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國喬
摘 要:數學教學除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與方法外,還應該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并讓學生動手實踐,從中獲得知識。高中數學教學要求教師積極營造學生樂學愛學的氛圍,充分發(fā)揮非智力因素對教學活動的積極影響,調動一切有利因素,讓學生愛上數學,輕松地學習數學。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習興趣;學習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8-0168-16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120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人力求探索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傾向。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成功的先導。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教師在課改理念下必須解決的問題。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問題結合自己在實踐教學中的經驗談幾點體會。
一、鼓勵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自信心是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體現,是高中生學好數學的基本動力,是高中生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證。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孩子學習愿望的源泉,就是在于緊張的學習和體會實踐取得勝利的歡樂?!泵總€學生都有取得勝利的激情和愿望,期望能在學習中取得進步,獲得成功。中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抓住學生這種心理傾向,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和策略使學生不斷地取得學習中的勝利果實,從而對數學產生積極穩(wěn)妥的情感和愉悅的心情。因此,我在教學中曾經做過問卷調查,如果長時間的在學習中不能取得任何成果,學生就會產生自卑心理,厭學情緒,懶惰情緒,依賴心理,破罐破摔等消極的學習心理。因此,我們應該在教學過程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立不同的問題,讓他們感到自己也有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哪怕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
二、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源于思,思源于疑?!痹O疑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是產生求知欲望和興趣的源泉。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利用設疑來鼓勵和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點燃其智慧的火花,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例如,在數列教學中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有很多相似的性質,我們在教學中首先應該認真講述等差數列的定義,性質,公式等問題,讓學生體會數列的內涵,掌握其精髓。在接下來的等比數列的教學中適當地進行設疑,讓學生自己發(fā)現相似的性質和結論,掌握兩種數列的聯(lián)系,使學生產生探究問題的心理,提高自己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從思想上意識到自己還有很多的潛力有待發(fā)現,有待提高,從內心中產生了學習的興趣。
三、結合實際生活學習數學,激發(fā)學習興趣
數學來源于生活,而生活中又處處充滿數學。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人們對數學早就產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脫離了實際。新課標下,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有助于創(chuàng)設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和有效調動學生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學生是帶著自己已有的知識背景、活動經驗和理解能力進入學習活動的。教師在教學中,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構建中學數學的原型,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師應該善于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走進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感覺到數學,接觸到數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實踐表明:學生除了對新奇的,沒有見過,不了解的事物感興趣外,對和他們的生活體驗反差較大的東西也特別感興趣。因此,數學教學應盡量還原生活,并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將教學活動盡量融入到真實的生活中去,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強烈愿望,將教學的目的要求轉化為學生的內在需要。這樣利用學生生活實際和教材之間的反差,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四、小組結合體驗成功,激發(fā)學習熱情
小組合作學習是合作學習的一種方式,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發(fā)現優(yōu)缺點,相互幫助,相互合作,既加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又讓學生之間形成互幫互助,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小組學習有利于進行課堂內的交互,首先把班級劃分為小組為單位的學習集體,并且確定組長和記錄員,共同完成教師教給的任務,以達到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小組合作的實施可以通過組內競爭和組內互助來實現。由于學習小組都是組內交流,組間交流也是更好地完成教學的有力手段。小組之間產生相互比、相互趕的局面,以達到班級優(yōu)良的學風。
五、提高教學手段的高效性
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蓬勃發(fā)展的教育事業(yè),讓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繼續(xù)沿用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是否會影響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其答案必然是會。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在目前的教學中存在著嚴重的效率不高的弊端。因此,對于在一線教學的教師而言,如何改變課堂教學學生激情不高,課堂教學氣氛不佳的局面,是我們在平時教學中應該思考并要盡快解決的問題。而首要解決的是提高教學手段的高效性。
要真正做到提高教學手段的高效性,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明確教學目標。教師必須明確一堂課,一道題到底能夠教給學生什么東西,這堂課,這道題的真正中心在哪。
第二:創(chuàng)設新穎課堂。這里的“新穎”分兩個方面。首先是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 —— 師授生學,新穎課堂提倡平等的師生關系。不僅僅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課,更要讓廣大的學生參與其中,一同探討,一同研究。在一種平等和諧、自由開放的氛圍中,學生能夠吸收到更多的知識并增強獨立思考,獨立分析,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新穎課堂鼓勵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為典型代表的現代教學手段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體計算機在教育教學中日益顯示出強大功能。多媒體運用在教學中,更有利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能有效活躍課堂氣氛,營造生動形象,活躍有趣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更加樂學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