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凌云(浙江省臨安市昌南初級中學)
?
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進行有效指導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對《奇思妙想——曬曬我們的問題》一課教學的反思
許凌云
(浙江省臨安市昌南初級中學)
摘要:通過反思執(zhí)教《奇思妙想,曬曬我們的問題》的過程發(fā)現(xiàn),應設計與制定教師指導方案,建立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指導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或指導常規(guī),并且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指導的有效性。努力啟發(fā)關注周圍事物,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發(fā)展。
關鍵詞:教師指導;有效性;研究性學習;生成性
在本人設計并執(zhí)教的《奇思妙想——曬曬我們的問題》這節(jié)課,本人依據(jù)《指導綱要(7-9年級)》,精心設計學習目的,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依據(jù)教學對象的已有知識和綜合實踐活動能力素養(yǎng),對活動課內(nèi)容和教學策略方法進行整合,設計具有梯度、富于思考性的一系列活動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在現(xiàn)有的思考角度基礎上,努力啟發(fā)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學會關注自己周圍的各種事物,從而更加熱愛生活、享受生活。本人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通過互動活躍課堂氣氛,較好地達到了活動目標。
然而,從教師指導是否有效的角度審視,這節(jié)課在某些方面也留下一些遺憾和需要進一步商榷的問題,引發(fā)了本人關于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有效指導的相關思考。
(一)對“限時速寫1到300的阿拉伯數(shù)字”活動環(huán)節(jié)的思考
本人這節(jié)課的導入設計,是以“限時速寫1到300的阿拉伯數(shù)字”活動的方式引入。設計意圖是,通過中國南方科技大學2012年自主招生考試的這個較為簡單的題目,來引起學生對簡答問題的深入思考——為什么我們不能在限定時間的要求下,在順利的、沒有涂改的情況下,較好地完成自己的書寫,從而引出自己在生活中的疑惑,能曬出自己的第一個問題。
《指導綱要(7-9年級)》指出:與其他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更強調(diào)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它重視與學生周圍事物或社會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要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而這些問題既可以來源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可以來源于科學技術,以及社會時事熱點的關注。對于同一個問題或主題,不同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能力水平,選擇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范圍。隨著初中生年齡的增長,在教學指導中,既要有趣味性,也要逐漸重視社會性。
(二)通過分析本課的教學設計,需要澄清的幾個基本認識
1.教師有效指導的目的是什么
在實施過程中,指導教師的基本職責就是指導、引導、組織、管理與評價學生活動。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一方面,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和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強教師指導的有效性。這是防止綜合實踐活動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
對于七年級初中生而言,曬曬自己的問題很容易變成一次毫無目的的“座談會”。他們剛剛從小學步入初中,由于身份、角色的轉變,他們一時難以走出小學生的那份活潑、積極、主動的情緒,上課時很容易調(diào)動他們參與的熱情。但是,教師如果沒有在教學活動中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指導,他們會曬出很多我們難以想象的問題。比如,“人會長生不老嗎?”“我為什么會長成這個樣子?”“世界上有鬼怪嗎?”“我們?yōu)槭裁茨芸匆娨恍┎煌瑢こ5淖匀滑F(xiàn)象?”等等。這些問題確實是他們?nèi)粘I钪斜容^關心的問題,但是,對于我們后續(xù)的研究性學習而言,這些是不可能成為我們學習研究的課題的。
另外,他們一半是兒童,一半是青年,他們對新知識有著強烈的欲望,他們開始步入青春期,隨著“成人”意識的增加,教師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與其他類型課程的目標相比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更強調(diào)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維度的目標,引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實現(xiàn)課程的發(fā)展價值。
