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平
摘 要:高考給學生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語文的最終測評也是以成績分高低。課堂上再也沒有以前的朗朗書聲,取代的是學生們的奮筆疾書,越來越多的學生喪失了朗讀的能力。缺少朗讀,讓學生喪失語感,害怕演講。
關(guān)鍵詞:朗讀;教育;生活
“朗讀并背誦全文”,學生們一定不陌生,這幾個字幾乎充斥了所有人的學生時代。從小學語文課本到高中語文課本,基本上每篇課文后面都有這幾個字,但是多數(shù)學生都只會背誦而不會朗讀。在這個課業(yè)壓力重的時代,是不是該讓朗讀回歸教育,回歸生活呢?
一、讓朗讀回歸教育
面臨高考的高三學生,每天都把頭埋在題海里,沒有了青春的朝氣,升學的壓力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而在課堂上大聲朗讀可以消散學生心中的煩悶,讓學生在繁重的課業(yè)負擔中得以緩解。語文的學習在于積累,基礎(chǔ)知識的積累、古詩詞的積累、文言文的積累、優(yōu)秀作文的積累、閱讀的積累。實際上這種問題都能通過大聲的朗讀獲得長足的進步。文言文需要通過朗讀來積累語感,優(yōu)秀的作文需要通過朗讀來積累寫作的感覺,包括復(fù)習資料上的“多音多義字”“易混形聲字”“易讀錯的成語”都可以通過大聲朗讀進行辨析。
二、讓朗讀回歸生活
現(xiàn)在的學生整天都在學校里,每天都有寫不完的作業(yè)。許多學生不擅長溝通,不會交流,甚至不敢大聲說話。朗讀恰好可以鍛煉這些學生的交際能力、溝通能力。只有多說話,才能敢說話;敢說話,才能會說話。打個比方,許多學生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是新學期典禮時,代表學生發(fā)言的優(yōu)秀學生。可是對于有些學生來說這件事卻像噩夢一樣。因為他們不敢當那么多人的面大聲說話,也從來沒有當著那么多人的面說過話,總害怕自己說錯話。家長跟老師也從來沒有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朗讀這件事在老師、家長甚至學生的主觀意識里就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情,這才導致現(xiàn)在的學生會寫不會說。
在這個計算機與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達的時代,不論是成人還是學生,都沒有太多機會朗讀,朗讀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了。有太多太多的人,因為常年對著電腦,不和別人溝通造成語言功能的退化。趁著我們還年輕,希望大家都能抓住一切朗讀的機會,大聲朗讀出來,讓朗讀真正回歸生活。
總之,在這個課業(yè)負擔重的時代,朗讀可以給學生枯燥的學習增添一些生機;我們要將朗讀一直進行下去,讓朗讀回歸教育,回歸生活。
參考文獻:
鮑進軍.淺談范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才智,2008(18).
編輯 杜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