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凱
【摘 ? ?要】隨著考試的改革不斷推進,語文學習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初中語文學習不僅關乎學生個人素養(yǎng)的提升和培養(yǎng),也關系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和民族傳統美德的培養(yǎng)。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和民族的進步貢獻力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能力 ?培養(yǎng)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17
在語文考試中,閱讀的考查分值占總分值的比重較大,是考查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點,因此,任課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當注重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和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時需要結合學生的知識范圍、人生感悟等方面的內容,充分讓學生融入到文章的氛圍中。接下來,本文將針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展開討論。
一、將生活的場景融入到課堂中
初中學生正處于快速成長的階段,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隨著課程難度的不斷加深而不斷進步、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也隨著學生人生閱歷和經驗等方面的成長而不斷提高。在初中語文學習的階段,學生能夠接觸到的文章閱讀類型多為記敘文、散文、小說等內容。新課改后的語文閱讀考查內容更加注重學生對成長和人生的感悟,所以,任課教師的教學內容則在語文閱讀方面更加注重學生對文章現實意義的感悟。但現實情況往往不盡如人意,現在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們更加注重學生自身的物質需要,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需求,這就導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實際的生活經驗,沒有對文章中所描述的生活情境產生共鳴,使文章閱讀的大意明顯偏離作者最初的意圖,從而導致學生的語文閱讀成績下降,閱讀能力較低。針對這種情況,任課教師可以將文章中所描述的現實情境進行還原,在課堂中為學生講解和展示生活中的真實情況,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中進行體驗,從而豐富人生的閱歷和體驗,幫助學生對成長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在進行情境還原時,任課教師可以采用很多方法,例如多媒體播放和情景劇展示這兩種方法。多媒體播放主要是對可以展示文章中現實情景的電視劇、電影、短視頻等內容進行篩選,選擇出最適合學生學習和了解的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對學生進行講解。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就是能夠通過視覺和聽覺形象生動的為學生進行情景還原,增加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從而增加學生的成長和人生感悟。而情景劇展示的方法則是通過劇本的編寫,讓學生自主參與演出,成為文章中描寫的主人公,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文章中的具體情節(jié),從而產生更加深刻的感悟。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就是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的氛圍中,對文章中作者的感悟有更加深刻和直接的感受。
不論任課教師選擇哪一種方法,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方面,都需要考慮學生對現實生活的體驗和感悟。有一句名言說道:“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通過情景再現這種方法進行閱讀能力的提升,也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從而產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為學生今后自主閱讀提升自身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多角度涉獵文章,增加學生的知識面
除了小說、記敘文、散文等內容,說明文、劇本、新聞等文章類型也是語文閱讀考查的重點內容。在語文閱讀能力考查的過程中,除了會涉及到學生對成長和人生的感悟,還會涉及到學生對不同事物的看法和了解。由此可見,學生知識面的范圍也關系到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任課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對學生知識面的擴展。
在增強初中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方面,擴展學生知識面的最好方法就是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盡可能多的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從而增強對大千世界的了解。任課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單獨安排一節(jié)課作為學生的閱讀課,為學生準備多種題材的文章進行閱讀,例如每天的新聞報紙、微博推送的優(yōu)秀文章、新出版的刊物、著名作家的不同作品、科學產品的研究報告、旅行日記、著作的讀后感等,讓學生通過對不同類型的文章進行閱讀,增加對世界的了解,擴展閱讀的知識面,讓學生對不同的事物產生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通過更多渠道進行閱讀,對這個世界有更深的了解。這樣學生才能在面對不同的文章時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對作者的內容有著自己的深刻體會,從而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在學生了解世界的同時,也能夠看到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從而取長補短,讓自己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不斷提高,為中華文化的傳播和民族傳統美德的培養(yǎng)貢獻力量。
三、為學生講解閱讀不同類型文章的方法
新課改要求下的教學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應試教育,而是本著讓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宗旨,讓學生能夠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無論是在考試中還是在日常的學習和閱讀中,針對不同的文章學生都需要掌握不同的閱讀方法,從而讓自己能夠迅速了解到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從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感悟這篇文章。接下來,筆者將針對兩種常見類型的文章的閱讀方法進行介紹。
首先,在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接觸到最多的文章類型就是記敘文,記敘文往往是針對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個特定的人或者事物進行描寫,讓每一個人都能夠通過這篇文章對作者所描述的內容有所了解。在閱讀這種類型的文章時,題目和開頭段是點明文章主旨的關鍵,可以幫助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把握了作者所寫內容的方向,再繼續(xù)進行閱讀能夠讓學生不會偏離作者寫作的真正意圖,從而正確把握文章主旨。
其次,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中學生接觸較多的則是小說和散文,這兩種文章都是作者通過一定的手法將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和感悟描寫出來,讓讀者加以領會的類型。由于小說和散文的描寫方法不像記敘文的描寫方法一樣直接,學生很容易在文章主旨把握方面出現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學生可以通過片段詞匯的情感對文章總體情感進行把握,如果文章中出現大量否定詞匯、諷刺詞匯等消極情緒的詞匯,那么這篇文章的情感將會是否定、消極的;如果出現很多描寫美好的詞匯,那么這篇文章的作者情緒將會是積極的。這能夠讓學生對作者的寫作方向有一個初步的領會,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向。
學生如果掌握了不同類型的文章閱讀方法,將會在應試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教師可以在日常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的閱讀方法的講解,讓學生能夠在自主閱讀時充分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從而提升其閱讀技巧和閱讀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自主閱讀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