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國學教育也成了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當繼承并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增強學生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該重視國學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和運用。
【關鍵詞】高中語文;國學教育;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高中語文國學教育的內涵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指出:“學習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庇纱丝芍?,這里的傳統(tǒng)文化與國學教育密不可分。國學教育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多種資源,采用多種方式誦讀中華古代文化經典作品,通過誦讀學習古代經典,理解、內化其思想內涵與情感,吸取其中豐富的人文精神,以此來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教育。
二、高一語文國學教育的現(xiàn)狀與必要性
高一是上承初中,下接高考的重要階段,因此這個階段的國學教育就尤為重要。然而現(xiàn)在剛剛結束中考的學生,有明顯的功利傾向。雖然最近的北京高考越來越重視傳統(tǒng)文化,但是學生越來越學會“走捷徑”,例如不去讀書而是籠統(tǒng)的閱讀全文簡介,參加各種課外班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讀書的時間少得可憐,在語文課上即使遇到國學經典篇章,也常常因為教師的肢解和課時的要求不能夠痛快淋漓的揣摩品味??傊F(xiàn)階段的高一國學教育現(xiàn)狀,只能發(fā)出“一聲嘆息?!?/p>
在高一語文教學中,國學的學習是打開語文學習的一把金鑰匙。在高一階段開展國學教育,不僅可以促進語文積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更能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陶冶學生的情操,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使學生安身立命。因此,我們不能以狹隘的功利主義來看待事物,更應該看到其隱含的深層的無用之大用的價值。
三、高一語文國學教育的主要內容
高一階段涉及《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必修1—3冊,這三冊書有很多國學方面的內容,充分體現(xiàn)出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具體內容見下表。
國學經典教育篇目
必修一 第二單元《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鴻門宴》 梳理探究
《優(yōu)美的漢字》《奇妙的對聯(lián)》 名著導讀
《論語》
必修二 第二單元《詩經·氓》《詩經·采薇》《離騷(節(jié)選)》《孔雀東南飛》《涉江采芙蓉》《短歌行》《歸園田居》 第三單元《蘭亭集序》《赤壁賦》《游褒禪山記》 梳理探究
《成語:中華文化的縮微景觀》《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
必修三 第一單元《林黛玉進賈府》
第二單元《蜀道難》《杜甫詩三首》《琵琶行(并序)》《李商隱詩三首》 第三單元《寡人之于國也》《勸學》《過秦論》《師說》 梳理探究
《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 名著導讀
《紅樓夢》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教材中涉及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豐富的古代文體:從《詩經》《離騷》為代表的先秦文學,再到唐宋時期的散文,包羅了文學史中的經典篇目。另外還有《左傳》《史記》中的古代記敘文,還有《勸學》這樣的經典議論文??芍^包羅萬象,集合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經典篇目。
(2)強調傳統(tǒng)文化:梳理探究中的漢字、對聯(lián)、成語、姓氏等內容,可謂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學習這些內容,對于學生了解傳統(tǒng)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3)經典書籍的閱讀:通過閱讀《論語》《紅樓夢》,學生可以了解到儒家“仁義禮智信”的傳統(tǒng)價值觀,以及紅樓夢這部經典小說對于典型人物的塑造和背后承載的文化內涵。
四、高一語文國學教育的途徑
經過在高一年級的教學實踐,我總結了在高一階段開展國學教育的一些有效途徑:
(一)多種形式的經典誦讀
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而且“誦讀”自古以來就是備受推崇的讀書和教學的方法。誦讀方式有多種,例如吟誦、朗誦、記誦等。在教學過程中,我會選擇與文章相適合的音樂,烘托氣氛,渲染情境,吸引學生入境,使學生在誦讀中體味經典的內在意蘊。同時,我還鼓勵學生唱誦經典詩文,例如唱誦《蜀道難》,不僅有利于記憶,還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進而還有學生自己編曲唱誦《錦瑟》。這些誦讀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文言語感,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閱讀國學經典
閱讀經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一這一學年,主要帶領學生閱讀了《紅樓夢》前30回和《論語》前五章,另外還輔以《古文觀止》經典篇目的延伸性閱讀,開闊學生的視野。對于現(xiàn)在的學生而言,閱讀《紅樓夢》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因此,我采取了多種方式促進閱讀,除了觀看電視劇以外,還在課堂、作業(yè)中不時地滲透。另外,還指導學生制作讀書卡,讓學生記錄自己每天閱讀經典的收獲,同時制作經典閱讀積分卡,利用自評、師評、家長評價以及積分獎勵來督促和激勵學生每日閱讀。當然,最能激勵學生的就是考試,結合海淀區(qū)的“名著閱讀”活動,將《紅樓夢》《論語》名著閱讀加入到重要的期中期末考試中去,試題涉及名著中的諸多細節(jié),占考試中1/10的分值。這些舉措,都促進了學生的閱讀。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
在高一年級教學活動中,我采用了多種形式來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將現(xiàn)代流行歌曲和經典影視作品加入古典詩詞的教學中,上學期,我?guī)ьI同學們觀看了87版《紅樓夢》中的經典片段。在講授古代議論文單元,我會抽出課前五分鐘的時間,開展“小辯論”。每逢二十四節(jié)氣或者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tǒng)節(jié)日,會有專門的學生給大家作匯報。針對“漢字之美”和“姓氏源流”等探究活動,會讓每位學生繪制精美的小報,在年級中進行展覽。針對“成語”和“對聯(lián)”,會專門開辟出一課時的時間,開展成語接龍、對對子、講故事等活動。
作者簡介:由秋月,女 ,1991年生,山東臨清人,北航實驗學校,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