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彩鳳
(內(nèi)蒙古準旗世紀中學)
?
淺談教學設計
馮彩鳳
(內(nèi)蒙古準旗世紀中學)
摘要:教學設計是以學習教學理論和傳播理論為基礎而使教學設計更科學、更有效。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分析環(huán)境、分析資源、分析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案,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有意義的學習。
關鍵詞:教學設計;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過程
人們常說教師一個人便決定了教學一切,那么教師一定要做對的事情,做對的事情就要有正確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以學習教學理論和傳播理論為基礎而使教學設計更科學更有效。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分析環(huán)境,分析資源,分析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案,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有意義的學習。具體教學設計該如何進行,下面分別從課時教學理念設計、課時教學目標設計和課時教學過程設計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首先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是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yǎng)人為主體的,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人文素養(yǎng)為重點,并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目的。所設計的教學要貼近生活,貼近社會,并且注意與其他學科的整合。要把轉(zhuǎn)變學習方式放在重要位置,既要重視學習結果也要重視學習過程,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探究,從而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讓學生樂于學習。作為教科學課程的教師,首先要做到培養(yǎng)人,這是教師的職責,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這樣的目的應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滲透,就需要恰當?shù)慕虒W設計,教學過程中多結合生活中的實例,會讓學生覺得有用,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習過程,從而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學會學習。
課時教學目標設計很重要,是進行教學的起點和歸宿,具有導向性,引導著整堂課的教學。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時有以下幾條原則,即一致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層次性原則、具體性原則和難度適中性原則。一致性原則是指教學目標要與課程目標相一致,也就是將課程目標中的內(nèi)容標準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轉(zhuǎn)化提升后設計教學目標。整體性原則即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完整性,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整性。層次性原則又分為縱向和橫向,縱向是指對于同一個知識點在不同的學習階段要求是不一樣的,教師在進行設計時要明確這一知識點是分幾個階段講完,每個階段的要求是什么,此時這一階段所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從而讓知識逐步深化,逐步科學化;橫向是同一知識點的要求,指針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那么這一知識點所相對應的教學目標也應是分層次的,從而達到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發(fā)展的要求。具體性原則是在進行教學目標描述時所用的動詞,不應是認知性的動詞,而應是指向具體行為的動詞,這樣才能便于測量教學目標是否達到。而難度適中性原則就是指所設計的教學目標既不要太容易,也不要太難,要符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教學內(nèi)容不等于教材內(nèi)容,不是教教材,要依據(jù)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nèi)容,并且要了解學生,知道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具體包括運用事實情境、借助于一定的藝術情境、學生的經(jīng)驗情境、故事情境、問題情境、實驗情境和科學史實情境。當然課堂是預設的,也是生成的,但是好的預設應是基于留有生成空間的預設,但也不能盲目的生成,關鍵是要把握好度,既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又豐富了課堂,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課堂上出現(xiàn)的突發(fā)情況,教師要想辦法引導到既定的教學目標上,不能偏離主題,任意生成課堂。沒有預設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生成,而沒有生成的預設又往往是無效的預設??傊?,在教學的過程中盡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認知沖突,產(chǎn)生有意義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設計是為了更好地幫助教師達成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而歸根結底是為學習者提供更有效的學習策略,再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方案,使學習者產(chǎn)生更有意義的學習。
參考文獻:
鮑嶸.教學設計理性及其限制[J].教育評論,1998(03).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