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紅
摘 要: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書面表達,也就是“寫”。“寫”就是要求學生運用學到的知識,把自己平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通過書面形式表達出來。作文訓練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這種現(xiàn)狀不僅使得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力不從心,更是慢慢耗盡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于是教師厭教,學生厭學,抵觸情緒漫延。針對以上情況,作者結合教學實踐提出在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閱讀 寫作 結合
葉圣陶先生說過:“必須注重傾吐他們的積蓄?!钡怯械膶W生光注重“積蓄”,不注重“傾吐”,所以缺乏表達能力,即使有東西也“吐”不出來。
在作文訓練中,首先,需要一個結合點,能夠觸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其次,需要一個范本,或者一份可供借鑒的材料,使學生有章可循。再者,需要一個素材庫,不要求包羅萬象,卻要求與學生一定階段的學習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能夠迅速地學以致用。于是,語文教材就成了不可多得的訓練材料,因為教材中的課文一般文質兼美,在用詞、造句、布局、謀篇、文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典范性,而且課文的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有利于學生學到相關的作文知識。課文不僅是極好的教學內容,也是非常好的習作范本,它能讓課文教學與作文教學水乳交融,實現(xiàn)學與寫的完美結合,為學生展現(xiàn)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在實踐中,作者逐漸認識到,要架起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橋梁,以片段訓練的形式,聚片段訓練之沙,造作文質量之塔。
一、仿寫
模仿是人類的天性。人從嬰幼兒時期開始,就是通過不斷地模仿周圍的人和事物的行為、聲音認識自然,學會人類的言行和思維,逐漸將自己融入繽紛的自然和紛繁的人類社會中。語文學習也是如此,仿寫是讀寫結合的最佳形式,是學生學習寫作的最基本方法,也是學生提高寫作技能行之有效的途徑。在近年的中考中已把讀寫結合作為考查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和運用能力的重要題型。學生在讀懂原文,感悟到原文的優(yōu)美之處的基礎上,對其優(yōu)美之處進行仿寫,有利于學生學到一些表達技巧,提高寫作能力。語句方面,可以是句子結構的仿寫,整、散句式的仿寫,修辭手法的仿寫;語段方面,可以是語段結構的仿寫,表達方式的仿寫;就全文來看,可以仿寫范文的立意選材,可以仿寫范文的謀篇布局,還可以仿寫范文的表現(xiàn)手法。
1.仿句子,鍛煉學生運用語言的基本功
句子是課文的基本構件,是課文主題的基本載體,是閱讀教學的著力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捕捉課文中用詞準確、刻畫生動、描繪形象的句子,比喻恰當?shù)木渥?,比擬形象的句子,排比手法運用恰如其分的句子,關聯(lián)詞使用得當?shù)木渥拥龋笇W生及時加以揣摩、仿造,引導學生從仿寫中發(fā)現(xiàn)和掌握各種句子的詞語搭配關系以及句式的特點,鍛煉學生運用語言的基本功。
例如,在講授《春》這一課時,可以要求學生用“春天像……春天像……春天像……”這一句式練習仿寫,在寫之前,與學生一起討論,春天的特點除了“新”“美”“壯”之外還有什么,學生列舉了“暖”“艷”“希望”等,他們還寫出了許多生動有趣的句子。如一位學生這樣寫道:
春天像一位畫家,用畫筆描繪著繽紛的色彩。
春天像一個花園,芳香四溢。
春天像一條小溪,叮叮咚咚,喚醒沉睡的萬物。
2.仿段落,提高學生構段的能力
從段落的仿寫中讓學生積累能應用于人物肖像、心理、動作、對話及自然環(huán)境等方面描寫的詞語,進一步夯實學生的語言基本功;從段落的仿寫中讓學生學會寫景,并盡量使自己的描寫情景交融。
例如,仍是在講授《春》這一課時,可以針對春花圖、春雨圖等讓學生仿寫,仿寫秋天的葉子、雨、風等,讓學生利用周末進行觀察,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寫出了很多形象的片段,可貴的是,學生能從不同的方面寫出事物的特點,有形有聲,有色有味。如一位學生這樣仿寫:
秋風是秋天的使者,趕走了夏天的炎熱,送來了秋的清爽。秋風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不小心打翻了調色盤,將世界渲染成金黃色。她歡樂地奔跑著,不時帶上幾片落葉與她一起舞蹈。她悄悄地、輕柔地將果實的芳香鋪滿大地。在土地上,在田野中,她用她那獨特的歌聲與人們分享收獲的喜悅與快樂。
3.仿思路,增強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
例如,在講授《濟南的冬天》中薄雪覆蓋下的山時,既讓學生領會寫景的順序及層次,使他們感受到層次愈多,山愈發(fā)美,又讓他們學會運用文中擬人句及表達情感的詞語像“最妙的是……””看吧……”來更好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有學生仿寫如下:
