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平
【摘要】著名作家托爾斯泰曾說過:“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有無責任心,將決定一個人生活、家庭、工作、學習的成功與失敗?!睂πW生而言,責任心強,不僅學習自覺努力,勤于思考,作業(yè)認真,而且更有行為自覺意識,更樂于接受和承擔任務,并自覺努力完成任務。
【關(guān)鍵詞】校本研究 學生責任心 體驗責任感 培養(yǎng)責任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268-01
自從我們學校開展了“校本小課題”研究以來,我們高年組老師梳理出了很多教育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并展開了研究。今天我匯報的就是我們組研究的問題之一。
著名作家托爾斯泰曾說過:“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有無責任心,將決定一個人生活、家庭、工作、學習的成功與失敗?!睂πW生而言,責任心強,不僅學習自覺努力,勤于思考,作業(yè)認真,而且更有行為自覺意識,更樂于接受和承擔任務,并自覺努力完成任務。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訴我,如果一個班級的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較強的責任感,那這個班級一定是個勤奮好學、團結(jié)協(xié)作、珍惜集體榮譽的優(yōu)秀班集體,反之,則會變成一盤散沙,很難形成良好的班風。當前孩子生活在獨生子女家庭中,普遍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對他人、集體、對社會的責任意識,他們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責任感不強的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就是使學生對自己,他人,集體,社會,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墒窃谖覀兊娜粘I詈蛯W習中,卻發(fā)現(xiàn)了許多令人深思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一;
教室門口散落了一堆垃圾,旁邊還躺著一把掃帚。第一個學生進門時愣了一下,隨即跨了過去。第二個學生看了一眼,也隨之走了進去。學生相繼走進教室,有的是踩著垃圾進門,有的則繞道走后門,有些人干脆跳了過去。查衛(wèi)生的來了,立即扣分并要求打掃干凈。可學生還是面面相覷,就是沒人動手。真所謂油瓶子倒了都沒有人扶,班主任走進教室,無奈之下,親自拿起了掃帚。
現(xiàn)象二:
甲同學向已借書,并說好過十天歸還。時間到了,已討要圖書時,甲卻說書丟了
現(xiàn)象三:
午飯時間到了,老師讓兩名同學去抬飯桶,兩人輕聲地嘀咕著:“為什么要我們?nèi)ィ咳噙@么多人呢,又不是只有我們倆吃飯。
這種種現(xiàn)象,表面上看起來是學生懶惰,不守信用。實際上就是學生責任心的缺失,這讓我們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感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因此,我們高年組把培養(yǎng)小學生責任心及良好習慣作為研究的內(nèi)容
根據(jù)我們每一位班主任的親身經(jīng)歷,經(jīng)過我們小組成員的反復研討,我們粗淺地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
第一,教育小學生自己做事自己當。
學生做錯了事,責任是他自己的,改正錯誤,接受批評乃至懲罰也理應是他自己。應教育學生自己承擔責任,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教育他們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老師提出的要求,上課用的東西,要自己記?。簧险n要自己管住自己,記住作業(yè),自覺完成。要讓他們懂得這些生活學習、行為上的事,是他們自己的事,是他們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應該完全由自己來承擔。而且第一次沒有達到要求,一定不能心軟,這絕不是苛刻,只有這樣在學生心中才會打下烙印。就打掃衛(wèi)生而言,有的學生表現(xiàn)為要做,但做的時候就是馬馬虎虎,掃過的地方,像沒掃過。一些學生更是掃完地,掃把一扔,就一邊玩去了,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決不讓其他同學來幫忙,我們要做的就是找責任人,把你沒干好的地方重做一次,直至干好。
雖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我們決不能因為事小就忽視,就縱容學生不負責的行為。如果讓這樣的孩子長期這樣下去,不僅會讓他更不負責,同時還會影響其他學生,所以我們一定要教育學生自己的事自己負責。
第二、讓學生在班級管理中體驗責任感。
責任心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實際活動中鍛煉出來的。如果老師把對班干部的責任感推廣給全班同學,那么全班同學的責任意識都能得到提高。平時我們就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機會,讓更多的同學參與班級管理,廣泛地聘任班干部。我們也根據(jù)學生的興趣、特長和要求,給每個學生安排一兩項為集體服務的固定工作,讓他們在班級管理中負一定的責任。一般情況下,小干部比普通學生有責任心,這是因為老師給予了他責任與信任。我們在班內(nèi)設(shè)立了各種各樣的崗位,如早讀長、每排排長、紅領(lǐng)巾佩戴檢查長、燈長、桌長等,把班內(nèi)大小而瑣碎的工作分配到個人,使每個人都是官,都是班內(nèi)的小主人,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鍛煉和展示的機會,體驗為集體服務的快樂與責任,學會自主管理。這樣,全班沒有“閑人”和“客人”。這不但使每個同學在管理中受到教育,得到鍛煉,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關(guān)心集體,勤于為集體做好事的責任心。
第三、用榜樣來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感。
在這一點我們采用兩種方法:
1、教師榜樣。教師是學生天生的榜樣。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在小學階段,如果班主任帶一個班級有兩年,那么這個班的學生談話的語氣、辦事的風格在很多方面與班主任有類似之處。為此,作為教師更應該嚴于律己,用自己的人格特征,用自己的言行來影響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2、尋找身邊的好人好事。孩子的許多行為是通過觀察模仿而來的。因此,老師應大力表揚本班盡職盡責做好班工作的班干部和好學生。對他們工作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給予高度評價,讓他們在班中樹立好的榜樣。要求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自己的任務盡量自己去完成,這就是責任。
第四、充分利用課堂的重要渠道培養(yǎng)責任感。
課堂教育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 “做好每一件平凡事”是我努力的方向,我們要求學生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參加好每一次活動,上好每一節(jié)課,回答好每一個問題,做好每一次作業(yè),訂正好每一道錯題,說好每一句話,甚至寫好每一個字。大力倡導學生凡事都要做到專心踏實、認真仔細。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正是學生責任心的表現(xiàn)。
我們學校的領(lǐng)導和老師,本著為學生的成長著想,選擇學生樂于接受的方法,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質(zhì),學校相繼開展了一系列活動,為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每周一的升旗活動,聆聽國歌,唱響國歌,學生在國旗下的發(fā)言,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感和道德情感。課間操、眼睛保健操的不間斷執(zhí)行,一方面強健了學生的體魄,另一方面強化了持之以恒的品質(zhì)。我們的學生在文明禮貌、衛(wèi)生行為、生活行為、道德行為、學習行為等方面的習慣得到改善。我們的學生見到老師主動問好,得到幫助主動說“謝謝”,無意傷害了別人會主動說“對不起”,主動幫助周圍有困難的人,與周圍人和睦相處。課間活動文明有序,樓道內(nèi)不大聲喧嘩,不追逐打鬧。我們的學生講究個人衛(wèi)生,穿戴整潔。他們主動做值日,將自己分管的衛(wèi)生區(qū)打掃得干干凈凈。見到地上的紙屑主動撿起。
總之,責任心是學生做人之本,是學生立足社會之本。而學生責任心的培養(yǎng)又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我們要將責任感的培養(yǎng)滲透在教育教學中,教會學生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他人負責、對集體負責,不能隨便推卸責任,從而使學生確立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高度的責任感,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讓我們的學生持著責任心這張門票,跨進成功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