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梅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mào)學院,重慶 401520
?
論文化植入于提升大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重要作用
王小梅*1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mào)學院,重慶401520
摘要:經(jīng)歷了高中三年填鴨式的英語學習后,很多大學生,尤其是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進入了英語學習的倦怠期,但大學階段對于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在攀升,如大學英語四級,大學英語六級是很多學生的必考項目,又如托福,雅思是學生希望出國深造的必考項目,故如何提高大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本文重點探討文化植入對于提升大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作用。
關(guān)鍵詞:文化植入;大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際交流變得頻繁,英語的熟練應(yīng)用能力對于中國的年輕人而言,變得越來越重要,中國教育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于是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甚至是幼兒園都開設(shè)了英語課,尤其是初中和高中,英語作為主科,受到了家長和學校的一致重視,但是分數(shù)大于一切的衡量方式讓很多學生成了考試的工具,對于語言的應(yīng)用即讓英語成為交流工具的目標并未得到實現(xiàn),但進入大學之后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英語不再是主科,且很多高校的大學英語課都僅僅在大一,大二年級開設(shè),這讓很多學生開始松懈,甚至是倦怠英語學習,所以如何提升大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如何開辟一條有別于中學式應(yīng)試教育的英語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正如美國著名華人學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經(jīng)深有感觸地說:“任何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沒有興趣?!辈粌H僅是科學研究,學習更是如此,沒有興趣的學習是被動的。但作為一種語言,最能夠提升興趣的途徑莫過于交流,但由于語言交流環(huán)境的缺失,交流這一途徑是不具備的,那么只能選擇另一種途徑也就是文化。把文化植入英語教學中會讓枯燥的知識點變得生動起來,比如我們講解單詞的時候,通常讓學生讀十遍,二十遍,甚至是五十遍來記憶它們,但效果并不如人意,更重要的是學生會很厭倦很疲憊。但如果把這些單詞的文化背景聯(lián)系起來效果就大不一樣了。比如“narcissus”這個詞有兩個意思,第一,水仙花,第二,自戀。對于學生們來講是一個較難的詞,基礎(chǔ)較好一點的同學可能要讀好幾遍才能記住,基礎(chǔ)較差的就難一些。再者學生會有疑問為何這個單詞會有如此不同的兩個意思。但是如果在講這個詞之前給學生講一個希臘文化里的故事,(一個叫做名字叫那西索斯的美少年,他的父親是河神,母親是仙女,他出生后,母親得到神諭,說他不能看到自己的長相,否則就會死去??墒沁@個少年的容貌讓很多女神都對他求愛,包括山林與回音的女神Echo,可是Echo受赫拉的嫉妒被懲罰只能重復(fù)別人的話語,那西索斯對她的癡心毫無反應(yīng),于是Echo就去請求愛與美的女神阿芙羅狄忒(維納斯)懲罰那西索斯。于是有一天,那西索斯在狩獵的時候十分疲憊,就來到一處水邊休息,無意間看到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阿芙羅狄忒就施展法術(shù),讓那倒影變得格外光彩照人,讓那西索斯愛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后來他無法自拔,盡然一頭栽入了水中。他死后,水邊長出了水仙花,傳說就是那西索斯的化身,從此他便時時都可以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因此水仙花的花語就是自戀)。這樣一來同學們永遠能記住這個詞了,而且也為他們平時見到的普通水仙花賦予了浪漫色彩,他們會樂于熟悉和記憶這個詞,學習效果當然就大大提升了。
再比如學生曾經(jīng)遇到這樣的句子“Your Adam's apple isn't apparent.”學生們很費解這個句子的意思.會理解為“你的亞當?shù)奶O果不明顯”。但如果告訴學生其文化背景,(《舊約.創(chuàng)世紀》第3章講到人類的起源,傳說上帝創(chuàng)造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在東方的伊甸(Eden)建立了一個園子給他們居住。伊甸園里生長著悅?cè)搜勰康母鞣N樹木,樹上長著各種各樣的果實。上帝吩咐亞當說:你可以隨意吃園中的各種果子,只是不能吃那棵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實,吃了必定要死。這種“禁果”就是apple。后來,亞當?shù)呐渑枷耐蘼犘派叩恼T惑,不顧神諭,吃了善惡樹上的禁果,還把這果子給它丈夫吃。亞當因心懷恐懼,吃時倉促,有一個蘋果核哽在吼中,不上不下,留下個結(jié)塊,即喉結(jié),被稱作“亞當?shù)奶O果”)這樣一來不僅能解決這樣的學習困難,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感覺看趣味。英語學習不僅僅是記憶單詞,重復(fù)語法,每天做題那么枯燥,它是能讓我們學習不一樣的文化,了解更寬廣的世界。
在教學過程中文化的植入不僅僅讓英語學習變得有趣,學生易于接受,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體會到語言學習不僅僅停留在字詞句的層面,支撐字詞句的有其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是和我們本土的文化有著巨大差異的,是值得深究和學習的。如我們文化中對于“紅色”的推崇,紅色代表喜慶,代表興興向榮,代表美好,代表勝利,但英語文化中就有著巨大的差異,正如圣經(jīng)中所言,紅色代表火,代表血,代表危險和災(zāi)難。這樣的文化背景影響是巨大的,如婚禮,我們是大紅色,但他們是忌諱的,所以他們選擇純潔的白色,但是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里白色是死亡的象征,是不吉利的,故文化的巨大差異是學習語言的必要性所在,也是語言學習的趣味點所在。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運用,將會給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The Bible,Revelation Chapter 12,http://shengjing.911cha.com/66_12.html.
[2]曾祥文.《英漢“紅色”之文化內(nèi)涵差異比較》.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3).
[3][德]施瓦布.《希臘神話》.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
[4]岳璐娟,張紅,陶恒妃,聶霞.《“中國紅”與西方紅色文化比較》.內(nèi)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5).
*作者簡介:王小梅(1989-),女,重慶人,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mào)學院外國語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12-01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