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校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中,利用優(yōu)秀紅色電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一種很好的形式。本文從紅色電影的內涵談起,指出紅色電影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作用,最后就如何運用紅色電影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紅色電影; 大學生; 愛國主義教育
所謂“紅色電影”,是指那些以真實歷史事實為依據(jù)而創(chuàng)作的,以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為主題的電影,它以紅色題材為主要內容,以革命話語為主要語言,以英雄人物為主要表現(xiàn)對象,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示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以及建設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對進一步深化青少年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提升思想道德素質以及養(yǎng)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華民族在上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其中,愛國主義精神是我國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千百年來一個民族對于自己祖國的最深厚的感情,與為國奉獻、為國盡責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是一種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質,對國家和民族的生存與發(fā)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在繁榮和平的現(xiàn)代社會,很多人體會不到拋頭顱、灑熱血的壯志豪情,對于內憂外患的政治局面也沒有深入體會,導致其愛國主義精神一直處于沉睡狀態(tài)。多年來,我國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的優(yōu)秀紅色電影,如建國初期創(chuàng)作產(chǎn)生并流傳至今的《鐵道游擊隊》《野火春風斗古城》《上甘嶺》《平原游擊隊》《小兵張嘎》《紅色娘子軍》 等經(jīng)典影片,近年掀起觀影熱潮的《東京審判》《集結號》《建國大業(yè)》《建黨偉業(yè)》《辛亥革命》等主旋律影片。這些電影以逼真的、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聽震撼,其體現(xiàn)出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感直擊觀眾內心,引起觀眾關于愛國情懷的強烈共鳴??梢?,紅色電影對于和平年代愛國主義的縱深教育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紅色電影在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作用
(一)促進大學生對祖國的理性認識,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情感
紅色電影作為一門集眾多藝術形式為一體的銀幕藝術,特點之一就是畫面的直接性與沖擊力,大學生通過觀看紅色電影可以非常直觀地認識到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全國人民建設新中國、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進程,增強大學生的民族意識。同時,紅色電影藝術性地塑造了革命領袖及英雄人物的形象,將他們立體化、豐滿化、生活化,對觀眾而言真實而親切,電影的娛樂色彩也能讓觀眾在輕松愉悅的觀影過程之中實現(xiàn)心靈的共鳴與情感的交流,增強大學生對自己故土家園、民族、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還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發(fā)出強烈的愛國情懷。如電影《建黨偉業(yè)》不僅讓大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了 1911 年辛亥革命到 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這 10 年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還被影片中革命者的青春朝氣、奮發(fā)圖強、壯志豪情深深地感染,激發(fā)出了愛我中華、建我中華、強我中華的愛國熱情。
(二)幫助大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紅色電影通過典型生動的人物形象和真實感人的故事將榮辱是非直白地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為觀眾帶來極大心理沖擊的同時,讓他們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在電影《風聲》中,家境殷實的顧小夢本可以無憂無慮地過著大小姐的生活,或者依靠在證券機構中的裙帶關系耀武揚威,但她卻以挽救民族于水深火熱之中為己任,為黨為國盡忠效力,深陷絕境之時仍然把革命事業(yè)視為首要任務,最終成功保護了同志的安全,自己則光榮犧牲。紅色電影可以說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既有形式上的波瀾壯闊,又有精神上的震撼人心,兩者相得益彰,將其運用于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與思想道德情操的培養(yǎng)中去,必然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并培養(yǎng)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愛國主義與高尚情操的養(yǎng)成也必然能夠事半功倍。
(三)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質
電影中的主要人物往往性格堅毅、人格完善,具有強大的感召力,他們能夠主動進行自我調控,積極尋求方法擺脫心理困擾,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礪之中完善自身的性格與人格。例如,在電影《集結號》中,觀眾可以看到,英雄并非天生的,他們也曾脆弱過、恐懼過,也曾經(jīng)不堪一擊,但是他們在不斷的磨礪與挑戰(zhàn)之中積極調整心態(tài),堅持著心中所信奉的真理,其靈魂終于鳳凰涅·獲得重生,成為打不倒的英雄人物。當前我國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各種社會問題不斷凸顯,大學生面臨極大的競爭壓力,如果他們不能很好地歷練個人意志,提升自己的抗壓能力與抵御挫折的能力,那么他們在逆境之中就很容易產(chǎn)生心理障礙或是心理疾病。近年來頻頻發(fā)生的校園暴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大學生心理素質脆弱的事實。因此,充分利用紅色電影的引導和感染作用,幫助大學生在觀影過程中獲取啟發(fā)與教育,最終提升個人的心理素質,養(yǎng)成健康的性格與人格,也成為紅色電影宣傳與發(fā)展的一項較為緊迫的任務。
(四)引導大學生踐行愛國精神
