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摘 要: 新課程明確要求學生九年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可見課外閱讀作為提高學生寫作技巧,增長學生課外常識的手段已經受到新課程的重視也逐漸成為新時期的要求。教師有責任讓學生愛上閱讀,也有義務讓學生知道閱讀的重要,并引導他們在閱讀的同時享受閱讀,品味閱讀。有人說“自主閱讀就是開拓精神空間”。那么,自主閱讀是什么呢?僅僅課堂上學習的課文肯定不能滿足這方面的需要,要開闊視野、汲取知識,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讓他們從“要我讀”變成“我要讀”。
關鍵詞: 課外閱讀 閱讀能力 提高方法
在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課外閱讀多的孩子,不論是課上還是課下對很多問題、很多事物都能侃侃而談,甚至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對待同一問題老師提問時,往往喜歡閱讀的孩子能立即反應過來,而且觀點、視角都非常獨到。課外閱讀帶給孩子的不僅是一個聰明的大腦,更能為孩子開啟一扇心靈的窗戶,讓他們的精神不斷在閱讀中升華,讓他們的思維在閱讀中變得更加敏捷。自主閱讀的好處不言而喻,但是讓孩子們從被動閱讀到愛上閱讀是一個相當艱難而又漫長的過程,但是只要我們給了孩子一個課外閱讀的支點提高他們的興趣,那么我相信這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一、給孩子一個課外閱讀的支點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里說:“你要學會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科學書刊的興趣。要做到這一點,你在講解大綱規(guī)定的新教材時,就應當用大綱以外的知識的火花來照亮某些問題。教師在講課時,好像只是微微打開一個通往一望無際的科學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東西有意地留下來不講。學生有了到浩瀚的知識海洋中去游泳的前景激勵著他,這也就激發(fā)閱讀的興趣了?!遍喿x能力的強弱與獲取知識的強弱、增長見識速度的快慢、自學能力的強弱等都有重要關系,因此我們要:
(一)開展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和班級的資源,組織學生經常閱讀書籍;還可以在班級成立讀書角,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們用自己現(xiàn)有的資源和大家共享,建立讀書交流機制鼓勵那些貢獻讀書資源的學生。例如某一同學貢獻出一本書就可以換讀更多本書。正如蕭伯納所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各有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就造一個世界了。利用這種方式不僅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強化他們的團隊意識和集體責任感,營造讀書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整個班級活起來。
(二)教師向學生推薦好的書籍,引導學生正確選擇書籍閱讀。
1.選擇和推薦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理解能力的書籍
有的小學生不論什么書,拿到手里就看。由于受語文基礎知識和生活閱歷等方面的限制,有的書籍他們閱讀起來會很吃力,如果不對他們選擇書籍閱讀加以正確引導,則很有可能會使他們對課外閱讀失去興趣,我相信沒有人會喜歡總讀一些自己怎么也讀不懂的書籍。老師很有必要對學生閱讀的書籍加以引導指正。對于年齡稍大些的中年級的學生,隨著他們閱讀和理解能力的逐步提高,要引導他們擴大閱讀面,可根據(jù)他們的興趣愛好,介紹有關書籍,這樣才更能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
2.立足課內推薦相關書籍
課內閱讀是課外閱讀的基礎,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必須立足課內。我們可以通過課內的一篇課文聯(lián)系到同類的文章或者是所學課文的作者寫的其他文章。我們也可以介紹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讀物。這種方式既能豐富教材內容,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鞏固課堂教學效果,又能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激發(fā)閱讀興趣。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就能養(yǎng)成獨立閱讀的習慣,為課外閱讀打下良好基礎,并使他們漸漸喜歡上課外閱讀。
(三)幫助孩子們掌握適合自身的讀書方法。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閱讀同一篇文章,有的人喜歡精讀,有的人喜歡略讀,但是他們都能從中提取到自己想要的精華,這就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提醒他們何時可以精讀何時可以略讀,根據(jù)他們的特點建立符合自身的讀書方法。我認為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看書的習慣是一個很好的讀書方法?!昂糜浶圆蝗鐮€筆頭”讀書時準備一個筆記本,發(fā)現(xiàn)有優(yōu)美的詞句,感興趣的東西,就把它摘抄下來,回頭再加以整理,日積月累慢慢的就是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
二、以自身為榜樣在學習生活中感染學生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期善者而從之?!比说囊簧褪且粋€不斷學習進步的過程,老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要不斷更新知識,提高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說:“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起對書的酷愛,是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庇纱丝磥恚挥薪處煴救藧酆瞄喿x,才能當好學生的領路人,才有資格引導學生進入自我閱讀的世界,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影響。老師對閱讀有濃厚的興趣會感染學生自主閱讀。“欲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先要有一桶水”,新課標要求教師不只要有一桶水,還應該是一股泉水。教師只有多讀書,不斷充實自己,補充知識儲備,才能更好地教學生,適應學生渴求知識的需要。
三、創(chuàng)造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
(一)任何人都喜歡受到表揚和鼓勵,當學生的課外閱讀有一點點進步時,我們要毫不吝嗇地給予表揚與肯定。積極的評價,能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極大增強。
(二)開展長期的閱讀活動并定期總結課外閱讀成果。小學生還沒有很強的自控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時刻把握學生的動向,發(fā)現(xiàn)有下滑趨勢立即給予指正提醒。讀書重在勤,堅持是關鍵。養(yǎng)成愛讀書樂讀書的習慣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為了讓他們堅持,老師應該定期總結孩子們的閱讀成果,時刻督促提醒他們讀書的習慣不能丟。廣讀博采,只要適合我們的就拿來讀一讀,遇到自己喜歡的內容可以多讀幾遍,喜歡的一本書還可以反復讀,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每天給自己的閱讀制訂一個計劃,如“晨起一分鐘”、“睡前五分鐘”等,堅持每天閱讀。
在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我們要善于和他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我相信,有付出就有回報,用自己全部的熱情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自主課外閱讀的好習慣,定能在書中找到要找的一切。相信你會愛上閱讀,一切盡在閱讀中。
參考文獻:
[1]陸靈芝.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
[2]方曉玲.激發(fā)興趣教方法 創(chuàng)設情境提效率[J].甘肅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