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燕
【摘 要】生物作為學生在初中階段的一門必修課,學習效果直接影響到中考成績,應該引起師生們的注意。本論文就針對當前很多學生忽略生物學習重要性的現(xiàn)象,試從多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
【關鍵詞】初中生物 學習興趣 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30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身、心兩方面都得到極大的發(fā)展,乍一升入初中后的新奇感,面對中考的焦慮感也都同時存在。學生有自己的主張,愿意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但受年齡及缺乏社會經驗等方面的影響,他們的思想往往又是片面、不成熟的。好在初中生的可塑性高,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多給學生語言表揚和眼神鼓勵,在課堂上全面調動學生想要表現(xiàn)的一面,利用生物課對學生動手實驗操作要求的特點,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感受到生物課的魅力。
一、走進生活,課堂教學生活化
《生物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究式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這是非常有道理的。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當今社會,我們的生活水平雖然提高了,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孩子們被束縛在高樓大廈里或是被層出不窮的電子產品吸引,離大自然越來越遠;而家長大多不舍得孩子做家務活,培養(yǎng)出一個個“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小皇帝”“小公主”,導致學生參與社會體驗的機會越來越少,動手實踐能力下降。
另外,長期的應試教育,學校里“重知識、輕能力”觀念的影響,以及分數(shù)決定一切的僵化思想,培養(yǎng)出一堆只會“紙上談兵”的學生,在白紙上勾畫著“鼠婦趨光性研究”,“洋蔥的載玻片”,可能連鼠婦的真實樣子,洋蔥到底長在哪里都不清楚。在現(xiàn)今的初中生物課堂里,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刻不容緩,我們要緊跟素質教育的步伐,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關注細節(jié),從生活中尋找靈感、獲得啟發(fā),而不是只局限于課本上的理論學習。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在他看來教育應當與校外和日常生活情境相聯(lián)系,這對我們生物課堂教學也很有啟發(fā)性。在學到“健康生活”單元的時候,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學習,我提前通知學生在取得家長同意的情況下,將家中的藥品帶到課上,然后大家一起辨別哪些常用的藥是處方藥,哪些是非處方藥平日里吃的時候要遵醫(yī)囑,不能隨便服用。學生都感到很新奇,上課的時候每個人桌子上一堆盒子、袋子、小瓶子,熱鬧的像集市場,我鼓勵學生在小組里自己討論,遇到不確定的再問老師。結果那節(jié)課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都非常濃厚,在學生討論完之后再深入到課本的內容之中,向學生灌輸新知識,學生都紛紛表示生物課非常有意思,喜歡這么生動有趣的上課形式。
為了讓課堂學習更加貼近生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讓學生多進行實踐活動,開展多樣的調研活動或者深入到學校周邊的植物園、公園觀察生物。這并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但學生學到的知識是自己親自參與過的,比在課堂上單純聽理論知識會更加便于理解,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能力。我一般會在學期開學的時候,鼓勵大家在班里養(yǎng)一盆會開花的植物,便于學生的日常觀察,學生一般出于季節(jié)的要求,會選擇秋海棠或者菊花,大家每天看著它們從一棵小幼苗到開花、凋落,對生物的生長過程有了更直觀的了解。開花的時候我會讓學生在課間的時候注意觀察花朵的樣子,并在生物課上就一朵花給學生講解花蕊、子房這些概念性名詞,學生跟花兒朝夕相處,對它們非常了解,對課本的理論概念理解起來就不再有困難了,并且一提起上生物課都很有興趣。
二、合作學習,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生物課程標準》指出:“生物課程中的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領悟科學研究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組建科學實驗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在一起進行科學探究,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边@充分說明了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課上的必要性。自主探究式的學習方法也是我們一直在摸索探尋的教學方法,這與課標的要求不謀而合,教師可以在班里組建生物合作學習小組,讓學生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默契,有問題先通過組內的討論解決,實在不能解決的再提出在課堂上大家一起解決。平日在進行生物實驗或者實踐學習的時候,同組的學生可以在一起互相幫助,解決一個人完成不了的難題,讓學生自己領會合作的重要性。
通過小組內自主學習,同組的學生可以互相監(jiān)督,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幫助學起來較吃力的學生跟上大家的學習步伐,避免集體講課時有學生開小差的現(xiàn)象發(fā)生。而成績較好的同學通過給其他同學講解,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會更加靈活,非但不會浪費時間,還會使同學之間共同進步,只要教師在其中做好監(jiān)督工作,小組學習既可以掌握到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又可以使學生全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對生物課的熱情。
通常我給大家布置的任務需要小組內每個學生的參與,同學們各有分工,各司其職。例如在“驗證呼吸過程中氣體的變化”這個實驗的時候,在準備好廣口瓶的情況下,讓每一組準備好自己菜苗、火柴蠟燭等材料。小組做實驗的時候有人負責將點燃的蠟燭放入裝著菜苗的廣口瓶內,有的學生負責在一旁記錄,有的負責整體實驗結果,有的負責向大家報告結果,每一步分工學生都做得非常有條理,小組內的成員合作的很好。最后教師評價每個組的實驗成果,在這個實驗中,有的學生準備了蒜苗做實驗,結果蒜苗的呼吸作用很微弱,他們等了很久實驗才成功,這就需要他們反思,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對于表現(xiàn)很優(yōu)秀的小組給予獎勵,適當?shù)莫剳蜋C制會讓學生對實驗充滿期待,積極參與到其中,不知不覺學到了知識。
總體來說,初中階段的學生渾身充滿著朝氣,教師要利用他們活潑好動的特點,在課堂上開展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賴于樂趣,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弊陨淼慕虒W經驗也使我深知,只有真正當學生有了自己想學的興趣,其學習行為才會化被動為主動,真正投入到知識的海洋中去。所以初中生物老師要從這一點入手,讓課堂多和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學生自己就會主動進行學習這一機能,無需家長老師的監(jiān)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