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軍麗
(棗陽市第二實驗小學,湖北 棗陽 441200)
?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如何體現(xiàn)“三高效”
葉軍麗
(棗陽市第二實驗小學,湖北 棗陽 441200)
摘 要:新課改要求改變過去課堂教學中師生一問一答的被動局面,改變死記硬背的機械式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合作交流、獲取新知的能力。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以實現(xiàn)“教的高效性”、“學的高效性”、“評價的高效性”。
關鍵詞:課堂教學 高效性 教學觀 自主學習 教學評價
葉瀾教授在《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中強調:“課堂教學應被看做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jīng)歷,使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對于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活的最基本構成部分,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前及今后的多方面發(fā)展和成長;對于教師而言,課堂教學是其職業(yè)生活最基本的構成部分,它的質量,直接影響教師對職業(yè)的感受、態(tài)度和專業(yè)水平的發(fā)展、生命價值的體現(xiàn)?!庇纱丝梢娬n堂教學的重要性。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至關重要,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英語習慣、奠定學生英語基礎的黃金階段,打牢初中學生英語基礎,有利于學生以后英語素質的提高。所謂有效課堂教學,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有所進步。高效課堂教學是建產(chǎn)在有效教學基礎之上的,力爭以最短的課堂時間達到最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使師生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高的效率。
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學主要體現(xiàn)在三方面:教師教的高效性、學生學的高效性、教學評價的高效性。
葉瀾教授在《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中論述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觀的根本缺陷:“總之,把豐富復雜、變動不居的課堂教學過程簡括為特殊的認識運動,把它從整體的生命活動中抽象、隔離出來,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觀的最根本缺陷。”
就英語學科而言,傳統(tǒng)課堂教學觀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陳舊,一些教師把教學的目標定位為學生考試合格,會背單詞,能夠記住語法等,課堂教學中更多采取“語法翻譯法”的教學模式,對新課標的理解把握不到位,采取“滿堂灌”模式,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必須改變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構建新的課堂教學觀。
首先,教師要更新觀念,使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活”起來。
高效課堂教學并不是教學內容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難”越好,而是要在了解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和特點的基礎上,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重點。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依據(jù)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把握好課堂教學的最佳時機,合理調整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精講精練,講練結合,達到課堂結構的最優(yōu)化,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果的最佳化。
因此,英語教師必須深入理解高效課堂教學的深刻內涵,充分吃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理念,認真參悟單元目標,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認真?zhèn)湔n,科學籌劃,及時更新教學內容,靈活變換教學方法,使學生準確把握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及時掌握所學內容。
其次,教師要充滿激情,使課堂氣氛、學生情緒“活”起來。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苯óa(chǎn)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高效教學的起點。在教學中,學生喜歡老師,對其所教課程學得也就相對認真,故教師要關注學生與英語課程的情感聯(lián)系。教師在教學中還要全心投入,融入課堂教學情境。
如果教師善于捕捉學生的變化,以飽滿的激情面對學生,以細膩的心思觀察學生,全身心融入課堂,帶給學生的一定是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那么,課堂教學就能“活”起來,課堂教學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初中生的年齡一般介于十一二歲到十四五歲之間,是兒童向青年期過渡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伴隨自我評價能力的發(fā)展開始產(chǎn)生強烈的獨產(chǎn)意識,他們一反過去事事都依附教師和家長的心態(tài),開始謀求自己的獨產(chǎn)地位,要求與成人建產(chǎn)一種新型關系,希望老師和家長理解、尊重自己。但是,許多學生在家里還離不開父母的督促,在學校離不開教師的管理,自己自主學習的能力有限,缺乏學習動機,抵擋不住體育運動、電視、網(wǎng)絡、游戲機等一些活動的誘惑。
那么就英語學科而言,如何培養(yǎng)初中生英語的自主學習能力呢?
1.學校應為初中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
為了培養(yǎng)初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良好的英語自主學習環(huán)境自然不可少,學校方面必須盡一切力量為初中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自主學習環(huán)境,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產(chǎn)平等的師生關系。新課標要求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努力嘗試。教師要創(chuàng)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
2.教師應引導初中生自主強化聽說讀寫能力
自主學習即學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覺、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它強調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側重于教師的啟迪與引導。聽說讀寫是人類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活動的主要形式,也是人們認識事物、獲取知識、發(fā)展智力、交流情感的主要途徑。教師應引導初中生自主強化聽說讀寫的能力。引導學生多聽,以聽為基礎,通過朗讀和背誦積累,同時加強對話練習,建產(chǎn)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成為課堂的主人。
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級成部分。英語課程的評價應根據(jù)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實施對教學全過程和結果的有效監(jiān)控。通過評價,使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產(chǎn)自信,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提出的評價建議
首先,注重評價對學生發(fā)展的作用。
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發(fā)展。通過評價,對學生過去和現(xiàn)在的狀態(tài)進行了解,分析學生存在的優(yōu)勢與不足,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F(xiàn)代英語教學提倡以多元的評價方式、靈活的評價標準,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與特長,使學生樹產(chǎn)自信。
其次,注意評價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以往的評價方法多限于紙筆測驗,這種評價方法雖然簡單,但不能準確客觀地描述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生的變化和取得的進步。現(xiàn)代英語教學提出評價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譬如可以用情景表演、作品收集等質性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
2.初中英語教學評價應遵循的原則
初中英語教學評價應遵循過程性和全面性原則。
學生的發(fā)展是一個過程,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同樣需要經(jīng)歷一個過程。對學生的評價要堅持過程性原則。在英語教學中,學生不僅需要終結性的結果評價,更期盼著教師給他們的學習做出及時的評價。因此,教師應把評價的“重心”由關注結果轉向關注過程,通過全程性的評價來促進學生興趣、愛好、個性等個性品質的形成與發(fā)展。
全面性原則就是要求在評價學生時,多視角、多層次、多渠道收集信息,達到全面公正客觀評價學生,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目的。學生應該學習和掌握的英語基礎知識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功能和話題五個方面的內容,這五個方面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評價學生時,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偏廢,缺少任何一方面的學習都會影響學生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
總之,教師要理性地對待課堂教學,要用新的課程理念武裝頭腦,追求每一次課堂教學的魅力,使學生、使自己“活”起來,使課堂洋溢著生命的活力。同時,在教學實踐中要堅持不懈地探索、創(chuàng)新、歸納總結,不斷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一定能夠打造出高效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教育研究,1997(09).
[2]卜亞萍.淺談高效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2).
[3]施建萍.如何創(chuàng)新初中英語教學設計思路.新課程·中學,2012(03).
[4]王一芹.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8)總第194期.
[5]王忠莉.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江蘇教師,2011 (9).
[6]陳宇杰.初中英語教學評價研究.西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5.
[7]何振鋒.初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