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尚輝
【摘要】語文是小學教學體系的基礎教學科目,更是各個科目學習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小學生的終生發(fā)展具有較大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方式,可以使語文課堂更加活躍化,可以加強師生間的互動、生生間的互動,使學生們保持學習的積極性,且同時具有高度的參與性,這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十分有益。本文筆者分析了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方式,也闡述了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期望對于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 應用
實施合作學習方式,可以滿足不同個體的內(nèi)在需要。合作學習的教學目標,應該將情感功能放于首位,使教學可以兼顧學生的認知、情感態(tài)度和技能三方面的平衡發(fā)展;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是以集體授課為基礎,以合作學習小組活動為主題形式,追求集體性與個體性的有效統(tǒng)一。合作學習在師生關系上,改變了以往的老師主講,學生主聽的形式,倡導老師指導,學生參與的關系。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作用分析
1、保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動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能夠科學合理的運用合作學習模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喚醒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行為,使小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熱情,且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欲望,使學生們在學習中可以積極地交流與合作,形成良性競爭且互相合作的關系,這樣學生們便可以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快樂的學習,自然學習的效率會提升,老師的教學質量會提高。
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倡導將學生放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合作學習方式和這一理念是相符合的。合作學習方式的出現(xiàn)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占據(jù)課堂的現(xiàn)象,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可以自由的思考、學習和成長。這樣有利于學習的氛圍出現(xiàn)之后,學生們會更加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之中,學生之間由于不斷的合作增加了更多的交流與相處,使同學們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相處的更加融洽。學生們會為了小組共同的學習目標努力,有利于每個學生都嚴格要求自己,可以促使每個個體和小組共同進步,主體意識逐漸增強,自然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也逐漸增強。
3、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在小學語文合作教學之中,學生們的獨特觀點、討論和評價等的不斷發(fā)展,對于學生觀點的表達以及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會使班級中的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學生之間有互幫互助的意識,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在不斷發(fā)展,自然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也會不斷提升。小組合作討論探究式的學習更好地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模式、發(fā)散思維以及聚合思維,不斷完善學生認知的結構,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以及解決的問的能力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的運用合作學習方式
1、重視分組的科學合理性
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模式,是讓學生通過小組形式完成學習的任務。所以,老師必須要全面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性格、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等特征,這是科學合理分組的重要前提。老師在進行分析之時,要堅持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以學生的特征為基礎,再結合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之后在制定學習任務。分組形式可以按照水平相同、水平相差較大和自由結組三種形式,當然小組的人數(shù)也不宜過多,一般可參照4-6人一組,這樣便可以保持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小組中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真正的學有所獲。
2、具體的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
語文是母語教學,是貫穿學生終生的交流語言,鑒于此,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老師要從小學重視學生的學習,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第一,老師需要先設計好學生合作的目標。在語文教學之中,當合作的目標設計好之后,老師要想方設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合作學習的機會。比如在學習《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一文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預讀課文,讀完之后,可以同桌兩人進行朗讀、交流課文情感等,兩者要互相監(jiān)督。還可以在課堂中,給學生提出問題,楊梅的外形有怎樣的變化?顏色又有怎樣的變化?作者是怎樣發(fā)現(xiàn)這些特點的?除了用感官,作者還用什么方式來了解楊梅的變化?最后談一下自己對楊梅這篇課文的理解。之后再按照合理的分組原則,以4-6人為一組,進行討論和分析,引導學生全面的了解和理解全文,并從中找出老師提問的答案。此外,在小組合作中,老師不要局限學生的思路,可以引導學生向課外延伸,拓展學生學習的廣度。
第二,老師要做好點撥和引導。合作學習過程需要學生們?nèi)鎱⑴c,自然也會存在各種問題,老師要做好點撥和引導的作用。比如,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對問題的理解、對有關知識的掌握、與組內(nèi)學生的合作情況以及學習的進度等,也要監(jiān)督一些小組討論主題以外的話題。對于一些小組因某一問題僵持不下時,教師可從旁點醒,進行引導,使學生轉變思維,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這個過程中,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與語言表達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主動性與學習效果普遍提升。
【總結】
從以上可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合作學習方式,可以真正的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發(fā)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致,促使教學目標實現(xiàn),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婷婷.淺談在新課標下語文課堂中如何引導學生合作學習[J]. 新課程(小學). 2010(03)
[2]王敏.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