最妙的是秋天的小山,看吧,山腳下,一大片的金色、紅色浮現(xiàn)眼前。小山仿佛已經脫下了舊衣,換上了橙紅色的新衣裳。半山腰上,樹木筆直地站立著,樹尖帶著點紅色,葉子在風的吹拂下,在空中飛舞著,像兩只飛舞的蝴蝶,不時翻兩個跟頭,再轉兩圈,伴隨著鳥兒的歌聲舞蹈。望著這美麗的景色,我不知不覺走到了山頂。地上鋪滿了落葉,仿佛是剛剛玩累了的孩子正躺在地上,閉目養(yǎng)神。接著又是一陣涼爽的秋風叫醒了睡著的葉子,將它們拉到空中,一起歌唱,一起舞蹈。
秋季的早晨,憑欄而望,風光無限。
天是藍的。藍得沒有一絲雜質。白云與大雁一起,躲到了遙遠的南方,天空成了一塊巨大的藍寶石,放眼望去,不見盡頭,唯見碧藍。
樹是綠的。初秋,綠葉尚還占據(jù)著樹梢,大片大片的綠色中點綴著火紅與金黃,有一種別樣的美,如大師筆下一幅信手拈來的畫作,反比夏天樹葉那種單調而嚴肅的綠好看多了。
水是清的。秋天,池塘里的魚都不見了,往日污濁的水質也隨之改變。在窗臺上俯瞰下去,能清楚地看見池底灰色的石頭。一片落葉在空中跳著華爾茲降落,浮在水面上,像一艘孤零零的小船,安靜地漂著,任水流帶動著它前行,在水面上不知疲倦地來回擺渡著。一陣稍大的風吹過,小船翻了,沉了,它在水中伸了個懶腰,便伏在池底的石頭上安然入睡了。
4.仿技法,增強學生的表現(xiàn)技巧,更好地布局謀篇
例如,在講授《我的老師》一課時,作家選取了七件事寫老師的難忘,其中兩件詳寫,五件略寫,表現(xiàn)了師愛生、生愛師的主題。教學時作者著重強調這一點,讓學生深刻地領悟:作文選材要有詳略。仿寫不僅可以體現(xiàn)在課文學習中,還可以把仿寫用到考試中。在一次考試中,有一題是閱讀文章《父親的手》,題目要求是:作者對父親的手觀察得細致入微,請你觀察自己的親人,抓住一個特征,仿照第三段寫一段話。學生的仿寫逼真形象:
我媽媽的眼睛能說話。她工作的時候,雙眼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腦顯示屏,好像要把文件印在腦海里;我考了100分時,能清楚地看見她眼睛里欣慰的笑容;她批評我時,雙眼中仿佛射出銳利的光芒,令犯錯的我不敢與其對視。我媽媽的眼睛是她心靈的窗戶,訴說著她心里的話。
二、續(xù)寫
續(xù)寫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給材料作文,就是根據(jù)所提供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提示,從已有的條件出發(fā),去推想故事發(fā)展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展開充分的想象,構思適當?shù)那楣?jié),緊扣所供材料,寫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續(xù)寫訓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對于續(xù)寫方式,一種方式是根據(jù)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情節(jié)接著寫下去,這是一種讀寫結合的續(xù)寫方式,往往要求寫出一篇有所發(fā)展、情節(jié)不同的新故事來,新故事與原來的故事情節(jié)有一定的聯(lián)系,新故事的中心思想可以是原來的,也可以是新的。另一種方式是給出文章開頭續(xù)寫情節(jié)或續(xù)寫文章結尾,這類續(xù)寫,要求理解原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展開想象,對原文內容進行補充,力求使所續(xù)寫的文章與原文保持一致。
續(xù)寫的寫作要求:
(1)在讀懂原文的基礎上,以原文的結局為起點,寫出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變化。
(2)展開充分的想象與聯(lián)想,做到合情合理、真實生動。
(3)續(xù)寫文章要在主要人物的思想行為、性格特點、語言特點和風格上與原文保持一致,續(xù)寫部分的主題必須是健康的、有意義的。
續(xù)寫的方法和步驟:
(1)一般先確定中心,根據(jù)中心想象故事情節(jié),接著就可以動筆寫了。
(2)展開想象,合理推測情節(jié)發(fā)展,就是對原文中沒有寫出的情節(jié)展開合理的推想,打開思路,多角度地去想象,想象出幾種情況,幾種結果,從中加以選擇。
(3)續(xù)寫要注意前后照應,防止自相矛盾。特別是給出開頭的續(xù)寫,必須要與上文緊密聯(lián)系,使上下文融為一體。
最后,特別強調的是,續(xù)寫要結合過去的生活經驗,進行推測、想象,也就是要靠學生平時寫作的基本功。續(xù)寫可以開發(fā)我們的想象力,開拓作文的思路,鍛煉選材、組材和文字表達的能力。
續(xù)寫首先在讀。讀是基礎,續(xù)是立體。續(xù)寫的優(yōu)劣與否很大程度取決于讀的深度,所以一定要細心認真地讀。
讀有三要點:辨文體、明中心、看思路。讀后是寫,寫的關鍵是要與提供的材料文體一致、中心一致、思路一致、對象一致。
續(xù)寫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而想象貴在合理,這個“理”就是生活的邏輯性。
三、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進行仿寫訓練時,應選準范文的仿寫點,注意到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注意讀寫結合上的作文滲透,這樣才能使學生吸收前人的經驗并化為己有,促使知識的遷移,從而更好地促進閱讀,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huán)。寫作要有計劃性。首先,要有個訓練步驟,比如初一階段以寫人記事為主。寫親人,寫老師,寫同學,記不同場合發(fā)生的事等。其次,要加強落實工作,使“練習”做到實處。“練習”結合日記,取長補短。作文片斷練習畢竟有內容、形式上的限制,多少束縛了學生的自由發(fā)揮,而寫日記時則內容、體裁不限,任思緒自由翱翔,彌補了“練習”的不足。
總之,只要方法科學,勤于練習,閱讀和寫作相得益彰,閱讀和寫作能力就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