紅色電影往往通過對真善美的弘揚和假惡丑的批判,將革命先烈、英模人物不怕流血犧牲,甘于奉獻的高尚品格完美地展現(xiàn)在廣大觀眾面前,因此,每一部紅色電影都是關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yè)的鮮活生動的歷史教材,每部紅色電影就好比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再現(xiàn)了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戰(zhàn)略膽識、英雄氣概、人格魅力和各個時期的英模人物在平凡崗位上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感人事跡,影片中活靈活現(xiàn)的藝術形象和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不僅有利于大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激起大學生心靈上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共鳴,還有利于大學生認識到愛國主義不僅代表自己對祖國的深厚情感,更體現(xiàn)為現(xiàn)實的義務和責任,從而促使大學生將感性的愛國情感轉化為對祖國理性認識的知識結構中,并外顯為日常生活中自覺的愛國行為習慣。
二、運用紅色電影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思考
(一)深入挖掘內涵,形成愛國主義教育新內容
大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學習經(jīng)歷和生活閱歷,有較高的思想文化素質和較多的人文歷史知識。因此,利用紅色電影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不能簡單機械地進行,僅僅停留在觀看影片、寫觀后感、舉辦心得交流會等層面。 要把這些紅色電影放在整個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大背景下進行闡釋,深刻挖掘這些紅色影視的時代精神和現(xiàn)實意義,并且把它融入到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和我們改革開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代民族精神中去,形成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新內容。
(二)開辟紅色電影網(wǎng)絡教育陣地
互聯(lián)網(wǎng)以方便快捷、信息豐富等特點和優(yōu)勢已廣泛滲透到大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認知方式等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網(wǎng)絡的開放性既為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進網(wǎng)絡提供了便利,也為大學生瀏覽相關內容提供了便利,因此,要運用紅色電影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好網(wǎng)絡這一新的載體和渠道。高??稍谝验_設的紅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網(wǎng)站上設立經(jīng)典紅色電影專區(qū),生動形象展示革命前輩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這既可以體現(xiàn)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感,擴大愛國主義教育的影響面;還可以通過紅色電影論壇、博客、QQ 群等在網(wǎng)上與大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在及時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的同時,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主動性和針對性。
(三)依托紅色電影開展校園文化活動
依托紅色電影豐富的題材類型和精神內涵,可以開展大量的校園文化活動,這有利于吸引大學生在活動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大學生將愛國主義情感轉化為理性認識。例如高校可在公共選修課程中開設影視欣賞等課程,在系列電影講座中開展純粹的紅色電影欣賞,以紅色電影與民俗、紅色電影與歷史、紅色電影與文化等為主題開展演講比賽、征文比賽、專題講座,舉辦紅色電影評論園地、紅色電影觀后感、紅色電影歌曲演唱比賽、紅色電影經(jīng)典對白朗誦比賽,讓大學生在參與精彩紛呈的文化與實踐活動的同時,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知識渴求得到滿足的同時,愛國主義情感得到熏陶,愛國主義境界得到升華。
(四)以各種重要節(jié)點為契機,運用紅色電影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氛圍
大學校園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對提高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若重視紅色電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fā)揮,不但可以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還可以為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營造良好氛圍。高校可通過開展放映紅色電影、翻拍紅色電影、點評紅色電影等活動營造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氛圍;通過紅色電影的劇情海報制作紅色電影主題性展板,在紅色文化展示專區(qū)展示紅色電影中的經(jīng)典臺詞等形式營造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輿論氛圍。此外,重大的歷史事件和紀念活動往往能較大限度地激發(fā)受教育者的愛國主義熱情,因此,各高??梢愿鞣N重要節(jié)點為契機,貼近大學生的實際,關注大學生的心理需求,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反映時代特色和精神的紅色電影對大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如在建國 60 周年之際,組織大學生觀看《建國大業(yè)》,建黨 90 周年之際,組織大學生觀看《建黨偉業(yè)》,辛亥革命100 周年之際,組織大學生觀看《辛亥革命》,將大學生緊緊地凝聚和團結在愛國主義旗幟下,感染大學生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和報國之行融入到實踐中,自覺承擔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
【參考文獻】
[1]趙楷.論紅色電影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科教文匯,2014(11)
[2]王浩,何清.紅色影視在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江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06)
作者簡介:張守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研究生。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