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亞卿
摘 要:計算能力是小學生必備的一種基本能力,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不僅是數(shù)學能力的體現(xiàn),更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它直接影響學生的智力和心理發(fā)展,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必須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明確教材要求,將計算教學有效的融入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堅持自主學習,注重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關鍵詞: 邏輯思維;口算;問題情境;寓教于樂
計算能力是小學生的一項必備的能力,計算教學在小學教學中占據(jù)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要理解算理,合理運用計算方法,強化對學生進行口算能力和估算意識的培養(yǎng)。但是,在新的教學理念不斷確立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為了提高教學成績,把學生當作計算的工具,被動、乏味地復制知識,喪失了計算的趣味性;教學脫離生活,動手少,阻礙學生對計算題的理解能力等,如此種種,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質量。就如何更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下面結合多年的教學工作談一些我粗淺的認識:
一、明確小學計算教學的重要性
計算是人們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對于每個人來講,在小學階段形成一定的計算能力,對于將來都非常重要。并且,學習計算的過程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縱觀整個小學數(shù)學,其中計算教學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并且在教學評價中,計算的比重也是顯而易見的,但教材所提供的教學素材較為單調(diào),需要教師深入研究教材,利用合理的教學手段,提高計算教學的活力。
二、加強口算教學
口算是學好計算的基礎,口算基礎好,可以減少筆算的困難,想要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首先要抓好口算的基本訓練。例如:乘法口訣必須達到脫口而出;20以內(nèi)的加減法,要反復訓練等等。這些都是四則計算的基礎。一些常用的數(shù)據(jù),應在理解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熟記。這不僅可以達到計算正確、迅速,而且對小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受益無窮;還有一點就是口算訓練要持之以恒,口算技巧的形成和熟練程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教學中長期不懈地訓練。在教學中,應把口算教學與整個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從生活出發(fā)教學生“計算”
為提高計算教學的實用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合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教學中要用各種各樣的形式,提高數(shù)學練習的吸引力,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材料的提供和組織,擴大學生的學習自主權,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計算教學一定要合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出發(fā),引出計算學習,讓學生感覺到學習計算的必要性,引起學生的強烈共鳴。
四、增強實效,寓教于樂
1.通過比賽,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孩子們要強,做什么事情都不甘落后,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這一特點,使單純而枯燥的學習變得富有激情和活力。例如,在學習了加減混合運算后,我將全班學生分成兩組,相互出題,在比賽時,學生們個個信心十足的仔細檢查著自己的答案,那些失誤的學生有一種強烈的自我批評意識,只恨自己當時沒有再認真一點檢查。
2.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如在學習口算的時候設計了接龍的游戲,小學的朋友們都非常感興趣,參與性很高,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學生玩的過程中,既獲得了玩的樂趣,又使知識得到鞏固,大大提升了學生對于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更加喜愛數(shù)學,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改變以往例題單一的呈現(xiàn)方式,從教材的特點出發(f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fā),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游戲活動,進行多媒體的整合,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充滿童趣、富有活力,讓學生樂學、愛學的學習環(huán)境,使枯燥的計算教學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讓學生對每節(jié)計算課都充滿期待。
五、透析算理、算法,促進效率的提升
要深刻剖析算法與算理的聯(lián)系,有利于對算法的掌握,提高計算教學的效率。提倡算法多樣化和算法最優(yōu)化,是提高計算教學有效性的依托。每個孩子的知識背景、家庭環(huán)境、生活經(jīng)歷等都是不同的,以致每個孩子的思維方式、分析問題的切入點也存在很大的區(qū)別。由此才會導致學生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和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算法體現(xiàn)孩子不同的思維方式,作為老師應該尊重他,以利于孩子今后的學習,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新課程標準中指出鼓勵“算法多樣化”,尊重學生個性化思考,有利于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當然,需要注意的是提倡算法多樣化,并非要求學生一定要掌握多種計算方法;也并不是要求學生要生硬地去套出多種算法。算法多樣化應是學生在探索算法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更重要的是面對學生的不同算法,教師有必要引導他們進行優(yōu)化,努力尋求一種最基本、最簡單、最有效、最有價值的計算方法。
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計算習慣
教學中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學生在計算中出現(xiàn)的錯誤,僅有少數(shù)是由于學生沒有正確掌握計算方法,不會算而造成的,絕大多數(shù)是學生粗心大意、觀察馬虎、字跡潦草等不良習慣造成的后果。例如看錯數(shù)字、寫錯運算符號、加法忘記進位、減法忘記退位,或者加法當減法做,乘法做成除法等。由此可見,培養(yǎng)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計算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首先是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要求學生在做題以前,看清數(shù)字和符號,觀察它們之間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把題看清楚以后再去思考怎么解。
第二點是培養(yǎng)學生仔細思考的習慣,讓學生習慣在審題之后思考相應的計算方法,以及是否可以簡便計算,克服解題畏難情緒。
第三點是培養(yǎng)計算練習后的反思習慣,加強練習之后的反思,能提高學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有利于總結經(jīng)驗,提高練習效率。另外還包括專心計算、合理檢驗等多種良好的計算習慣,都需要在計算教學中得以培養(yǎng)。
總之,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個時間長而復雜的過程,在計算教學中,我們應從教材的特點出發(fā),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fā),做到不斷思考,不斷探索,不斷總結,避免單純?yōu)榱擞嬎愣嬎悖阉蛯W生身邊熟悉的生活實際、情感態(tài)度等結合起來,設計多樣化的練習,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充滿樂趣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主動投入到課堂中來,從而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