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義輝
摘要:元認知策略與中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外語教學研究的熱點。本文通過調查分析,指出元認知策略與中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有著高度正相關,而中高職學生元認知策略使用頻率不高,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因此在中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中加入元認知策略指導和訓練勢在必行。
關鍵詞:中高職學生;元認知策略;英語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23-0240-03
一、引言
隨著中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對中高職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tǒng)模式的英語教學重課堂輕課外,重教師的講解過程,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重教師的傳授過程,輕學生元認知策略的訓練。隨著中高職院校對專業(yè)職業(yè)技能訓練的加強,英語作為公共課程的課堂學習時間進一步減少,再加上部分學生學習自主性較差,學習效率低下,導致中高職英語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
目前外語教育研究的一個熱點就是基于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習者自主學習為出發(fā)點的教學理論。而元認知策略可以使學生計劃、監(jiān)控和評價自己的學習,它對外語學習的意義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普遍關注。因此,在中高職英語教學中系統(tǒng)地訓練學習者的元認知策略,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提升中高職英語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文試圖通過調查元認知策略在中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運用中的培養(yǎng)現(xiàn)狀,實現(xiàn)提高中高職學生學習英語自主性能力的目的,為提高中高職英語教學提供幫助。
二、理論依據(jù)
1.學習策略的分類與元認知策略。根據(jù)認知學習理論,OMalley和Chamot把學習策略分為:元認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認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和社會情感策略(social-affective strategies)。而元認知是“對思維的思維,是主體對自己的認知過程、結果和與之相關的活動的認識”。元認知策略是學習者為了在認知過程中獲取知識,調節(jié)語言學習,從而量身制定的學習目標、學習計劃,監(jiān)控學習過程和評估學習結果。元認知策略主要分為計劃策略(planning)、監(jiān)控策略(monitoring)和評估策略(evaluating)。
2.自主學習概述。20世紀80年代初,Holec給自主學習作了概括,他認為自主學習就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能力,它不是簡單的自學,而是包含明確的學習目標、具體的學習內容和進度、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具有學習過程監(jiān)控和學習效果評估等幾個方面的決策活動,是一個有準備、有監(jiān)督、有評估的積極的學習過程。
Littlewood把自主學習定義為學習者“進行客觀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做出決策的能力以及采取行動的能力”,包含有強烈的學習責任感、明確的學習目標、具體的學習計劃、評估學習進程和調整學習的方法。而Dickinson認為,自主學習者應該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理解教學目的和教學方法的能力,確立學習目標的能力,選擇恰當?shù)膶W習策略的能力,監(jiān)控學習策略的能力和評價自身學習效果的能力。盡管以上研究者對自主學習的定義有所不同,但共同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學習者要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自我管理和規(guī)劃學習,真正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
三、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本次研究,主要試圖了解元認知策略與中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其次是了解元認知策略與中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以便提出科學的基于元認知的中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
2.研究對象。本研究從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的一年級學生中各隨機選取130人作為調查對象。
3.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數(shù)據(jù)采集、問卷調查與訪談相結合的方式,旨在了解受試者的英語元認知策略使用情況和英語自主學習的時間。在新學期開始時要求受試學生每周記錄自己課外學習英語以及到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練習的時間,由任課老師每周收集并于期末統(tǒng)計。調查問卷于2014年12月第一學期末進行。問卷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調查對象的背景信息,第二部分調查元認知策略的使用,共有20個問題,包括計劃策略、監(jiān)控策略和評估策略三個方面。在被試者中挑選15名中職學生和15名高職學生進行訪談以獲取更多信息。
4.數(shù)據(jù)收集。本次問卷調查表,由任課教師隨堂發(fā)放,學生現(xiàn)場填寫。共發(fā)放問卷調查表260份(中職130份,高職130份),收回試卷245份(中職118份,高職127份)。統(tǒng)計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
四、結果與分析
1.中高職學生元認知策略的使用和自主學習情況。
表1體現(xiàn)了中高職學生平均每周的英語自主學習時間,高職學生平均為每周3.385小時,中職學生自主學習時間更為有限,平均為每周2.70小時??梢?,中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花在自主學習上的時間太少,平均每天僅半小時。學生過分依賴于教師的課堂學習,自主學習意識淡薄。根據(jù)受試者的期末英語成績選出高分組(30人)、低分組(30人)。高分組學生每周自主學習時間:高職學生達到5.45小時,中職學生達到2.70小時;而低分組學生每周自主學習時間:高職學生只有1.32小時,中職學生只有1.12小時,甚至有的學生課后根本不花時間學習。很明顯,要想取得好的成績,單靠課堂上的時間是完全不夠的,必須有足夠的學習自覺性和自主學習能力,要在課外多花時間下功夫。
