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良
【關鍵詞】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2—0081—01
隨著新課改的提出,要求初中語文教學應隨著需求不斷地進行改革和深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初中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中考語文試卷中占有較大的比例。有效的閱讀教學能夠對初中生的獨立思考習慣進行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特別是伴隨著新教育理念的提出和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各項能力培養(yǎng)產生了束縛,所以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思想感情的培養(yǎng)和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目前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仍然采用老套的閱讀模式,嚴重地阻礙了學生想象力和對知識的拓展。因此,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不但能幫助學生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積累知識,還能塑造學生的品格,陶冶情操。
一、初中語文閱讀存在的問題
1. 理念陳舊。
因為多數初中語文教師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較深,在實際的教學中通常會對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不夠重視。隨著新課改的提出,要求初中語文教學應主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使得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正確的引導。而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則無法滿足新課改提出的這一需求,因此陳舊的教學理念會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產生障礙。
2. 教案簡單。
初中語文教學的效果和教學教案的設計具有一定的關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教案的設計對學生的聽課效率和教師的教學質量具有直接的影響。在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對教學教案的設計不夠重視,只是單一地沿用多年流傳下來的教案進行教學,有的教師甚至會為了節(jié)省時間而對教學教案進行簡化,在教案中并沒有將重點和難點清晰地體現出來。由此教師所使用的教案導致了學生無法做到與教師的教學進度同步,有的學生出現逃課、厭學等問題,從而影響了閱讀的有效性。
3. 方式落后。
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閱讀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對新事物進行感受和理解,在進行初中語文閱讀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閱讀教學中,大多數教師被動地傳授,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阻礙了學生閱讀的最終目標的實現。
二、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1. 改進教學理念。
素質教育是目前初中教育的主要背景,初中語文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適當地對閱讀量進行擴大,對科學、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行培養(yǎng)。因為初中階段是學生樹立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主要時期,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對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進行改進,鼓勵和引導學生探索課堂和生活的關聯,走出教材,將自身的知識完善豐富,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從而使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2. 優(yōu)化教學方案。
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案設計進行優(yōu)化,不但能夠將教師的教學能力直觀地表現出來,還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行間接的影響。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教學被廣泛應用到課堂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對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的枯燥性給予改善,還能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更好地對文章的深層含義進行理解,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3. 更新教學方式。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較為呆板,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對課堂教學的效果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將一些有趣的互動活動加入其中,使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此外,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創(chuàng)新性教學方式,按照學生的特征更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將教師的教學水平充分地體現出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已經發(fā)生了改變,為了提高學生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則需要對閱讀教學理念進行改進,對閱讀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和更新。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不僅能夠對學生的潛能進行開發(fā),還能滿足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該結合所教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對語文閱讀教學模式進行不斷更新,并對成功的語文閱讀教學經驗進行借鑒,使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得到顯著提高。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