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
【關鍵詞】 高效課堂;策略;興趣;有效提問;小組合作; 評價
【中圖分類號】 G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7—0069—01
構建高效課堂是新課改提出的要求,也是近幾年教師思考最多、討論最多的一個話題。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如何構建高效課堂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遷移學生的興趣,激發(fā)求知欲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
把學生在其他方面的興趣,遷移到學英語中來,則可事半功倍。用口訣幫助記憶,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自編短劇,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學習要“學以致用”,而英語的學習更是如此。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而言,上課前,可以由兩三個同學一起,表演他們課前已編排好的短劇,劇情可依照已學過的課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創(chuàng)設情景,但是臺詞必須是已經(jīng)學過的類型。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復習舊課,而這種復習絕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一種創(chuàng)造,是語言的活用,從而加深對新學內(nèi)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自編自演課本劇,讓學生在笑聲中復習,鞏固舊知識,避免運用讓學生緊張得窒息的提問復習法,而收效卻遠遠超過后者,這點,我深有體會,一些學生畢業(yè)后,仍戀戀不忘他們英語課上的五分鐘表演。這種方法能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值得一試。
二、有效提問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
提問是觸發(fā)學生思維的引言,是激發(fā)學生覺悟的契機,是教學檢測的手段。提問的質(zhì)量制約著教學進程能否推進,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好壞。要運用好提問,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提問要有計劃性。一堂課要提幾個問題,對于所提問題的切入角度都要進行精心的構思。先問什么,后問什么,教師要胸有成竹,精心策劃。提問要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步步深入。教師思路明晰,也對學生思維起著潛在的導向作用。
2.提問要有啟發(fā)性。提問要促進學生思考,要減少或避免走過場的應答式提問,簡單地問“對不對”、“好不好”這種應答式的提問,思維的含量很少,而這樣的提問在教師實際課堂教學中卻大大存在。
3.提問要難易適度。有效備課中有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備學生”,學生接受能力有差異,所以我們說要因材施教。提問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不可過淺,以免走過場;亦不可過難,以防學生茫然失措,產(chǎn)生畏難情緒。
三、落實小組合作,讓學生成為主人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
興趣的產(chǎn)生還要有合作的意識。高效課堂更是離不開小組及全體的合作與探究。合作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經(jīng)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是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強調(diào)學生學習的親歷性、參與性、合作性,是一種具有典型意義的學習方式。
我在尊重學生自愿的原則下,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心理素質(zhì)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并適當運用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原則,將全班學生重新搭配成若干異質(zhì)學習小組,組間搭配力求做到均衡,無明顯差異,便于公平競爭。并要求各小組的成員相互友愛,坦誠相待,民主平等。學習小組經(jīng)過合理、優(yōu)化的重新組合,由學習小組民主推薦一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組內(nèi)學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效果很好。
小組合作前首先要確立活動目標,即對具體的問題解決有個明確的方案,在整個小組中達成共識。其次,有的放矢,明確分工,讓每個人都有相對側重的一項責任,擔任一個具體的合作角色,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參與到學生當中,共同體驗,淡化教師的身份,去幫助學生建立一些有效的學習策略。
四、及時地給予多種形式的積極評價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保證
教育是一個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不斷發(fā)展的活動過程,需要根據(jù)情況變化及時做出判斷和決定,由此產(chǎn)生相應的教育評價。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傳統(tǒng)的評價重結果,輕過程,忽視人文性,往往使很多學生一旦失敗幾次,從此就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課堂上再也見不到往日的微笑和高舉的小手。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帶來的愉快是一股強大的情感力量,兒童想當一名好學生的愿望就是依靠這個力量?!泵總€兒童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哪怕只是一次微笑。這就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形成性評價,注意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學習的潛能,讓他們自主地參與活動,完成學習。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