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琳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更好地進行素質教育,關鍵在于語文教學觀念的更新。語文教學特有的性質和功能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講究一個“活”字。必須樹立“大語文”教學觀,實行開放式語文教學,讓生活成為學生學習的源頭活水。激發(fā)學生關心社會、關心大自然的責任感與參與意識,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課外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6-0049
語文是教育的基礎學科,在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上有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活動課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筆者做了一點嘗試,有了一些收效。
讓學生走進大自然,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觀察習慣。杜甫的《望岳》中提到“造化鐘神秀”。大自然集中了無數(shù)神奇美妙的東西。只要放學生出去,他們的體驗定會是豐富多彩的,讓學生寫生活札記,敢于寫自己的真實思想,敢于說心里話。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深入思考生活,讓生活成為學生學習的源泉。
在活動課中,學生逐漸加深了對生活的積極認識,逐步學會語文知識的運用本領。如在詩歌朗誦、作品討論、藝術演出、影視欣賞等活動中,他們主動體驗種種情感,認識各種生活現(xiàn)象,提高了分辨美丑和欣賞文藝作品的能力;同時,學生在藝術創(chuàng)造中掌握了許多再現(xiàn)美與創(chuàng)造美的方法,充分發(fā)揮了潛在的創(chuàng)造才能。
語文活動課的形式可不拘一格,但都應考慮其活潑、輕松、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
一、開展多樣活動,培養(yǎng)實踐能力
陶行知先生語:“生活即學?!薄吧鐣磳W校”“要把籠中的鳥放到天空中,使它能任意翱翔”。語文教師絕不能講完教科書上的幾篇文章就算完成任務了。語文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說過:“國文科是語言文字的學科,除了文法修辭外,并無固定的內容。只要是白紙上寫有黑字的東西,當作文字來閱讀的時候,什么都是國文科的材料”。時至今日,傳播媒體日益增多,可以說只要是能感知體驗的東西都是國文課的材料。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語文。只有把有限的文字教材與無限的生活載體結合起來,才能把語文這門學科學好、教好。如報刊、電視、網絡等。要倡導學生多接觸,有條件還要多組織。近幾年來,筆者經常組織學生觀看東方時空、新聞聯(lián)播等,讓學生多看、勤聽、常說,“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雖然講授課本時間少了,但學生接受的信息量增加了,知識面擴大了。還接受了新的思想,學習了新的表達,儲蓄了新的材料,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學生關心社會、關心人生、關心大自然的責任感與參與意識,培養(yǎng)他們追求真善美、鞭撻假惡丑的完美人格,把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放到了重要位置上。
二、深入社會生活,塑造美的心靈
在旅行、游覽等活動中,學生能廣泛地與大自然接觸,盡情地欣賞祖國壯麗的河山,接受自然美的陶冶和滋養(yǎng),增強愛國主義精神。
關注社會,熱愛祖國,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美好的心靈,也是我們語文教師應盡的義務。利用節(jié)假日,組織學生參加夏令營、旅游、參觀、訪問等活動,讓學生了解大自然,領略大千世界,提高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有一次,學生主動提出要到“社會福利院”去看望老人和孤兒,筆者大力支持,并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學生都非常高興。他們帶上照相機,拎起水果和點心,興致勃勃地來到福利院。他們把自己帶來的禮物送給了孤兒。學生還愉快地給孤兒和老人拍照片,與老人親切交談,和孩子一起做游戲。學生的愛心給福利院帶來了生機,帶來了歡樂,同時這個活動也使學生懂得了怎樣去關心那些需要關心的人。
三、欣賞優(yōu)秀作品,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
閱讀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可以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閱讀欣賞活動中,筆者還常常推薦名篇名著,讓學生通過創(chuàng)造性想象,寫創(chuàng)造性結局。如:學了《皇帝的新裝》后,讓學生寫一寫“皇帝回宮以后的情況”;學了《漁夫的故事》,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講一講“1800年后漁夫的子孫和魔鬼的后代相遇的情況”……讓學生學會欣賞、學會創(chuàng)造。課外,我們鼓勵學生多閱讀有益的書刊,列出中學生課外文學名著必讀書目,開展讀書活動,欣賞優(yōu)秀作品,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四、開展多種語文活動,提高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
一是培養(yǎng)興趣愛好。語文學習興趣是學生愛好并力求認識語文學科的帶有情感的傾向。趣味性是語文課外活動的一個顯著特性,統(tǒng)編或統(tǒng)用教材難以滿足學生的多樣愛好,統(tǒng)一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也難以照顧到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此,我們要提倡大語文教學,指導語文課外活動,要充分發(fā)展學生的興趣愛好,組織各種興趣社團,鼓勵愛好者參加,支持他們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活動形式,并且?guī)椭鷮W生對成功的活動形式作及時的總結,以期有進一步的完善。節(jié)日可以進行多種有趣味的游園活動,如到游樂宮,開展如猜謎、繞口令、游迷宮等游戲等,讓學生在娛樂中獲得更多的實踐和創(chuàng)造的靈感。
二是培養(yǎng)獨立自主能力。語文課外活動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這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方式,有意識地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人,他們才可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滿足自己參加興趣活動的愿望,也只有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他們才能進入充分的自由創(chuàng)造的境界。在自己組織的活動中,他們感到一種擺脫功利的自由愉悅,滿足了自由表達的欲望和自我實現(xiàn)的喜悅。教師可以當參謀,出注意,只要不是原則問題,都不要去直接介入,讓學生在大語文的世界里自由翱翔,真正體味語文的無限趣味。
三是培養(yǎng)審美創(chuàng)造力。知識豐富、視野開闊是創(chuàng)造的基礎,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吸收和運用最新信息,擴大教育陣地。提供技能訓練的機會,讓參加者都能從中鍛煉技能、技巧,使學生“手腦并用”,心靈手巧。開展模擬活動,讓學生產生一種親身從事改造世界的實感、體驗和確認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
21世紀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時代,教師要關注情商,提高情商水平,與學生和諧相處,既是學生的師長和引路人,同時又是學生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為學生接受、理解和喜愛,才會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反過來又激勵教師勇于創(chuàng)新,使教學藝術漸入佳境。
(作者單位: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qū)汪家寨鎮(zhèn)那羅中學 5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