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通過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lián)系、學校與社會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在積極參與實踐的過程中獲得積極體驗和豐富經(jīng)驗,提高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nèi)在聯(lián)系的整體認識,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但是,如果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沒有進行有效指導,很可能會讓這研究性學習的第一步成為“走過場”,而不能開展下一步的研究學習,或者讓學生感覺到這節(jié)課上完之后,沒有學到任何東西或沒有任何收獲,只是花了45分鐘純粹地玩了一下。
2.教師有效指導的策略是什么
教師的有效指導策略的建立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設計與制訂教師指導方案,增強教師指導的計劃性
教師指導方案包括學期指導方案、學生活動主題的具體指導方案。指導教師在要求學生制訂活動主題實施方案的同時,應針對學生活動主題的展開過程及其需要,設計教師指導方案。教師指導方案應包括:學生活動主題的具體目標、學生活動過程與具體方法的指導、學生活動主題必要的資料與工具準備、學生活動評價策略等。制訂教師指導方案,有利于教師明確指導任務,落實具體的指導行為。
因此,本人設計了如下指導方案:
奇思妙想——曬曬我們的問題
一、學習目標
1.了解選題的重要性
2.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關注周圍事物的意識
重難點:
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二、學習過程
1.導入
先請學生完成一個小活動“限時速寫1到300的數(shù)字”。
設計意圖:希望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小事發(fā)現(xiàn)問題。
2.出示活動主題《奇思妙想——曬曬我們的問題》
3.通過學生觀看視頻《浙大隱身衣》,讓學生自由提問。
4.讓學生思考自己還有其他哪些方面的疑惑
5.幻燈片展示“問題”的來源之處
6.小組合作
比比哪個小組提出的問題最多、最精。
7.展示成果,各小組派代表對自己組內(nèi)最關心的問題進行闡述,并投票選出優(yōu)勝小組
8.再次進行小組討論,展示成果,并說明理由
(2)建立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指導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或指導常規(guī)
要初步建立起教師指導行為的基本規(guī)范?;顒訙蕚潆A段的教師指導應包括提出問題、形成活動主題的指導,制訂活動方案的指導,必要的活動資料與活動工具準備的指導等;活動實施階段的教師指導主要包括進入活動情境的指導、方法論的指導、搜集與處理資料的指導等;活動總結與交流階段的教師指導主要包括活動結果總結的指導、活動過程總結的指導、活動體驗總結的指導、表達與交流的指導等。建立教師指導行為的基本規(guī)范和指導行為常規(guī),有助于增強教師指導的有效性。
因此,本人在活動準備階段,首先通過課外時間接觸、了解學生,包括他們平時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和回家后的生活情況。從中了解到,作為住宿制的七年級學生,他們有著很多的共同問題,但是也有著因為性別差異而產(chǎn)生的不同問題。比如,共同話題有:“同樣的努力與付出,為什么我的學習成績總是徘徊在現(xiàn)在這個水平,而別人卻有較大的進步?”“我們的校服為什么總是這么傳統(tǒng)而沒有什么新意?”“學校食堂的飯菜總是不能做得和家里一樣好吃?”等。差異性的問題則是男生主要關心體育活動方面,他們曬出的問題如:“科特迪瓦為什么在點球大戰(zhàn)中憾負贊比亞,屈居亞軍?”相對而言,女生關心的主要是社會熱點新聞。她們曬出的問題有:“李××的最終審判結果是什么?”“楊×與劉×會在今年結婚嗎?”
其次,本次活動是研究性學習的第一步,對于活動工具而言,本人提供給學生水彩筆、8K白紙(用于小組的成果展示)。
當然,針對活動的主題,本人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搜集與處理信息,為活動的實施奠定必要的認知基礎,提供充分的準備。
3.教師有效指導的預期目標是什么
因為本次活動主要任務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出問題,明確學習活動主題、項目或課題,從而為以后的組建活動小組、制訂活動方案打下基礎。所以,預期目標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而想要達到這個預期目標,就要通過教師的有效指導,在活動過程中能提出一個或多個,以便進行下一步研究的問題。
如果沒有教師的有效指導,學生提出的問題則是不適合進行下一步研究的。比如,在沒有進行教師有效地指導,學生提出的問題有:“為什么情人節(jié)多發(fā)火災?”“中國最早的宮殿是二里頭宮殿嗎?”而通過教師的有效指導,他們就能找到合適的問題,如,“柳溪江中為什么很多魚死亡了?”“為什么校園內(nèi)綽號多,不堪忍受?”等。當然,問題的研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實際活動的展開而隨時進行調(diào)整或修正的。這樣才真正體現(xiàn)了研究性學習的最大特點——生成性。
“宇宙中有外星人嗎?”“豬籠草吃昆蟲是為了補充營養(yǎng)還是作為零食來消磨時間?”以問題進行本次實踐活動,其課程內(nèi)容應來源于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圍繞問題提出并確定活動的具體內(nèi)容。而學生的問題主要從學校生活背景、學生的家庭生活背景或社區(qū)生活背景中提出,也可以從學習過程中提出。這些問題往往涉及自然方面的問題、社會方面的問題、學生自身方面的問題以及文化方面的問題,也可能涉及全球背景下的問題。
