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虹
摘 要:語言是表達思維的工具,小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同他們的語言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系。針對“學生會做但不善表達”的現象,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條件、創(chuàng)造機會、恰當引導,讓學生從想說、敢說、愛說,到會說,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發(fā)掘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習能力,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關鍵詞:情景;數學教學;能力培養(yǎng);評價
中圖分類號:G421;G623.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2-0040-01
語言是表達思維的工具,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同他們的語言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師應盡力讓學生從想說到敢說,從愛說到會說,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自己的學習,發(fā)掘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習能力,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一、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想說
引導學生去“說”,不應單是簡單重復教師的語言或個別學生的結語,而應從讓學生想開始,使他們真正想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也就是說,要讓學生自己有話可說,關鍵是教師要創(chuàng)設好各種教學情景。
(1)矛盾情景?,F代教學注重創(chuàng)設各種矛盾情節(jié),然后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究、解決矛盾,最后發(fā)現規(guī)律、掌握新知。許多優(yōu)秀教師都能巧設矛盾,利用矛盾沖突使整堂課精彩迭出,充滿生機。矛盾可以讓學生生疑,喚醒和調動學生積極求知、主動探索的強烈情緒和動機,從而使學生想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觀點。如在教學簡便計算351-96時,師在黑板上一本正經地寫出了解題過程:351-100-4=251-4=247,寫完后說道:“把96看作100,先減100,再減4,這樣一來,算起來簡便多了。有誰跟老師的想法一樣?”許多同學紛紛舉起了手,但也有少數人未舉手。此時,師(故作詫異狀)說:“難道你們幾人認為老師做錯了?錯哪里呀?”一個學生:“把96看作100,多減了4后面應加4?!甭犓徽f,剛才認為對的學生中有的贊成,有的仍舊反對,喊道:“不對,96等于100減4,后面應減4。”師:“我也還是有些不明白,你們中誰能想個辦法說得更清楚些,讓我和其他同學都能聽明白?!绷硪粋€學生:“比如說,你有351元錢,買東西時要付96元,結果你給了他100元,這時他應找回你4元,所以要加4。”又一生:“我們可以驗算,用351減去96等于255,說明351-100-4是錯的,而后面加4正好?!痹谶@種正確與謬誤的矛盾沖突中,學生的探討勁頭高漲,非常想要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2)操作情景。動手操作是發(fā)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數學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直觀教具的演示和學生學具操作這一外部活動,來豐富學生的數學語言,使他們有話可說。經常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學生邊想、邊做、邊說,使腦、口、手共同參與活動,達到統一和諧。如“三角形認識”的教學,可先讓學生用小棒動手擺三角形,然后說出正確的操作過程。學生因為有了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所以才想表達。
(3)問題情景。在教學中巧妙設問,是一種有目的、有方向的思維引導,這種引導可以引起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愿想、愿做、愿說。如教學“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時,師:用眼睛看,你們認為正方形的哪條邊最長?哪條邊最短?生:一樣長。師:你們看出來一樣長,可我總覺得不是??磥碛醚劬磿姓`差,你們有辦法來證明四條邊一樣長嗎?在教師的激勵下,學生們個個積極思考,想出了許多驗證的辦法,并非常愿意介紹給其他同學聽。
二、創(chuàng)設良好氛圍,讓學生敢說
在教學中經??梢钥吹接械慕處煘榱送瓿山虒W任務趕時間,常包辦代替,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也有部分教師因忍受不住學生語言表達的疙疙瘩瘩、口羅 唆或不正確,就予以制止,剝奪了他們說的權利,于是他們想說的念頭也逐漸被打消了。要讓學生敢說,先應給學生說的機會,允許他們發(fā)表各自不同的意見,允許說錯,允許課堂中出現爭論,還應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到沒有太多的約束。當然,教師本身的教態(tài)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充滿激情,面帶微笑的老師定會讓學生愿說、敢說。
三、組織多種形式,讓學生愛說
在課堂上要讓每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不應只限于個別優(yōu)等生,重點應讓后進生在說的過程中得到鍛煉,思維得到發(fā)展。而單一的師問生答形式,只照顧到少部分學生,其余大部分學生極易出現注意力分散,感到無聊,哪怕他原先想說、敢說,到此時也就不愿再說了。所以,在教學中應組織多種形式的說,如自由說、同桌互說、小組內輪流說、講臺上說,使他們在多種多樣的說學活動中,語言能力得到培養(yǎng),思維得到發(fā)展。
四、及時給予評價,讓學生會說
在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后,教師對發(fā)表意見的學生應及時給予評價。教師的理解和評價對學生來說是感動人心的,它容易成為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產生強烈的學習熱情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說”的環(huán)節(jié)步驟,了解說的內容,說的形式,讓學生會說。教師在聽學生說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要及時指導,適當補充。培養(yǎng)學生邊聽邊說,先想后說的習慣,提高聽說能力和說學的效果。
五、結束語
總之,通過“說”可以使學生獲得數學交流的機會,在說的過程中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發(fā)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靳玉樂.自主學習[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田路.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現狀的研究與思考[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1(03).