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修軍
【內容摘要】閱讀是語文課堂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每一位語文可能都有自己的理解。筆者將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從課前準備和課堂組織兩個方面談談對閱讀課堂建設的認識。
【關鍵詞】閱讀課堂 ?教學準備 ?教學組織
閱讀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是使學生從閱讀中吸收知識,掌握讀書的方法,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還可以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但由于種種原因,現(xiàn)在的閱讀教學還沒形成一個合理而有效的系統(tǒng)。面對紛繁復雜的閱讀教學,不僅學生無處著手,就連教師有時也難找準突破口。作為一名教學一線的語文老師對此有著很深的感受,接下來我將就這一問題來說說我的認識。
什么是課堂?皮連生教授認為:“課堂是現(xiàn)代教學實施的形式和場所”,“課堂由三大因素構成:老師、學生、課堂情境”。課堂是學校中最為平常,最為普通,最為細小的細胞,是學校教育的基本組織形式,是現(xiàn)代教學的組織單元。上好一節(jié)課,應從分析、研究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策略等要素入手,因此我將閱讀教學課堂分為課前準備、課堂教學的實施以及閱讀教學課堂評價三個因素。
首先是課前準備。
這里所說的“課前準備”并不完全指上課前的準備。圖式理論(指圍繞某一個主題組織起來的知識的表征和貯存方式為基礎的理論。)告訴我們,讀者的知識背景是閱讀的重要因素。新知識的感悟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的,這就意味著閱讀感悟取決于讀者背景知識積淀的豐厚程度。中學閱讀的范圍非常廣泛,古今中外,經史子哲,社會百科,自然萬物等等,幾乎無所不包,無不涉及。當我們在講解此類閱讀之前,必須有與之相關的知識積累,而不是臨時去查找資料。教學生如何閱讀,自己必須大量地去閱讀,即所謂“與人一瓢,自己須有一缸”。只有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會從容不迫,以廣博的知識去吸引學生走進閱讀。以上所說的教師廣泛閱讀是廣義上的“課前準備”,而明確教學目標則是狹義上的“課前準備”。語文教師都知道,閱讀教學的范圍太廣,內容太多。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可能將所有的題型,題目都涉及到,這是不現(xiàn)實,也是不可能的,當然我們也不能依靠“題海戰(zhàn)術”,這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效率低下。所以明確教學目標,即本節(jié)課教學任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那么一個準確的教學目標是如何制定的呢?首先要依據《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課程目標》,其次是由教學主體——學生所決定的。在《現(xiàn)代教學設計》一書中,皮連生教授指出教學目標是指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由課時或由若干課時構成的教學課題的目標,它是預期的學生學習結果。很顯然,學生的知識需求才是制定教學目標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我曾在班級做過一項調查,對于“閱讀”,學生覺得最難的是什么,希望老師能提供哪些幫助。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有意識把學生的需求寫進我的教學目標,這樣既做到了有的放矢,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事半功倍,何樂不為?
其次是閱讀課堂的組織。
一般人認為:教學,一只粉筆,一塊黑板,三尺講臺而已。教師臺上講,學生臺下聽,并由此而衍生出了“填鴨式”、“滿堂灌”,以及后來的“滿堂練”、“滿堂問”等教學方式方法,但這些都背離了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皫熣?,授業(yè)傳道解惑也。”教學的目的是“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更不是教師個人表演的舞臺。顯然,這種以教師“講”為中心的教學,使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是不利于學生的潛能開發(fā)和身心發(fā)展的。葉圣陶先生說的好,教學“最要緊的是看學生,而不是看老師講”?!敖虒W大綱”也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fā)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閱讀教學課堂更需要自由,合作的氛圍。學生渴望“自由”,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所遇到的問題,當然有時候可能會偏離教學目標,那就需要適當?shù)囊龑В皇谴直┐驍?。鼓勵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溝通,合作探究。在實際操作中“言之成理”要比“標準答案”更適合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對于“閱讀”,學生不缺乏“頭腦”,而是缺乏打開“頭腦”的鑰匙,如果我們總是瞻前顧后,患得患失,那么學生有可能永遠也找不到這把鑰匙。當然,放開并不意味著放任自流,否則教師的存在就顯得毫無意義了。教師要努力完善自己,因為我們面對的將是自主并且極富挑戰(zhàn)性的課堂,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精通學科知識,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其次,教師要通過語言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更快,更自然地融入這一情境中,而更為重要的作用在于對學生的表現(xiàn)作精彩而恰當?shù)脑u價。
閱讀教學課堂是一個動態(tài)的概念,它會隨著老師,學生,教學環(huán)境的變化而改變,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我們堅持正確的教育方針,把“要求”落到實處,總能找到一條通往羅馬的大路。以上淺薄的認識權當拋磚引玉,懇請同仁不吝賜教,以便讓這課堂越來越亮,越來越寬!
【參考文獻】
[1] 皮連生.《現(xiàn)代教學設計》,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2] 王云、李志河.《現(xiàn)代教育技術》,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
(作者單位:安徽省當涂縣江心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