報刊,2012.
[3] 曲宗湖,楊文軒.學校體育教學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4] 鐘啟泉.體育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安市柳南中學 36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