為了體現(xiàn)綜合實踐活動的個性化特點,本人沒有按照《初中綜合實踐活動手冊》的步驟來進行活動的開展,而是在借鑒別人的教學案例和其他學科的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對實踐活動進行了一定的改造。在第二次磨課時候,本人曾引入一個2013年10月的熱點新聞《浙大隱身衣》。但在實際操作中,視頻內(nèi)容偏向于說教性,從而導致了學生很少能提出問題,反而變成解決問題的探討。所以,后來在磨課時,選擇的視頻還是關于2013年10月的熱點新聞《浙大隱身衣》,但去除了哪些明確的解釋性內(nèi)容,留下了“浙大隱身衣”效果的簡介。這樣使學生能在得知結果的情況下,提出了類似“為什么浙大隱身衣可以隱身”的問題。這只是一個啟發(fā)學生尋找問題來源的一種手段。但是,從這個過程中,本人意識到,教師的有效指導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領域,圍繞他們熱衷的問題來設計和組織綜合實踐活動的內(nèi)容主題。
學生的生活領域有如下這些:(1)人與自然的關系領域。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是七年級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常涉及的問題。初中綜合實踐活動可圍繞人與自然關系問題展開活動主題,如水資源研究、植被研究、環(huán)境保護等。各學校結合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狀況,引導學生自主地從自然中提出他們感興趣的問題,通過考察、實驗等多種活動,走進并探究自然,獲得豐富的體驗。(2)人與社會的關系領域。要增進學生的社會認識和社會實踐能力,需要引導學生走入社會,接觸社會,通過學生自主地從生活中提出關于人與社會問題的活動主題,在參觀、訪問、考察等活動中了解、探究社會現(xiàn)象和社會問題,體會自己與社會、與他人的關系,養(yǎng)成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
因為七年級學生總是對任何事情都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在磨課的時候,有學生提出了“宇宙中有外星人嗎”與“豬籠草吃昆蟲是為了補充營養(yǎng)還是作為零食來消磨時間”的問題。其實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起始步驟,他們能提出問題已經(jīng)是很不錯了,但是因為教師的指導不一樣,就導致了這樣兩個問題的對比。在學生曬出問題“宇宙中有外星人嗎”的時候,本人沒有指導到位。當時是先讓學生隨便提出任何問題的,缺少了對問題的梳理,也缺少學生小組討論時的熱情參與。這樣,學生就只是純粹地提出了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宇宙中有外星人嗎?”在后來的磨課中,本人意識到,教師也要真正融入學生,對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能多關注一下或者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則可以多追問一下,甚至讓學生自己進行一定的背景闡述。這樣,學生就能在簡單的事件中發(fā)現(xiàn)問題、曬出問題。如此就得到這個“豬籠草吃昆蟲是為了補充營養(yǎng)還是作為零食來消磨時間”問題。
綜上所述,教師指導的實際操作中要多參與學生的探討,如果不能給他們以合適的引導,就要投入更多的關注和真誠的傾聽。這樣更加有助于自己的指導的有效性。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的有效指導是較為復雜的,教師的有效指導效果也不會一蹴而就。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實踐活動中,要多閱讀相關的理論著作,要多從各個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指導方法,甚至可以涉獵或借鑒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自己指導的有效性,幫助學生在提高現(xiàn)有思考角度的基礎上,努力啟發(fā)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學會關注自己周圍的各種事物,從而更加熱愛生活、享受生活。最終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發(fā)展。
雖然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本人有意識地融入學生,對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能多關注一下或者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也多追問探究,甚至讓學生自己進行一定的背景闡述。努力啟發(fā)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學會關注自己周圍的各種事物。但是,總感覺學生提出的問題還是較為膚淺,沒有從事物的現(xiàn)象深入到本質中。這樣就為以后課題的研究帶來操作上的不便或者說是確定不了合適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焦小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教師問題研究:以長春市部分初級中學為個案[D].長春師范學院,2011-05.
[2]鮮望清.綜合實踐活動幾個誤區(qū)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教育研究與實踐,2004(Z1).
·編輯韓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