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麗
【摘 要】和諧課堂需處理好生生人際關系和師生人際關系,還要注重人際觀培養(yǎng),教會學生做人。文章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指導學生如何處理交友問題;民主師生關系的建立;潛在教育因素的挖掘。
【關鍵詞】和諧課堂;人際觀;培養(yǎng)
學校是社會的一個縮影,一間小小的教室就是一個小社會。小社會里存在著兩大主流的人際關系:生生人際關系和師生人際關系。
教學過程其實就是一種人際關系,是師生感情交流的過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成功的基本要素。所謂“親其師,近其道”是也。
怎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處理好生生與師生間的關系呢?這是一個老師們常常交流的話題。
一、指導學生如何處理交友問題
生生人際關系是和諧課堂的土壤。只有這一方土壤肥沃,才能育出美麗的花朵?!捌查_友誼,無法談青春,因為友誼是點綴青春的最美的花朵”。池田大佐的話道出了友情對于中學生成長的重要,幫助學生經(jīng)營好友誼,實在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下面幾點,是特別要提醒學生的幾點。
(一)以誠相待
每個人性情愛好不同,但是,真正的朋友都應該能夠互相幫助,以誠相待,這是交朋友的首要原則。魯迅說:誠信為人之本。拉羅什富科說: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程頤說: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以誠相待,友誼才具備生命力。
(二)為友誼做出奉獻
為他人開一朵花,會讓人感到愉悅;為他人送去一整涼風,會使人感到舒服……為他人奉獻是一種美好的感覺!為朋友付出,能為友情增值,讓友情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越南的一所孤兒院里,一個小男孩的朋友受了傷需要輸血,由于和醫(yī)生語言不通,他以為要獻光自己的血才能救活小朋友,然后自己就要死去……但他依然流著淚為朋友獻血,理由是:“她是我的朋友”。
為友誼做出貢獻,朋友間體驗到的快樂就是友情的催化劑,友誼就變得牢不可破。當朋友真的需要我們時,我們會為他做出貢獻嗎?
(四)把握交友原則
“朋友是另一個自我”,因此朋友可幫助你對自我的了解,肯定自我的價值,但有的也會讓你誤入歧途?!熬萌胩m室,不聞其香”,因為蘭香也把你熏香樂;“久入苞肆,不聞其臭”,因為你也變臭了。交友也是一樣的道理,“跟好人學好人,跟著師娘跳假神”,所以要交益友,不交損友。
二、民主師生關系的建立
心理學家艾特莫勒比思列舉過這樣一個公式:感情的表達=7%的言辭+38%的聲調(diào)+55%的面部表情。因此教師和藹可親的微笑,溫和誠懇的聲調(diào),會給課堂教學帶來寬松愉快的氣氛。
此外課堂是民主的,要使學生說出你根本接受不了的心理話。有一次我在一個差班上課,作業(yè)布置下去之后,大多數(shù)男生無動于衷,多次督促,他們?nèi)匀粵]有一點要動的意思,我忍無可忍便開罵:“做你們的父母真是倒霉,幸虧我沒有你們這樣的兒子!”
按說到了這個時候了,學生怎么說也應該拿起筆寫幾個字了,表示一下:老師我知道你生氣了??善腥讼蛭冶硎荆何腋鷼?!這名男生是這樣向我示威的——他說:“誰耐煩做你的兒子啊!”
可以說這是一句相當挑釁的心里話,我以前一定會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與學生的交流上升到爭斗或者打斗的層次,最終結局是兩敗俱傷……試想一下,按我對兒子的要求,那我要把他修理成什么樣子,他能活得出來嗎?所以,這個班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不希望我有這樣一個媽媽,這是心里話。我在課堂上說了心里話,學生為什么就不可以說說心里話呢?
我當時笑著給了這個學生一個擁抱說:“可我很想認你做兒子,然后至少為你補上禮儀這一課,教教你怎樣與人交談?!蓖瑢W們笑了,這名男生也羞澀的笑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有時需要一點幽默。
三、潛在教育因素的挖掘
學生的眾生相,正面的、反面的,本身就包含無數(shù)教育的契機。教學中審時度勢,挖掘出一批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內(nèi)容,不僅傳授了知識,而且能啟迪學生額心靈。
語文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際觀,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語文教材所選作品的主題都是積極向上的,比較深刻地反映特定時代人物的精神風貌及他們高尚的世界觀、人生觀。這無疑為學生樹立了人生標桿,使他們產(chǎn)生了模仿的激情,從而對學生產(chǎn)生健康的心理影響,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把學生視為待點燃的火炬,待開發(fā)的礦藏。
在教學《楊修之死》一課時,我設計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關于價值觀、人際觀的思考:(1)楊修之死帶給你怎樣的啟示;(2)如果你具有楊修一樣的才華,又遇上一個像曹操一樣多疑的老板,你將如何與他相處?
學生給出了精彩的回答:楊修的恃才曠物招致被殺;曹操的嫉賢妒能、小肚雞腸以致殺修……第二個問題的交流將課堂推向高潮,大多數(shù)學生的觀點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我炒他魷魚,走人……有個學生的回答讓全班心服口服,他說:“如果我具有楊修一樣的才華,又遇上一個像曹操一樣的老板。我會隱藏自己的光芒,認認真真工作,凡事先向老板請示,有好的建議,我會真誠的提出來供他采納,他若不采納也罷(畢竟公司是他的又不是我的)。如果老板的決策是錯的,我一定會堅持自己,努力的說服他。我相信,我能和老板相處好的。”我將這名學生的答案粘貼在教室,并給他的人際觀做出了這樣的評價:不卑不亢,有鋼有柔。
潛在教育因素的挖掘,能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fā)展,最終與人建立友好關系。
大學生投毒的罪犯林森浩,以及殺人犯馬加爵,他們的犯罪動機只是因為人際關系失調(diào),他們的慘劇告訴我們: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關鍵。
為了讓我們的學生在將來的社會生活中少一些“楊修”少一些“林森浩”少一些“馬加爵”,讓我們在課堂中使學生得心靈產(chǎn)生感動,情感得到陶冶,使他們在人際關系中享受溫暖,在做事中學會做人。
參考文獻
[1] 卡耐基.人際關系學[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