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濱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
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高校文明寢室建設工作模式探析
于濱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文明寢室建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寢室建設應在分析當前寢室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找到合理有效的工作模式,將高效的管理與人文關懷有機結合,不斷提高學生對寢室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關鍵詞:思政教育;文明寢室建設;工作模式
一、高校文明寢室建設的現(xiàn)狀
學生寢室是實現(xiàn)和諧校園、安全校園、文化校園的重要因素,是濃縮大學生活記憶的重要場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
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能提升大學生文化層次、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的作用①。目前高校文明寢室建設工作仍然處于學生被動管理、職能部門硬性要求的局面,學生將寢室視為娛樂、休閑、學習的混合體,寢室文化建設不完善,學生對于寢室的育人功能并不認同。大部分學生認為寢室是學生私人生活場所,不應該受到各種規(guī)矩的約束與強制性要求。學生在寢室玩網(wǎng)游看電視劇的情況較多,學習氛圍不濃。寢室文明禮儀缺少嚴重。
因此,將高校文明寢室建設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機結合在一起,探索文明寢室建設的工作模式,才能充分發(fā)揮寢室作德育基地的最佳效用。
二、高校文明寢室建設工作模式分析
(一)以學生寢室自治管理組織為抓手,形成學生自我管理模式
通過選拔優(yōu)秀的、自律性強的學生組成學生自治管理委員會(簡稱“自管會”),在寢室管理中發(fā)揮組織、引領、建設的作用。學生自管會區(qū)別于公寓輔導員和宿管阿姨,他們是從學生中間選拔出來的具有優(yōu)秀品格和自律能力的學生,具有說服力和代表性。自管會在文明寢室建設的檢查、考核、獎懲等各項工作中發(fā)揮主體作用,通過日常衛(wèi)生、晚歸不歸、大功率電器檢查,形成“自我檢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公寓自治管理系統(tǒng)。通過日常工作,自管會可以加強舍風建設,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加強宿舍文化建設,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開展豐富新穎的活動,豐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將寢室打造成具有文化特色、專業(yè)特色和鮮明個性的大學生成長基地。
(二)以文明寢室規(guī)章制度為保障,形成制度管理模式
公寓是服務性質(zhì)的機構,那么就必須有嚴格嚴謹?shù)囊?guī)章制度,這是機構、組織能正常運行的基本保證②。制度的制定需要建立在征求廣大學生意見的基礎上,以人為本,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圍繞文明寢室建設工作中檢查、考核、獎懲各環(huán)節(jié)建立較為完善的各項制度,包括文明寢室檢查辦法、住宿管理制度、文化建設制度、文明寢室建設表彰制度等。將制度與管理有機結合,將硬性管理與人性服務有機結合,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寢室為突破口,將班主任、輔導員入寢室的管理制度落地生根,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做到服務化管理。
(三)以公寓簡報為載體,建立自管會、生活委員、班主任三位一體服務模式
每周制作公寓簡報,以年級、班級為單位,內(nèi)容涵蓋衛(wèi)生檢查、違規(guī)違紀檢查通報、晚歸情況、寢室活動參與情況等進行通報,以數(shù)據(jù)圖表分析形勢對每個班級的整體寢室情況進行匯總分析。組織召開生活委員例會,通報各班具體情況,發(fā)放經(jīng)管學院公寓簡報,由生活委員將簡報送給班主任老師,報告兩周內(nèi)班級寢室整體情況。期望通過以簡報為載體,建立自管會、生活委員、班主任三位一體服務機制,充分發(fā)揮班主任在班級建設和文明寢室建設中的主體作用。詳細的數(shù)據(jù)分析一目了然,有利于班主任全面了解寢室狀況,為班級建設提供數(shù)據(jù)資源服務。
(四)以數(shù)據(jù)為依托,形成重點、難點主攻模式
日常的寢室衛(wèi)生檢查治標不治本,如何將一個個冷冰冰的數(shù)字轉化成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對高校思政工作的考驗。對于衛(wèi)生成績毫不在乎的學生對自我沒有約束,個人不良行為常常影響寢室整體成績,甚至引起寢室矛盾,進而成為和諧校園建設的隱患。對全部寢室進行大數(shù)據(jù)分析,建立寢室數(shù)據(jù)庫,將每個學生的公寓品行成績進行詳細梳理和分析,得到學生群體在寢室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且分析品行較差學生的共性和個性,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個個談話,追蹤教育引導,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人際交往能力。同時針對寢室衛(wèi)生成績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找到問題寢室的癥結,有的放矢的化解重點和難點問題。
(五)以團學活動為契機,形成自我養(yǎng)成教育模式
文化寢室的氛圍建設對于文明寢室建設至關重要,應該開展形式多樣、立意新穎、主題鮮明的創(chuàng)新性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將第二課堂與寢室文化建設緊密結合在一起,建立公寓生活老師、宿管人員與學生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通過寢室文化主題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寢室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融洽寢室氛圍,打造舒適性、學習型、創(chuàng)新型寢室。以輔導員為核心,開展心靈驛站、暖心下午茶等心理疏導活動,幫助學生化解心結,增強集體意識與歸屬感。
文明寢室建設是一項管理和教育活動,同時也是一個育人的活動,這有利于富有成效地推進思想政治教育③。積極開拓文明寢室建設的高效工作模式,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文明寢室建設中來,融合學生的自主性和教師的引導作用,推動文明寢室建設的工作成效,力爭將學生寢室打造成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基地。
[注釋]
①李倩茹.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的校園文化建設[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12):78-79.
②肖國生.基于文明寢室建設的高校學生公寓人性化管理模式探究[J].企業(yè)導報,2016(6):36.
③徐惠如.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視角的高校文明寢室建設研究[J].
[參考文獻]
[1]李倩茹.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的校園文化建設[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12):78-79.
[2]肖國生.基于文明寢室建設的高校學生公寓人性化管理模式探究[J].企業(yè)導報,2016(6):36.
[3]徐惠如.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視角的高校文明寢室建設研究[J].科教文匯,2015(4):141-142.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09-01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