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平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第一中學,山東 東營 257300)
?
高中樂器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探究
王俊平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第一中學,山東 東營 257300)
【摘要】我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高中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很多高中音樂教育在硬件建設和師資隊伍等方面已具備一定規(guī)模,然而樂器課程作為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存在許多不盡人意之處。這篇文章通過研究高中樂器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來幾點對策思考,希望促進我國高中樂器教學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高中;樂器教學;現(xiàn)狀;對策
教師是教學的直接策劃者和實施者,在教學中,教師是管理課堂,引導學習方向的主體,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趨向和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因此,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與文化素養(yǎng),就是必須鞏固和加深的。如上文提到: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一缸水甚至更多。因為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與文化素養(yǎng)不但是豐富教學,拓展課堂的必要條件,也是教師在學生心中樹立威信的重要途徑。民族音樂文化水平也可以說是一種綜合的民族音樂素養(yǎng)。素養(yǎng)這個詞從廣義上講,包括外表形象、道德品質、知識能力與水平等諸多方面。教師的民族音樂素養(yǎng)屬于文化素養(yǎng)方面,民族音樂素養(yǎng)可指教師自身在有關民族音樂文化方面的一切因素。例如民族音樂知識的掌握、民歌唱得好壞、會使用幾樣民族樂器、是否自己開發(fā)教學資源拓展民族音樂鑒賞課堂等等??梢哉f,教師民族音樂素養(yǎng)的程度體現(xiàn)出一位音樂教師是否有能力駕馭民族音樂鑒賞課堂,是否可能將自身的民族音樂素養(yǎng)積極地影響學生。
(一)教學管理與教學評價
目前,高中樂器教學才剛剛起步,教學系統(tǒng)還不夠完善,對于從事高中音樂教學的教師在教學管理、教學評價、科研等方面都基本上是一種松散的狀態(tài)。
因為音樂課一直不是主流的學科在學校教育和評價中也沒有引起重視,尤其是對教師教學狀況的評價標準至今沒有一套全面、系統(tǒng)、科學的評價體系。教師對學生的音樂課學習狀況也鮮少問津,學校對音樂教師的教學情況也極少關注。最后人們注意的可能只是有哪位學生憑借音樂特長獲得了獎項或考中了某院校。因此音樂老師上課很隨意,也沒有動力,教學效果無法保證。
(二)音樂教師現(xiàn)代教育技術素養(yǎng)情況
在音樂教學中,大部分高中學校已經基本普及了多媒體設備,但是在音樂教學的使用上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網絡資源的使用也僅僅停留在下載音樂讓學生欣賞的水平上。學生在音樂課中各個感官調動不起來,課堂教學的效率無法保證。在我國的高中學校中使用音樂軟件進行課堂教學的音樂老師幾乎沒有,高中音樂老師還是照本宣科,按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偶爾播放一些多媒體下載的視頻和音頻的資料而已。
(三)樂器的選擇與質量問題同在
依據新課標規(guī)定,學校圖書館和音樂教研組應該重視圖書館內音樂方面的資料以及音樂軟件的配備,供學校教師、學生使用;學校應配備音樂專用教室和必要的教學設備,除學校教學中常用的樂器外,多媒體的音頻、視頻設備也是音樂教學的必備硬件。然而目前的在大部分高中學校對音樂教學設施的配置還不是十分完善,尤其是樂器不僅品種單調,跟不上教學的步伐,質量也堪憂,只把當做擺設、做樣子應付上級達標檢查。
(四)各方面重視度都不夠
歸根到底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學校以各種理由不開課或少開課,好多高中音樂課的學時量嚴重不足,至于學分的概念在教師和領導的意識中更是未知數(shù)。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分數(shù)高低,考大學的結果如何,從不關心孩子接受素質教育的現(xiàn)況;就連我們的教育部門評價學校、干部或老師也是拿升學率作為最重要的指標。
教育內部和社會方方面面對高中開設樂器課的重視度都出現(xiàn)了嚴重問題。
(一)加強音樂教師素養(yǎng)
樂器教課老師不只是照本宣科,更需要有自己的拿手絕活,在課堂上能為學生親自呈現(xiàn)不同于多媒體演奏的視聽“盛宴”。對于高中樂器教學的老師來說,應當具備深厚的音樂功底而不是只停留在書本講解的水平上。在平時的日常生活和教學過程中注意自身音樂文化素養(yǎng)的鞏固和提升,將提高自身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放在重要位置,以此來影響教學的發(fā)展。
這不僅是針對社會的一個倡導也是對教育行政者在行政工作和理念上的一個建議。
(二)改革高考升學選拔體制
作為全國通行多年的人才選拔機制,高考在評價形式、評價導向以及評價功能上暴露的弊端越來越多。雖然吵著要“素質教育”,但是在實施中只看重分數(shù),輕視學生的能力和情商,把音樂等放在考查科目范圍之外,實則推行的是應試教育。
高考改革應把兩方面作為重點,一是,注意跨學科的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摒棄封閉的學科教學觀念;二是,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而不是單純注意分數(shù)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真正有效地促進中學實施素質教育。
(三)建立合理、科學、高效的音樂教育評價體系
教育評價是對教育的價值做出判斷的一個過程,需要對教育信息進行科學地、全面地、系統(tǒng)地搜集、整理、分析,最終達到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教育改革的目的。音樂學科同其他學科一樣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可以采取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兩種方式結合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自評、互評及他評相結合。合理、科學、高效的音樂教育評價體系對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建立合理的教師激勵機制,調動音樂教師的積極性
教師是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領路人。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管理,增加有效的激勵機制,才能調動教師隊伍的積極性。學校對不僅要重視高中音樂教師的物質需要更要注重其精神需求,不斷調整管理措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工作效率,樹立新的“人才觀”。
總而言之,實現(xiàn)高中樂器教學的大跨越和大發(fā)展,不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學校配合和社會關注。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高中樂器教學的未來定是燦爛、輝煌的。
參考文獻
[1]王清濤.高中音樂課程民族器樂教學研究—基于佳木斯X中學的調研[D].內蒙古: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1-5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
[4]webmaster@1088.com.cn教育服務網.
[5]周世斌.不應再被忽視的器樂教學[J].人民音樂,2012,8: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