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
【摘要】分析幾種學習方式,就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如何促進學生主動地地學習,引導學生探究學習等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多元化 學習 合作 探究性 自主
【中圖分類號】G633.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160-01
新課程改革提出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科學素養(yǎng)、倡導探究性學習的理念。在這樣的要求下,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逐漸走進課堂,取代過去教師為中心的“一言堂”式的課堂。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如何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問題。
本文結(jié)合教學實踐,談談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和自主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
一、合作學習
1.適用范圍
合作學習方式適宜于較為復雜或較高層次的認知學習任務,或者是學生個人難以獨立解決的學習任務。
學生之間互相提問、作答,相當于自我啟發(fā)式提問,層層深入,最終在合作中掃除疑問,展示了團體合作的智慧,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對有差異的眾多學生的不足, 實現(xiàn)了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效果。
2.實效性評價
將合作學習等同于小組討論,流于形式。實驗課中秩序很亂,但是經(jīng)過檢驗會發(fā)現(xiàn)學生對這部分的知識掌握情況比純理論課堂理想。
可見,合作學習應該注重實效,而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要依據(jù)是否具備了合作的因素來判斷,包括:是否具有合作意識,是否掌握合作的技能(善于傾聽、述說、交流、分工與協(xié)作等),是否產(chǎn)生合作效能(異質(zhì)學生相互促進、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另外,應用合作學習時還必須關注的是:指導學生處理好合作學習和獨立思考的關系。
二、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是通過類似科學家的探究方法或途徑,來獲得或體驗知識結(jié)論的學習方式。
1.探究學習的積極意義
浙教版科學教材中包含很多探究任務,探究性學習方式的積極方面,主要表現(xiàn)在:
(1)通過探究過程,使學生獲得或體驗知識結(jié)論,比被動接受型的學習方式更為直觀,能夠加快知識內(nèi)化。
(2)探究的過程是科學研究方法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一種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邏輯嚴密性,與提高科學素養(yǎng)、倡導研究性學習的理念緊密契合。
2.探究性學習的策略
(1)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
引起學生探究興趣的方法有很多,實驗引發(fā)問題情境,如簡單易操作的奧斯特實驗;利用學生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引入情景,如“你知道家里的電路怎么分布嗎?” 當學生的認知和實驗發(fā)生矛盾的時候,往往是激發(fā)探究欲望的最佳時機。
在八年級下冊《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一節(jié)中,教師提問:“斷了的磁體還有沒有兩極?”學生都異口同聲說沒有,這時候教師馬上用另一磁條去接觸斷開的一截磁體兩端,發(fā)現(xiàn)一端相斥、一端相吸。與學生原來的猜測發(fā)生了矛盾,引起了學生的認真觀察和思考,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熱情。急不可待地想要自己動手研究相關問題,整個過程學生既專注又投入,思維、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2)選擇有意義的探究內(nèi)容
探究學習是一種受學習內(nèi)容、學習條件制約的學習方式,不能普遍適用于任何學習內(nèi)容。實際應用中,力求避免那些“假探究行為”,包括探究一些毫無價值的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完成探究
只有獨立完成探究過程,學生才能獲得到完整的體驗,從中獲取知識。因此,教師應該以學習者的身份參與探究,而不是急于公布答案或者發(fā)表見解。從旁引導時,應該采用啟發(fā)式提問,給予學生充分的探究時間,避免學生思維還沒有展開就被要求回答問題。
(4)安排合理的評價機制
競爭機制必不可少,運用得好將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但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不宜引入,而應該將競爭機制放在探究任務完成之后,以避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受功利性的影響,還未深入思考問題就搶答,關注勝敗輸贏多于問題本身,失去探究的意義。
三、自主學習
新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讓學生學習方式發(fā)生實質(zhì)性的變化,特別強調(diào)和提倡自主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處于指導的地位的教育理念,能夠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他們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意識。
本人在倡導自主學習的嘗試中,遭遇不少障礙,并將反思體會總結(jié)如下。
1.正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做到因材施教,分類指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有不同的經(jīng)歷,重視個體的發(fā)展。
2.打造學生之間的交流平臺。自主學習后自然會產(chǎn)生交流的需要和愿望,教師應該及時提供這樣的條件,并且以學習者、分享者的身份參與其中。
3.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體驗。不論結(jié)果如何,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享受,樂趣,是一種愉快的身心的體驗。從而強化自主探索的意識。
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亮點之一,事實上這也成為了當前課程改革的重點。但實際上,新學習方式與以往的學習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是對以往的學習方式的完善與補充,絕對不是完全取代或者否定??偠灾?,在教學中,只有敢于實踐,恰當、充分地運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科學素養(yǎng)、倡導研究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