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琳
【摘 要】大量的實踐研究表明,管理學課堂中利用參與式教學法進行教學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能夠使學生提高課堂參與度,從而接受和愛上管理學這一門課程。本文中筆者從自己多年來管理學的授課經(jīng)驗和理論研究出發(fā),探析了參與式教學法在管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法;管理學;課堂教學
管理學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在全國各地的高校中,眾多高校都開設了管理類的專業(yè),因此管理學是一門重要的課程。然而,學生們大多在中學時期都沒有接觸過管理學類的課程,這門課程對于學生來說是新接觸的,是一種全新的課程體驗,因此學生是抱著一種探索性和體驗性的心態(tài)去上這一門課程的。然而,在現(xiàn)實的教學中,管理學這一門課程的授課內容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理論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很容易讓他們失去對于這門學科的興趣和學習的信心。因此,管理學課堂的教學方式必須在傳統(tǒng)的方式上有所創(chuàng)新和突破。參與式教學是一種較為新型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這樣他們就能更加直接地接觸管理學的內容,會逐漸培養(yǎng)起對于這門課程的興趣,這對于學生來說是很有幫助的。同時,課堂的參與度和活躍性提高了,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也會更加自然,課堂進行地會更加順利,教學的效率和成果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一、什么是參與式教學法
參與式教學法是一種較為新型的教學方法,它起源于國外,在很多發(fā)達國家的課堂教學中已經(jīng)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上世紀九十年代,參與式教學法傳入中國,在中國的教育界引起了一定的反響。近年來,隨著參與式教學法在我國的各類課程中的應用取得了越來越好的效果,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參與式教學法,也有越來越多的高校將其運用到了所開設的課程中。顧名思義,參與式教學法的內涵就是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去,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這種教學方式所追求的是一種教與學的雙向互動,學生不再被動接受知識,而是獲得了更多的主動學習的機會,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強化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參與式教學法在管理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1.管理學的學科特點所決定
管理學聽起來像是一門學習管理的課程,其實從實際上來說,管理學是一門龐大的課程體系,其在教學的內容上涉及到教育學、領導學、心理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具有很強的綜合性。這種多學科內容相互涉及的內容只是一味地依靠理論教學的方法向學生灌輸知識是行不通的,學生必須要自己參與進課堂中,在參與的過程中主動去理解和感悟到學科特點,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識。
2.管理學的教學內容所決定
管理學是一門龐大的課程,教授給學生的內容使多樣性的,其中融合了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人際交往、管理、領導、問題處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融合在一門課程中教給學生,對于學生來說接受難度是較大的。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消化理解管理學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就必須要讓他們自己參與進課堂中,自己探索,在參與的過程中自己去思考和體悟,對課程內容有一個自主的把握和理解。
3.管理學的教學目標
管理學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有著較高的要求,要求能培養(yǎng)出全方位的高能力、高素質的人才,適應社會的需求。管理學所培養(yǎng)出的人要求必須具有較好的管理能力、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能夠統(tǒng)籌安排事物,有條不紊;同時又要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能夠用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去思考和解決問題、統(tǒng)籌安排事物;除此之外,管理學所培養(yǎng)出的人才必須具有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能夠有效地處理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學會和人群相處。很多能力的養(yǎng)成、知識的獲得都要考學生自己在課堂參與的過程中實現(xiàn),這就使得參與式教學法可以得到有效的應用。
三、參與式教學法在管理學中的應用策略
1.運用討論式的課堂教學方式
管理學這一門課程具有很強的特殊性,其抽象性的教學內容使得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在這門課上是行不通的,被動地向學生灌輸這些龐雜的消息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抵觸和反感,使他們失去對管理學課程的興趣,取得適得其反的教學成果。因此,在管理學的課堂上,教師可以運用討論式這種教學方式。討論式的方法指的就是在課堂上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討論,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參與進課堂,更好地學習到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就“果農(nóng)的李子滯銷”這一問題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分組進行討論,集思廣益,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方案,來幫助果農(nóng)有效解決李子滯銷這一難題。在制定出方案后,教師要讓各個小組在班級中進行展示,然后內采用一種答辯的形式在班級中讓大家討論各個方案的利弊和可行性,最后選出一個最完善的方案,對這一小組進行表揚。在這樣的討論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同時他們還能感受到課堂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能使他們增加對管理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
2.運用啟發(fā)式的課堂教學方式
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給予學生適當?shù)囊稽c啟發(fā),然后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管理學是一門很需要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科,因此運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在管理學課堂上的應用是很有必要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的發(fā)散性,幫助學生養(yǎng)成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就賣多肉這一市場營銷大賽中如何取得優(yōu)勝給學生一點啟發(fā)。給學生一些靈感的點子,然后讓學生自己去發(fā)散性思考,制定出合理的、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可行性高的營銷計劃,通過市場調研、人員配置等合理地規(guī)劃好如何才能賣出更多的多肉,在市場營銷大賽中取得優(yōu)勝。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既發(fā)散了思維又鍛煉提高了自己的能力,這對于他們學好管理學這一門課程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3.理論式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雖然管理學所教授的知識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抽象性,但是管理學這一門課程的教學目的就是培養(yǎng)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才,最終是要投入到實踐中去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管理學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不能進行單純的理論教學,而是要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得到更多的實踐參與的機會。給學生更多的實踐參與機會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積累一些經(jīng)驗,學生在日后走上工作崗位之后解決在管理、人事方面的問題時就會有一些可供借鑒的經(jīng)驗,處理起問題來更加簡單。例如,學??梢耘c附近的企業(yè)建立對口的制度,給學生提供一些到企業(yè)去實踐的機會。并且讓學生和企業(yè)中有工作經(jīng)驗的管理人才進行一些接觸,對于一些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這些管理人才能夠根據(jù)自己的實際經(jīng)驗為學生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導。學校還可以在企業(yè)中為學生爭取一些實習和時間的機會,讓學生能夠盡早接觸到相應的工作,處理一些簡單的事務,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漸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
四、總結
總而言之,管理學這門課程不僅僅是要追求理論化的教學,實踐教學也是必不可少的。參與式的教學法在管理學中應該得到更好的應用,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參與的機會,讓學生有更多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自主性。
參考文獻:
[1]參與式教學在管理學原理教學中的應用.禹?;?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2).
[2]參與式教學在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李學峰.考試周刊,2012(01).
[3]“參與式教學法”在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黃江泉,曾月征.中國輕工教育,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