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小花
【摘要】英語本身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特別是英語中的對話教學,都是從生活中提取各種元素并加以整理后形成的,且都能在生活中尋找的更多類似案例,為此我們在引導學生課文對話時,可以在生活中尋找案例,讓生活充斥著英語課堂,使初中英語課堂變得不那么抽象。
【關鍵詞】生活案例 初中英語 對話教學
一、在生活中理解句子內(nèi)容
熟悉英語對話的人們知道,英語對話看似句子簡單,但語句中有很多語句是難以理解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些學生對于某些詞語和詞組的掌握不夠熟料,有些同學對英語語態(tài)的掌握缺乏靈活應用等,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師可以在講授一些難以理解的句子時,在生活中尋找一些具體的案例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這樣可以保證學生更好的去理解對話內(nèi)容。
比如在講授對話“My pleasure”一文時(牛津譯林版八年級下unit 3),當教師講到“just click on the‘Touricon and itll start.”一句話時,很多同學會感到這句話非常難以理解,首先他們對“Tour icon”這一詞感到非常陌生,其次對click on 這個詞組也不是太熟悉,導致學生在理解這段對話時比較費勁,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一句話,教師可以直接將生活中使用計算機尋找旅游路線的方法展示給大家,教師:“大家看下投影儀,我打開了一個網(wǎng)上旅游的網(wǎng)站,誰可以幫我們演示一下網(wǎng)上尋找旅游路線的方法?”學生上臺后找到了網(wǎng)頁中的一個我要旅游的按鈕,單擊這個按鈕后就順利將頁面切換到瀏覽路線的網(wǎng)頁中,于是教師引導學生:“你的做法與作者的說法是一致的,能不能猜一下你不認識的兩個單詞的含義?!睂W生:“icon應該是按鍵,click on 是點擊?!?/p>
通過這種讓大家先明白如何進行實際操作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可以更加容易的理解不明白的語句。
二、在生活中尋找相似做法
對話都是一問一答的,然而相同的問題會因為人的不同,其答案也會產(chǎn)生較大差異,面對對話中的問題,教師如果只讓學生分析對話中的答案,略顯有些單薄,對于學生理解課文也有很大的影響,而如果在講授課文的同時,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一些具體的案例,并用這些案例來回答課文中相同的問題的話,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對話,還可以讓學生拓展思路,提高對英語的靈活掌握程度。
比如在講授對話“doing the right things”中的“can we chat in the library?”(牛津譯林版八年級下unit5)這一話題時,教師在帶領學生看下面的對話前可以先引導學生嘗試的回答這一問題,面對這樣一個相同的問題,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回答時不一樣的。下面分別是一些學生的回答:“no,we cant.we need keep quite.”“we will feel unhappy when we hear some noise.”“we can chat something about studying with small voice.”“I can not read in a noisy environment.”學生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中大部分學生認為不能接受在圖書館中進行聊天,當然也有同學認為可以聊一些與學習或者讀書相關的內(nèi)容,但很快被其他同學所否定。當大家有了基本的觀點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對下面的對話內(nèi)容進行學習時,學生們就會有一種迫切想知道作者想法的心理,從而吸引學生主動的去學習課文中的對話內(nèi)容。
三、在生活中理解對話情感傾向
對話是兩個人的說話,我們可以從人們的說話中了解這些人的基本性格及見解,因此教師如果能夠在帶領學生學習對話的同時,嘗試以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去對對話中雙方言語進行評價,用感性化的言語去認識和領悟?qū)υ挼膬?nèi)容的話,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及層次性,還可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嘗試著讓學生用生活去感知對話內(nèi)容。
比如在講授完對話“a green life”時,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這篇短文我們就講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判斷一下這篇對話中作者的態(tài)度是什么,積極、消極還是中立,為什么?!币惶岬綄υ挼那楦?,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判斷,雖然他們知道環(huán)境保護是正確的,但仍無法快速的理解對話的情感傾向,于是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大家仔細想一下,自己有沒有見過或者做過一些環(huán)境保護的事情???”教師的問題一下將學生由課堂引入到生活當中,學生們紛紛聯(lián)想自己身邊的事情,于是他們回答出很多環(huán)境保護的事情:“植樹節(jié)我們會植樹”、“爸爸媽媽經(jīng)常講不用的廢品收集好后賣掉”、“很多汽車現(xiàn)在都在使用低排量的設備”、“每次下課老師都督促我們關燈鎖門”。大家在生活中尋找到很多的案例,教師可以繼續(xù)引導:“那么大家想一下這些事情是對的還是錯的?”“對的”,學生們不約而同的回答道?!澳敲创蠹蚁胂胛覀冞@些做法與課文中的做法性質(zhì)一樣嗎?”“一樣”學生回答,“那么整篇對話中作者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呢?”“積極的”學生回答。至此教師引導學生掌握了對話的情感傾向。
總之,生活與英語教學有著息息相關的關系,因此教師在進行對話英語教學過程中,應多從生活中尋找案例,讓學生在生活中更直接的理解對話中的句子。在生活中尋找更多的答案,從而吸引學生主動的學習下面的語句。在生活中尋找類似的做法,從而更好的理解對話中作者的情感傾向。也只有當教師在講課時讓生活案例充斥著整個課堂時,學生的英語課堂才能變得更加活潑的充滿生機。
參考文獻:
[1]葛思朋.淺談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10.
[2]郁軍.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