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小軍
【摘要】德育就是育“德”,就是育“人”,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中注重“思想科學化、內容系列化、途徑一致化、方法多樣化”,倡導育人多元理念,提高小學德育實效。
【關鍵詞】小學德育;品德教育;實效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德育即學校對小學生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屬于共產主義思想道德教育體系,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是我國學校社會主義性質的一個標志。學校應堅持德育為先,以“三個面向”為指南、“四有新人”為目標、“五個熱愛”為內容,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對此,筆者進行了“四化”有益探索: “思想科學化,內容系列化,途徑一致化,方法多樣化”,取得了成效。
一、“教育思想科學化”是提高小學德育實效的前提
小學德育要取得實效,首先要做到教育思想科學化。一要經常組織教師深入學習教育方針、政策法規(guī)和教育教學理念,引導教師從“三個面向”高度看待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重要性和科學性。二要牢固樹立教育工作科學思想,克服重智輕德、重教輕學、重模仿輕創(chuàng)新、重認識輕感情、重灌輸輕啟發(fā)、重記憶輕思維、重結果輕過程、重講輕做傾向。三要重視非智力因素教育,抓住教育主體和教育渠道,搞好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引向縱深發(fā)展。
二、“教育內容系列化”是提高小學德育實效的基礎
小學德育要取得實效,就要做到教育內容系列化。一是愛國主義教育系列:讓學生知道祖國全稱,首都,國徽,國旗和歷史上重大事件及主要傳統(tǒng)紀念節(jié)日,會唱國歌;讓學生清楚“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fā)展中國”的道理。教育形式可以是深情講授、知識問答、參觀瀏覽、實地調查、主題班會、文藝匯演、作文比賽等,以“五個熱愛”為教育基礎,把思想品德教育與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從小愛集體、愛學校、愛家鄉(xiāng)、愛人民、愛祖國。二是遵紀守法教育系列:讓學生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高于一切”的道理;讓學生認識到學法、用法、護法(如《未成年保護法》等)重要性。教育形式可以是宣講宣讀、朗誦比賽、聆聽講座、事跡介紹、頒獎獎勵、主題隊會等,以“反腐倡廉”為教育旗幟,把思想品德教育與遵紀守法教育、普法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從小“尊師守紀”,樹立法律意識,懂得法制觀念,培養(yǎng)良好品質。三是文明禮儀教育系列:讓學生懂得我國是“禮儀之邦”的道理;熟悉了解《守則》《規(guī)范》、日常禮儀、課堂常規(guī)等條約,深刻領會日常為人處事法則、社會公德及文明禮儀等。教育形式可以是情景演示、口語交際、演講比賽、輔導講座、宣講背誦等,以“文明學生”為教育起點,把思想品德教育與禮儀教育、常識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從小成為懂禮貌、有教養(yǎng)、好品行的一代新人。
三、“教育途徑一致化”是提高小學德育實效的關鍵
小學德育要取得實效,還要做到教育途徑一致化。一是教育工作機構要形成網絡。學校要成立思想品德教育領導小組,負責組織、落實、協(xié)調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關系,讓思想品德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及各項活動全過程,從而形成強大有力教育網絡,保障教育工作有領導、有機構、有措施、有成效。實施形式可以是成立家長委員會(端正家長教育思想,提高家教水平)和校外輔導員機構(上法制教育課、聽相關講座和輔導報告等)等方式進行。二是教育工作隊伍要大力培養(yǎng)。學校要從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高度去努力造就一支合格的有自己特色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隊伍。認真組織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教育法律法規(guī)、教育方針政策,深刻領會改革和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懂得《小學德育綱要》主要精神,激發(fā)教書育人光榮感和責任感,提高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從而保證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效和高效。三是教育工作活動要正常開展。學校要深入開展“讀紅書”活動和“學雷鋒”活動。特別是結合紀念日、節(jié)假日積極有力開展美術、書法、攝影、科技、田徑、音樂、舞蹈、手抄報、故事會、朗誦會、中隊會等有趣活動,協(xié)調“教與學”、“學習與活動”關系,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陶冶學生情操,讓學生品德受到教育,心靈得到“洗禮”。
四、“教育方法多樣化”是提高小學德育實效的保障
小學德育要取得實效,更要做到教育方法多樣化。一是把良好品行與制度管理結合起來。學校要求教師一言一行要“小心謹慎”,從而影響和垂范學生。①組織教師學習《公民道德綱要》《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造就“模范教師”來影響學生品德。②要求教師行為、儀表、工作“規(guī)范”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德。③開展“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專項活動(此招很有效),約束老師做“好人”來培養(yǎng)大批“好學生”。④細化教師崗位職責,讓教師對思想品德教育目標和各自職責“心中有數”來造就合格小公民。二是把規(guī)范管理與各項活動結合起來。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少先隊思想品德教育獨特作用,進行紀律、學習、禮儀、兩操、衛(wèi)生、勞動情況評比活動,開展“做文明學生,當合格公民”教育活動,通過每日檢查登記,每周小結評比,每月終結表彰,讓學生勤學、知禮、講文明、懂禮貌等行為習慣得到養(yǎng)成。三是把樹立典型與帶動全面結合起來。我們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評“星”(文明星、愛心星、溫暖星、三好星、藝術星、學習星、體育星等)和評“佳”(最佳少先隊員、最佳小公民、最佳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最佳小志愿者等)活動,形成學“星”學“佳”、追“星”追“佳”良好氛圍,從而培養(yǎng)具有優(yōu)秀品格的好學生。
總之,小學德育即學校對小學生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始終貫穿于教育教學及活動全過程,做到“大德小德一起抓”,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提高教育實效。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建設的若干意見》。
[2]賀樂凡.中小學教育管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楊勇;論學校德育的實效性[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7.
[4]左琪;新時期中小學德育觀及其實效性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2.
[5]高波.中小學德育實效性問題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6.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