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恒燕
中圖分類號:G6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0112-02
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有人問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主要的東西呢?”這位學者說:“在幼兒園?!薄霸谟變簣@?在幼兒園能學到什么?”“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朋友、東西放整齊、有錯誤要道歉?!彼岬降亩紝儆谛袨榱晳T的教育范疇??梢娏己玫男袨榱晳T對一個人的成功影響有多大。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基礎,是建設良好班風的保證。我在多年來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深深地體會到:從小事育人,能更好地把德育內(nèi)容化為學生的自律規(guī)范,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能提高育人效果。所謂“小事”就是學生的所見、所聞、所說、所做的事。我把這些小事作為德育內(nèi)容,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真切做到:聽有所思,看有所行,思有所規(guī),做有所果。
一、從聽到的小事抓思想
我們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事,其中不少是思想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們善于挖掘,學生會很容易接受老師的教育。我們是農(nóng)村學校,大部分同學都在學校里住宿,于是,我抓住這個時間,每天晚上堅持讓學生看新聞,抓住新聞里的好典型和壞典型,讓學生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以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例如:有一次,電視上播報了這樣一條新聞:一所學校的兩位同學課間打架,某同學打傷了另一位同學,經(jīng)過老師批評教育后,要求這位同學賠償一部分醫(yī)療費,該學生家長聽到這個消息后趕到學校同老師吵了起來。家長認為把孩子交到學校,一切都應該由學校負責,是老師沒有管理好學生,不應該讓學生賠醫(yī)療費。新聞播完之后,我組織學生共同分析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并指出家長的做法是錯誤的。由于這樣的事情在同學們的周圍時常發(fā)生,同學們討論、分析得很激烈,聽得也格外專注,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二、從看到的小事抓行為
眼睛是我們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徑,生活中看到的許多東西同樣是很好的德育教材。為此,我在黑板報一角設立專欄,經(jīng)常寫一些名人名言,定期讓學生將一些與德育有關的怎樣做人、怎樣做事的內(nèi)容寫在上面,還專門開設了“光榮榜”,對班上的好人好事進行表揚。有一天早晨,我去查看清潔區(qū)的衛(wèi)生情況,看到我班的一位男同學手提一桶水向?qū)W前班走去,不知是什么情況,我便尾隨來到學前班。聽學前班老師講,這位同學經(jīng)常利用早晨、午間、放學時間幫學前班同學打水、倒垃圾,已經(jīng)堅持了很長時間了。對此,我在班中進行了大力宣傳,期末這位同學被評為“學雷鋒標兵”。我采用豐富的德育內(nèi)容和形式,來影響學生的行為,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三、從想到的小事抓規(guī)范
反思和討論是對學生進行教育,規(guī)范其行為的重要方式。小學生進入到五、六年級,雖然他們的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但他們對一些事情也都有一定的看法。為此,我經(jīng)常引導學生就一些現(xiàn)象在班上展開討論,讓大家對身邊的事例進行反思、評價,不斷提高他們的道德水平。每學期開學初,由于學生經(jīng)過一個假期的休整,行為上容易出現(xiàn)不規(guī)范的現(xiàn)象,在走廊內(nèi)無拘無束,亂蹦亂跳,走在樓梯上也不安分,這樣就隱藏了一些危險因素。所以,開學初我利用班會課,讓大家討論如何遵守公共秩序,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大家發(fā)言十分踴躍,一致認為:我們學校規(guī)定在走廊內(nèi)要腳步輕,口無聲,自成行,這是舉手之勞的事,很容易做到。從小事中可以看出一個學生是否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看出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看出每個學生是否有集體榮譽感。從此之后,同學們在走廊內(nèi)都很文明,不需要監(jiān)督員監(jiān)督管理。我還經(jīng)常組織同學進行演講活動,如“說文明話 做文明人”“快快樂樂上學 安安全全回家”等,這些班會活動都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從做到的小事抓落實
正所謂“學校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我們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就必須留心引導學生,尤其要引導學生在做中提高自身素質(zhì),為此,我設計了一些“做”的活動。如:學校洗碗池周邊的衛(wèi)生清掃分配給我們班負責,任務很重。那里種了很多水杉樹,一到冬天刮風下雨、下雪,葉子落的到處都是,前腳掃完還沒走,后面又落了不少,衛(wèi)生很糟糕。部分同學不愿去清掃,即使清掃也不徹底。再加上一天三餐同學們都要到這里洗碗,尤其到了冬天,洗碗池里油乎乎的,很難擦凈,做衛(wèi)生的同學叫苦連天。于是,我召開了以“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為主題的班會,并成立了“奉獻小組”,每到周末或是下雨、下雪天,“奉獻小組”的同學就主動去清掃。在他們的帶動下,一些同學也加入了“奉獻小組”,干起活來沒有怨言,十分賣力。“奉獻小組”還利用課余時間為同學做好事:修桌椅、擦玻璃,還用廢品回收的錢為班級購買清掃工具等,贏得了師生們的廣泛贊譽。
除此之外,在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來臨的時候,我還讓學生為父母制賀卡,為父母打洗腳水,對學生進行尊敬長輩的教育。利用課余時間,結合學校開展的各種科技、藝術等教育活動,讓學生進行科技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作,進行藝術剪紙、藝術繪畫、藝術粘貼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德育工作是塑造學生心靈的重要工作,如春風化雨,于無聲處滋潤著學生的心田,作為一個師者,我們要心中有愛,用我們博大的胸懷去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善待每一個學生,讓每一片綠葉都閃光!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