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春
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高中思想政治課師生互動研究
李迎春* 1
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山西臨汾041000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轉(zhuǎn)型,時代的發(fā)展,新課程的改革,師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越來越得到重視,本文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并提出相關措施。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師生互動;教師
一、概念界定
美國社會學家米德提出:互動是一種基于符號和語言的相互作用過程,是指彼此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主要是指人與人、人與群體或群體與群體之間借助語言、文字符號而進行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廣義的師生互動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狹義的師生互動是指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下,教師個體與學生個體或群體之間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產(chǎn)生的相互作用和影響①。一般說的是狹義的師生互動,即課程師生互動。
高中思想政治課堂師生互動是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情境下的師生教與學的互動,為了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目標和任務,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合作等形式,使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獲,實現(xiàn)教學主體的雙贏的過程。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師生互動的意義
首先,高中思想政治課師生互動有利于增強課程感染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內(nèi)容有很強的理論性、抽象性。它不僅僅是單純的向?qū)W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師生間的互動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增強課程感染力。
然后,高中思想政治課師生互動有利于師生間情的感交流。情感交流是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的基礎,高中思想政治課上,理論知識偏多,抽象性太強,學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就需要政治教師與學生進行真誠的交流,積極的溝通,讓學生踴躍發(fā)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困惑,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的效果直接影響到課堂氣氛的融洽程度,進而影響整個教學的課堂效果。
最后,高中思想政治課師生互動有利于及時進行教學反饋。在進行思想政治課課程教學之前,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的互動交流能準確了解地學生在上課前是否做了充分的課前準備,進而有計劃的進行下一階段的教學;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交流,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重點和難點的掌握情況,重申課堂主旨;在思想政治課課程即將結束時,通過互動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
三、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師生互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互動主體不平等
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互動主體是指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互動主體的不平等。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刻意抬高自己的地位,會下意識的支配學生的思想,而學生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也會習慣性的接受教師的思想,這樣在教學過程的互動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導致學生就不能正確把握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拓展。此外,在思想政治課程中每個學生獲得的互動的機會也是不平等的。
(二)缺乏深度互動
有效的課堂師生互動應該是深入的,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的,但在實際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師生間互動往往只限于表面形式。例如教師在與學生互動材料內(nèi)容時,教師的提問不是學生的看法和理解,而僅限于是不是對不對這樣的簡單問題,學生也就僵化的做出回答。這樣既浪費了時間,達不到互動的效果。此外,部分教師只注重互動內(nèi)容與知識點的一致性,互動的內(nèi)容是否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無法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
(三)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
很多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僅僅是為了應對高考,很多學生在上政治課時復習英語做數(shù)學題,忽視了對政治知識的學習。這種學習態(tài)度不僅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也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
四、促進師生互動的有效性策略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形成良好的互動氛圍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只有師生自覺樹立起平等互動的意識,才能使雙方在互動中處于平等地位。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認同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用自己的熱情和精力去感染學生,打動學生,從而使學生與自己達到共情,共同完成教學目標。受我國傳統(tǒng)教學觀的影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機械的聽老師講課而缺乏思考,互動時也缺乏主動意識。因此,幫助學生樹立平等的意識,讓其意識到自己在互動中的重要性,積極參與課程互動。
(二)豐富教師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互動情境
高中思想政治課是一門集教育和德育于一身的特殊學科,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單憑簡單的是不是、對不對等提問方式是不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利用多媒體、設置疑點等多種教學手段精心的設計、嚴密的安排課程教學計劃。例如在《經(jīng)濟生活》第二課的第一框《影響價格的因素》的教學中,師生在學習四個關于商品價格變動的的因素時教師可布置學生課下進行市場調(diào)查了解商品的價格變化并嘗試去分析原因,課堂上分小組闡述自己的觀點,創(chuàng)設互動情境增添課堂的趣味性。
(三)改變學生學習觀念,端正學習態(tài)度
在思想政治課堂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挖掘自身潛能的能動者、創(chuàng)造者,也是師生互動的主體。學生在互動中能否發(fā)揮其主體地位,是由學生能否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決定的,而學生的學習觀念,學習態(tài)度和直接決定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否充分發(fā)揮。所以學生在學習中要改變學習觀念,端正學習態(tài)度,認識到學習思想政治學科不僅僅是為了高考,對自己思想、道德、價值觀念形成也有及其重要的意義,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和課后作業(yè),積極的進行思考探索,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的智力、能力在自主參與過程中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注釋]
①佐斌.師生互動論—課堂師生互動的心理學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76.
[參考文獻]
[1]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劉鑫.高中思想政治課師生互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
[3]葉子,龐麗娟.師生互動的本質(zhì)與特征[J].教育研究,2002(09):11-13.
*作者簡介:李迎春(1991-),女,漢族,山西吉縣人,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11-00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