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能勝
摘 要:在新課改實施背景下,歷史教學對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以往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如今的歷史課堂卻要求學生發(fā)揮主體性作用,成為歷史教學中的“主人翁”。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歷史課堂的參與性呢?從當前的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情況入手,旨在針對歷史課堂中學生參與度不高的一些具體原因,探究出提高學生參與到課堂中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歷史教學;課堂參與性;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一、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情況分析
1.“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盛行
由于長期受到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觀念的影響,當今的歷史課堂教學中依然嚴重存在著“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上,部分教師不注重課堂教學方式的拓展,依然采取對照課本主講的老方法,或交代事件、人物、過程,或交代歷史發(fā)展的演變。至于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中,則布置一些枯燥的題目讓學生進行思考和回答。殊不知這種毫無生機與活力的應試教育方法,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節(jié)奏,甚至難以滿足學生對知識苛求的欲望了。隨著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盛行,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學生的主體性漸漸喪失,無法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更不能身臨其境地去感受歷史。
2.新課程標準要求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性
新課改實施背景下,新的課程標準對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對歷史課堂教學而言也是一種新的挑戰(zhàn)。它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再以知識灌輸的方法來展開教學了,而是應該通過開展更多的課堂活動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實踐的能力。比如,教師可以根據新課標歷史實驗教材中的“動腦筋”欄目、自由閱讀卡等內容來設置一些課堂活動,安排活動與探究課程,激發(fā)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二、提高學生積極參與歷史課堂的有效措施
1.拓展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原本略顯枯燥的歷史課堂變得妙趣橫生、生機蓬勃。而那些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不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激發(fā)學生參與歷史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從以往的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那么,在具體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拓展教學方法呢?首先,教師要注重歷史課堂題目的創(chuàng)設,以生動的課堂活動為切入點引發(fā)學生對某一重要歷史事件的關注。比如,在講解七年級下冊《中外的交往和沖突》這一堂課的時候,教師應該先提取出“鄭和下西洋”是該課的重點,然后通過幾個小活動來引導學生對這一事件的認識?;顒右唬喝绻闶且幻麑в?,要帶領大家進行一次以“了解鄭和下西洋”為主題的旅游,你該如何介紹鄭和下西洋的概況以及經過的具體路線。活動二:如果你要去探訪鄭和走過的足跡,你能給出一張簡單的路程圖嗎?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對事件的理解和認識能夠在活動中一氣呵成,毫無乏味感,同時也能拉近歷史與現(xiàn)實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在組織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時可以采取競賽法來展開。針對初中生好勝心理較強且喜歡追求成就感的特點,運用快速問答、小組競賽的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的欲望。
2.挖掘教材資源,安排探究性活動課程
新課改歷史教材相比以往的傳統(tǒng)教材而言,顯得更為新穎實用,更加強調學生自主動手和創(chuàng)新實踐的能力。比如,七年級上冊第5課的活動與探究題是這樣的:它要求學生“用橡皮泥或膠泥,模仿商周青銅器做一件器物”;還有七年級下冊中的某一個活動與探究題,向學生提出了辦歷史小畫報的要求,“選一首你喜歡的宋詞,配上一幅山水式景物畫,或幾位同學合作為辦一期介紹宋詞的小畫報”。類似于這樣生動活潑的歷史教材內容都深受學生歡迎,也非常迎合中學生愛動手、愛探究的心理特征。因此,歷史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多發(fā)掘一些新穎獨特的教材資源,然后通過開展探究性活動課程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歷史課堂上不再只是聽和講,還可以真正動手做自己喜歡的小玩意兒。
3.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
歷史課程作為一門人文學科,無論是在教學內容方面還是教學方法上都應該體現(xiàn)一定的人文關懷。教師作為歷史課堂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在引導學生進入歷史知識的海洋中時,應該保持一顆平和慈愛的心,時常用鼓勵性的言語去激勵學生,學會為學生的點滴進步喝彩加油。尤其是對一些“學困生”要給予更多的幫助與關愛,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時要照顧到“學困生”的能力范圍,通過提一些淺顯易懂的問題讓他們回答,從而給他們提供更多受表揚的機會。
另外,教師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能以“戴有色眼鏡”的方式來隨意評判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方面的能力。比如,有些學困生在歷史課堂上可能常常表現(xiàn)得心不在焉,甚至故意調皮搗蛋以尋開心。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主動地去接近、關心、愛護他們,并且注意觀察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然后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和肯定,讓他們真正意識到自己優(yōu)秀的一面和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肖堅.初中歷史興趣教學探析[J].教育評論,2001(1).
[2]蔡友靈.如何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版,2007(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