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苗 李嫣資
河北金融學院,河北 保定 071051
?
高校大學生四位一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
田苗李嫣資
河北金融學院,河北保定071051
摘要:當今大學生處于經濟全球化、信息大爆炸的多元化社會環(huán)境之中,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更加迅速的變化,更快節(jié)奏的學習和繁重的學業(yè)壓力,大學生各種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也會隨之日益頻繁。高校在積極探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模式的過程中,應建立起“學?!鐣彝ァ獙W生”四位一體、四級聯動的心理健康工作體系。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四位一體
當今大學生處于經濟全球化、信息大爆炸的多元化社會環(huán)境之中,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更加迅速的變化,更快節(jié)奏的學習和繁重的學業(yè)壓力,大學生各種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也會隨之日益頻繁。因此,必然要求他們具備更強的心理應變能力和自我調控能力。從心理學的“知、情、意”三方面總結當今大學生的特點,可發(fā)現他們具備高情商,認知能力強,意志力薄弱等特點。針對以上問題,在積極探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模式的過程中,“學?!鐣彝ァ獙W生”四位一體、四級聯動的心理健康工作體系,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工作思路。
一、工作實施
(一)加強心理工作隊伍建設
在以“學風”教育為主旨,“感恩”“養(yǎng)成”“安全”為依托的教育模式下,以培訓學生心理工作隊伍為重點,包括心理委員、宿舍知心人,進行“班級心理狀態(tài)晴雨表”的調查統計,做到級級聯動機制,做到“人幫人”的關系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本著“以人為本,以德服人”的原則,以積極進取為目的,以團結努力為手段,做好心理健康工作。
(二)實施“家長觀察員”活動
“家長觀察員”活動就是此管理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分批、分層邀請學生家長代表來學校,進行為期1-2天的參觀體驗活動,是學校與家長、社會密切聯系的一部分。使學校與家庭互相溝通,了解學生的真實狀況,做到及時矯正,培養(yǎng)家長樹立意識配合學校完成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征集家長意見,為國際教育學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設提供良好的發(fā)展思路,并將家長納入人才培養(yǎng)的全過程。
社會和家庭的教育直接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也是學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種力量。通過學校、家長和社會的聯動,培養(yǎng)同學們的責任感和自制力,養(yǎng)成樂觀進取的積極態(tài)度。
(三)開發(fā)“學生心理網絡信息平臺”
在“學生心理網絡信息平臺”上,學生和家長擁有共同用戶名和登錄密碼,可以隨時查閱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學業(yè)發(fā)展。呈現出學校的重大事項、通知和宣傳、各項表彰決定、學生基本信息、第一課堂成績及學分取得情況、第二課堂參加活動及學分取得情況、學業(yè)預警機制、學生發(fā)展評價和一些心靈寄語等。并實施心理委員、班主任、黨總支共同管理,不同級別管理員設置不同權限,使家長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學生和學校的動態(tài)。
(四)“感恩季”品牌建設
為提高大學生對感恩教育教學目標的認知,將每年的一個固定時間定為“感恩季”,開展多種形式的“感恩社會”“感恩師長”“感恩父母”的教育活動,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同學們懂得了感恩,學會了感恩,提高了大學生對感恩感的認知程度。
(五)建立完善學生心理檔案系統
建立完善學生心理檔案系統,探索建立動態(tài)的學生心理檔案系統,創(chuàng)新學生心理檔案的主要內容和運行模式。學校對學生進行定期排查與危機干預相結合的方式,對入學新生進行心理普查,對老生進行抽查。針對不同階段的大學生進行“新生學習狀況調查”、“大學生消費心理調查”、“畢業(yè)生就業(yè)心理調查”等心理健康問卷調查,并進行統計分析,針對分析結果開展工作。
教師深入班級和宿舍與學生談心,掌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第一手資料并建立心理檔案,使之逐步規(guī)范化,這對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多方的全面的排查,將有病癥傾向的學生及處于重大心理危機期的學生作為高危人群進行重點介入和干預,并進行心理疏導。心理輔導員老師與這些同學進行談心溝通,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排解心理困擾。
二、工作成效
(一)學生自身心理素質明顯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實施,實現了學校、社會、家庭、學生之間的無縫對接,擴大心理健康工作的實施主體和影響范圍,做到了心理健康工作的全覆蓋,提高了心理健康工作的成效。“家長見面會”和“感恩季”活動,家長和學生都積極參加,反響熱烈,緩解了同學學業(yè)緊張帶來的壓力,進一步加強同學們對心理健康知識的了解,增強同學們的自我提升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通過提高他們的心理素養(yǎng)來促進大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為他們了解自我、發(fā)現自我和激勵自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
(二)使高危人群的威脅降到最低
學院通過定期排查與危機預警相結合,把有病癥傾向的學生、處于重大心理危機期的學生作為高危人群進行重點介入和干預,并對重點學生進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及時、隨時與學生家長聯系,密切關注學生的細微變化,適當時候進行專業(yè)治療。通過此項目的實施,將高危人群的危險降到了最低,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院的穩(wěn)定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三、問題與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人員明顯不足,許多心理專業(yè)的老師兼職做學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大部分班主任老師沒有經過系統的心理輔導的專業(yè)訓練與學習,對心理學知識了解不全面;大部分高校雖然針對不同的學生開設了必修或選修的心理健康課程,但實際的應用效果并不顯著,因此高校應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視,加大對教師和學生的培訓力度,圍繞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團體活動、講座、論壇、培訓、校際交流和外接團體活動等,是高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13-01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