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萍
摘要: 在幼兒園開展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一方面有助于培養(yǎng)兒童的數學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兒童的數學學習能力,為今后學習更高水平的數學知識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因為,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所以,在幼兒園階段開展數學教學活動,還有利于兒童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促進兒童的全面發(fā)展。下面本文針對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展開探究活動。
關鍵詞: 幼兒園;數學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1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360-01
幼兒園階段,雖然兒童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的發(fā)展尚且處于初步階段,并且兒童的學習精力和能力也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因為幼兒園的學習是兒童的啟蒙階段,并且對兒童的性格的塑造,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等等方面,均起著今后的任何一個發(fā)展階段所無法比擬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幼兒園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對兒童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起著關鍵作用。
1.幼兒園數學教學的目的
幼兒園是兒童學習的啟蒙階段,也是學齡前兒童與小學教育對接的關鍵時刻,因此,在幼兒園開展數學教學活動一方面是為了培養(yǎng)兒童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是為了讓兒童能夠在教師"寓教于樂"的教學活動中能夠有所收獲,增加對客觀世界的感知和認識,并且培養(yǎng)兒童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了解客觀世界中存在的數學知識,感受數學樂趣。通過幼兒園的數學教學啟蒙,讓兒童能夠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增加學生的感知力、學習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兒童的整體發(fā)展,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1]。
2.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現狀
2.1 教師沒有根據兒童的需求設計教學方案。教學方案的設計對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兒童的數學學習效果起著關鍵作用,因此,教師教學方案的設計都需要根據兒童的實際需求和教師的教學經驗,才能設計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滿足素質教育的需要。但是,因為部分教師片面的聽從所謂教學專家的意見,教學方案的設計更多的依照課本,甚至有些直接采取參考書籍的方案,缺乏教師自身的教學經驗,并且,沒有根據幼兒園兒童的實際需求,從而導致數學教學脫離實際,無法滿足兒童的數學發(fā)展需要。
2.2 數學教學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隨著幼兒園適齡兒童的增加,幼兒園的大范圍擴建,導致專業(yè)的幼兒園教師的缺口更大,同樣,還帶來了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上的問題。因為,需要大范圍的招聘幼兒園教師,所以,往往會導致教師的質量下降,從而進一步導致幼兒園的數學教學活動質量下降[2]。又因為教師缺乏專業(yè)的兒童教學知識,再加上家長以及學校方面所帶來的教學壓力,往往會使教師的數學教學內容與兒童的實際學習和吸收能力產生一定的偏差,缺乏創(chuàng)新,無法滿足兒童的好奇心理,開拓兒童的眼界。再加上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缺乏活力,只是純粹的講解數學知識,忽略了兒童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感官的重要性,從而導致兒童的學習興趣下降,課堂注意力降低,進一步導致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下降。
3.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只有教師在教學方案的設計中能夠更加注重兒童的主體的地位,并根據兒童的興趣需要,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同時,結合教師自身的教學經驗,才能設計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再輔助趣味性的教學手段,才能使幼兒園的數學教學更加科學、有效。
3.1 準確把握數學教學目標。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只有明確教學目標,并且做到以兒童為主體,才能使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教師開始數學的教學活動時,需要準確把握數學教學中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的教學目標,并且有針對性的開展有趣味的教學活動,讓各個年齡層次的兒童的感官、認知等都得到科學有效的發(fā)展。例如,在教學《十以內的分解組成》時,根據兒童的能力水平,小班和中班的兒童的學習能力還較低,因此,小班中班的兒童就只需要掌握減法加法就可以。而大班的兒童的學習能力等各方面的發(fā)展已經較為成熟,因此,便可以加大難度,讓大班的兒童學習乘法中較為簡單的部分。
3.2 設計趣味性教學內容并融入實際生活。幼兒園階段的兒童年齡都比較低,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較少,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采用趣味性較強的教學方法,并且把教學的內容融入到實際生活當中,這樣不但讓兒童更容易接受數學教學活動,而且有助于讓兒童養(yǎng)成在生活中學習的習慣,增加兒童對數學知識的感性認識。例如教師在教學加減法時,可以將學生逐步的引入到實際生活中,"媽媽今天買了五個蘋果,兩個梨,三個香蕉,爸爸吃了一個蘋果,你吃了一個香蕉,那現在還剩下多少水果呢?"這樣將數學問題引入到實際生活,讓兒童感受到生活處處有數學的同時,還能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
3.3 注重教學方法的趣味性。幼兒園階段兒童的玩耍時間往往多于學習時間,因此,為了讓兒童能夠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就需要教師設計出趣味性的教學方法,讓兒童在教學游戲中學習,這樣既滿足兒童的玩耍需求,又能夠有效的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從而加深兒童對數學知識的印象與認知。例如,在教學《認識時鐘》時,就可以讓兒童圍成一個圈,然后根據時間來分布兒童的站立的地點,然后當教師喊到幾點的時候,讓兒童去尋找教師所說時間的站立點,尋找錯誤的兒童應需退出游戲,正確的兒童繼續(xù)進行游戲,老師根據兒童的游戲進展狀況逐步增加游戲的難度。
結語:幼兒園的數學教學活動對幼兒園的兒童不僅起著數學啟蒙的作用,還是幼兒園和小學過渡的橋梁。同時,幼兒園數學教學科學有效的開展,對兒童今后數學知識能力的進一步提高也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在幼兒園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一切以兒童為主體,并采取趣味的教學手段,開展內涵更加豐富的數學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兒童的數學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 吳嵐.讓評價更精彩——關于數學教學活動評價的思考[J].幼兒教育.2012(10).11-12
[2] 包燕芳.新課程背景下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活動的實踐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1(0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