通過對表2的數(shù)據(jù)分析,中高職學生對元認知策略使用的頻率不太理想,高職學生僅為2.91,中職學生僅為1.77,均屬于中等使用水平,這也反映了中高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不強。數(shù)據(jù)顯示,在所有學習策略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自我計劃策略(高職學生2.79,中職學生2.07),而自我評估策略則為最低(高職學生2.36,中職學生1.5)。通過對中高職學生元認知策略使用情況的分析,發(fā)現(xiàn)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會為自己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并據(jù)此進行學習,但他們卻不能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有效地評估和反思,去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大部分中高職學生很難堅持實施自己的計劃,自控能力差,學習較被動,對教師的依賴程度較高,不能選擇較合適的學習策略來管理和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進程。在訪談中很多學生都表示經常給自己制定學習計劃,但是每次都很難執(zhí)行下去,在過程中無法控制自己。另外,學生對于有效的學習行為概念模糊,他們對學習結果的評價不聞不問,完全有老師來掌控,完全不參與其中。
通過對中高職學生高分組和低分組在元認知策略使用方面的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高分組學生在制定計劃(高職:3.43,中職:2.52)、自我監(jiān)控(高職:3.34,中職:2.46)和自我評估(高職:2.67,中職:1.97)方面都高于低分組的學生。這一結果說明,善于使用各種元認知策略的學生,在英語上會取得較好成績。通過交談發(fā)現(xiàn),高分組的學生會學習,會抓住各種學習機會主動學習,而且能夠堅持按照自己的學習計劃、學習目標有意識地進行學習。而低分組的學生,在使用元認知策略方面卻有待提高。
2.元認知策略與自主學習能力的關系。通過對中高職高分組和低分組各35名學生的問卷進行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元認知策略與中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之間的聯(lián)系。
通過對表3高職學生和中職學生每周使用元認知策略的比較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高分組的學生(高職:5.12,中職:4.38)參與自主學習的時間明顯多于低分組學生(高職:2.30,中職:1.35),可見,學生對元認知策略的恰當使用對提高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有著積極影響。
表4的相關性分析也顯示,元認知策略的使用與英語自主學習時間呈正比例,即元認知策略使用頻率越高的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會越長(高分組:高職:5A/5.12,中職:4A/4.38),自主學習的能力也越強。其結果表明,越能夠充分使用各種元認知策略的學生,越能在英語學習上發(fā)揮主動性和積極性,越能激發(fā)自己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從而在英語學習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五、結語
調查結果表明,目前中高職學生在英語自主學習中對元認知策略的使用不是很高,在策略的運用過程中,高分組和低分組,高職生和中職生,都有著明顯的差異。高分組的學生對策略的整體使用遠遠高于低分組的學生,高職學生對策略的運用也明顯好于中職學生。在對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與元認知策略的相關分析中發(fā)現(xiàn),對元認知策略運用越多的學生,在英語自主學習上花的時間越多,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就越強。因此,要想提高中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必須加強中高職學生對元認知策略的認識和運用。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除了課堂的講授之外,還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學習策略的訓練和強化,逐步培養(yǎng)他們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主動學習,從而達到學會控制自己的學習過程并主動參與學習評估,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由此可見,元認知策略運用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英語成績。因此,加強中高職學生在英語自主學習中對元認知策略的使用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Henri Holec.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UK 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2]Littlewood D. Learner Autonomy:Definitions,Issues and Problems[M]. Dublin:Authentic,1991.
[3]OMalley & 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4]冷兆杰.元認知策略培訓與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關系探討[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96-99.
[5]劉敏賢.基于元認知策略的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實證研究[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101-103.
[6]王篤勤.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外語界,2002,(5):10-13.
[7]文秋芳.英語學習成功者與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異[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3):61-66.
[8]徐錦芬,彭仁忠,昊衛(wèi)平.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調查與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1):64-68.
[9]余潔,許雪菲.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聽力元認知學習策略調查[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2):79-82.
[10]張搖瑛.高職元認知策略與自主學習能力關系的研究[J].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